文/龐文錦

龐文錦/ 青山攬勝 280cm×175cm 2022年
都說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注重寫生與創作的關系,提高寫生能力的重要性是給創作增加源源不斷的元素動力支撐。不斷地創作使我更加深刻認識到寫生采風對于創作的重要性。比如深入少數民族民居進行寫生,那一定要了解當地民風民俗,認真分析客觀事物的本質,聽取當地居民對于他們自己熟悉的民居建筑的來源和結構以及傳說,了解當地氣候,山川河流,田間林牧,如此結合當地特點來增強寫生的主觀性。在課堂上所掌握的筆墨造型語言是基本,而不是根本,而優秀的筆墨造型能力又能支撐寫生創作。通過寫生來提高主觀感受,利用不同寫生的地點和物象來增加自身創作的欲望和激情,增加創作的素材來源,不是單用不同地點和物象來豐富自己不同的創作而博得一時的新鮮感,而是要用自己不斷提高的藝術知識與筆墨技法來配合當時感受進行寫生創作,這樣的作品才會有情感,起碼也能感動當時的自己,進而感動別人。
在寫生過程中要不斷思考,并不是利用對新鮮事物的沖動進行過于主觀的描寫,也不是單用基本筆墨技能按部就班機械地完成。有時候有準備的寫生創作更能表達自身想要表達的筆墨語言和感受。學會踩點,加以思考,提前觀察客觀事物的存在,看看是否符合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能否直抒胸臆,當客觀似乎沒有達到自己追求的畫面美感時,要通過不斷思考使寫生作品的客觀和主觀的比例有所區別,進而完成心中所想所需表達的作品。這樣的作品具有藝術性,也有了自己的情感。
寫生創作中要有全局觀,不能被一點一線一面所束縛,從觀察對象的開始就要想到最后的畫面,即使在過程中有變數,或腦海里又有了更好的最后畫面,那也是好方向。從全局畫面中去練習提取精彩的點線面并不是為了練點而練點,練線而練線。舉一反三,找到客觀物象的聯系和對比,反復在畫面中制造矛盾和解決矛盾來使之和諧。觸類旁通,藝術是相通的,把目光放大放遠,任何事物都可以服務于藝術,反之,藝術也可以服務于任何。寫生采風中看、聽、聞都可以給自己的創作提供靈感。通過多次的寫生采風,加深創作題材在腦海的浮現,使得作品更加生動活潑。創作之初也可以根據主題作小構圖、素材提煉、單物象的塑造、多物象的結合,全局的安排,不斷練習主觀分析能力和全局把控能力。

龐文錦/ 寨語 245cm×124cm 2021年

龐文錦/ 牧歸 230cm×130cm 2022年
也許在創作實踐中創作出來的幾張作品與傳統山水畫有所區別,也不能說明許多問題,還是要在傳統的筆墨中進行創作才有說服力,當脫離傳統筆墨去創作,可能會出現不像中國畫,也可能像其他畫種,高級的中國畫畫面空間往往比較二維。只有不間斷地注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和完善好一系列的作品,才能更有說服力。
因而創作前要用心去準備,能打動自己的作品才能打動別人。在創作中理性安排題材元素及構圖,感性描繪,遇到不同的問題要不斷調整,從生活中提取感人和美好的對象進行創作,同時也要把握和使用好自己所謂的瞬間靈感。好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并且有一定的時代性、民族性、地域性以及個性,這樣的作品才不會過時,當然也要避免構圖類同,筆墨語言單一,創造性不夠,讓人審美疲勞的作品。隨著時間的變化,學養和審美的變化,昨天的創作今天不一定還喜愛,如果真是好作品,回頭再看依然微笑點頭,默默欣喜。然而自身的修養以及為人處世也影響著作品的高度、廣度、深度。關注社會,關心人文,提高審美,了解藝術是大眾的而又是小眾的,但藝術終究是為人民服務的,要有匠人精神,打開心胸,虛心學習前輩,接受和學習好的新的事物。多讀畫,讀好畫,多讀書,讀好書,多寫生采風,深入生活,保持創造激情,不斷實踐,才能創作出有意義的作品。

龐文錦/ 早春 180cm×97cm 2022年

龐文錦/ 侗情 180cm×97cm 2020年

↑龐文錦/元寶山寫生180cm×48cm×4 2018年

↓龐文錦/初秋180cm×180cm 2022年

龐文錦/ 又是趕圩日 60cm×245cm 2019年

龐文錦/ 茶馬古道 60cm×245cm 2019年

龐文錦/ 古鎮的云 60cm×245cm 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