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盛 羅日覺
(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廣西南寧 530021)
籃球是一種具有較強趣味性、對抗性和健身性的集體性運動。高職院校籃球運動的開展,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對其團隊意識、合作精神以及堅強的意志品質進行培養,提升其體育核心素養。體能是籃球動作和技戰術得以有效發揮,確保獲得籃球比賽勝利的基本前提。只有擁有了良好體能,才能夠讓運動員以更為良好的力量和飽滿的狀態在賽場中與對方對抗。為此,強化體能訓練是籃球運動員訓練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作為高職院校籃球教練或教師來說,應該強化對體能訓練的重視程度,相應地采取策略促進運動員體能訓練效果和運動水平的提高。
就籃球運動視角而言,其本質應是在全面考察運動員身體素質的基礎上,確保其擁有良好的體能,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其技戰術水平得以充分發揮,進而在比賽當中取得勝利。在這樣的背景下,在高職院校籃球訓練中融入體能訓練,不但能夠有效激發運動員的身體素質,還可以讓其身體協調性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強化,從而以更為規范的動作將籃球運動完成[1]。同時,在運動實踐當中,假如運動員擁有充足的體能,則能夠在比賽中保持良好的激情和活動,以更為飽滿的狀態參與運動,使其籃球技術水平得以充分發揮,甚至迸發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為籃球運動員來說,經常性的體能訓練不但能夠對其身體肌肉進行鍛煉,還可以有效提高其綜合身體素質。通過經常性的反復訓練,可以讓高職院校籃球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持續增強,進而對其身體機能進行改善,有效強化其各個器官的機能,進而在大負荷比賽時能夠更好地適應,不會因為體能不足而影響比賽[2]。
在籃球運動員開展鍛煉的過程中,通過體能訓練能夠更好地提升其身體素質。從籃球運動來看,對籃球運動員具有非常嚴格的身體素質要求,只有當其身體素質和預期的目標相符,才能夠更好地將相應的籃球動作很好地完成。同時,從籃球運動本身而言,需要運動員必須擁有良好的體魄,而體能訓練的開展則能夠有效改善其體質,為其他籃球動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身體素質基礎。
隨著年齡的增長個體的體能會出現下降的趨勢,所以作為運動員來說,只有不斷地強化體能訓練,才能讓其運動壽命得以延長。根據有關實踐能夠獲悉,與我國運動員相比,國外運動員的運動壽命相對較長,其在比賽當中體現出的各種指標也更高,這主要是由于在常規性的訓練時,國外運動員更重視體能訓練。為此,在高職院校籃球運動項目的訓練過程中,應該重視通過體能訓練的強化讓運動員的運動壽命得以更好地延伸[3]。
從高職院校籃球運動體能訓練現狀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盡管當前大力提倡“五育”并舉,重視學生的全面和綜合發展,然而就不少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實際來看,對于專業課教學非常重視,對于體育訓練則明顯不足。一般而言,很多高職院校會在體育課程中開設籃球課程。大部分的學校成立了籃球社團,會定期開展籃球活動,然而在籃球訓練的組織上則相對不足。即使是進行籃球訓練,大部分也重視運動技巧方面的傳授,對于體能訓練明顯不足,這就導致運動員自身也對體能訓練缺少足夠的重視,而造成體能訓練較為欠缺。
目前不少高職院校在籃球運動體能訓練的過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較為單一,導致體能訓練缺少良好的科學性。一方面,很多體能訓練過程中,盲目地對訓練負荷進行調整,而在總體體能訓練上則相對缺失,同時在訓練的強度上也存在不足。比如,為了要對運動員的耐力進行訓練,大部分的教練員或教師就會采用超負荷跑的方式讓學生進行體能練習;要對運動員的力量進行訓練,就會通過舉杠鈴的方法讓學生開展訓練,這就導致體能訓練的方法和手段十分的陳舊和單一,難以有效調動運動員的積極性,所取得的訓練效果自然也難以達到預期的。另一方面,在訓練的過程中,很多時候并未基于運動員的體能特點開展專項訓練,即使是開展了專項訓練,也存在著相對不足的問題,無法有效增強運動員的速度、耐力和力量素養。此外,不少高職院校的籃球運動體能訓練在效果評定上也缺少統一的科學評判標準,這就造成總體的體能訓練效率不高,科學性不足,而讓體能訓練的價值喪失,無法有效促進籃球運動員身體素質的提高[4]。
只有確保完整性的體能訓練,才可以讓體能訓練的作用得以真正有效的發揮,這就需要高職院校籃球運動訓練中必須樹立合理科學的訓練目標。然而,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籃球運動項目體能訓練都存在相對片面的問題。體能訓練中,基本上是延續以往的訓練方式,千篇一律,并未基于學生的綜合素養以及實際訓練而加以有針對性地改進和調整。此外,在體能訓練結束之后,基本上也沒有完善的監測與反饋機制,而導致訓練效果難以很好地把握。
籃球運動具有較強的對抗性和較高的運動強度,在運動員的體能訓練上也具有很高的標準和要求。然而,從高職院校籃球運動體能訓練的實際來看,一些教練或教師未能清晰地認知一般性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的不同,未能深入地了解籃球比賽的特點,導致體能訓練的內容和強度無法更好地與比賽要求相適應[5]。
基于當前高職院校籃球運動體能訓練的現狀,為了確保體能訓練開展的科學性,更好地增強體能訓練的效果,應該遵循以下兩個方面的基本原則。
高職院校籃球運動項目體能訓練,可采用多樣化的方式和手段來達成,但速度訓練及力量訓練則是訓練當中必不可少的方面。這是因為在籃球比賽當中,存在防守與進攻的動作,都需要力量作為支撐。同時,高職院校籃球運動員的培養,其體能訓練目標的制定,還要重視運動員速度的提升,這是由于速度的掌握在籃球比賽當中非常的重要。總之,力量和速度是籃球運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在開展體能訓練時,應該對兩者的訓練關系加以平衡,重視開展相應的專項訓練[6]。
籃球運動的體能提升,并非在短期就可以實現的,這就要求教練員或教師在開展體能訓練的過程中,應該對訓練任務進行漸進性的安排,切不可對訓練內容進行盲目性的安排,而是應該制定系統性的計劃來開展體能訓練。為此,在體能訓練的過程中,作為教練員或教師來說,可以把體能訓練分成不同的階段,結合運動員的身體基礎和接受程度,對不同階段的體能負荷進行逐步的提高,讓運動員可以對強度逐漸地適應,并逐漸達到一定的高度。
高職院校籃球運動體能訓練應該在充分認識現狀的基礎上,遵循以上原則,并重視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優化,從而更好地促進訓練效果的提高,為籃球技術的有效掌握和動作的發揮奠定良好的體能基礎。
籃球訓練并非只有技巧方面的訓練,而是包括戰術及體能訓練等多個方面,因此,應該說,籃球訓練同樣是一項系統性的項目。為此,只有強化體能訓練的重視程度,從思想意識上給予足夠的關注,才可以更好地確保體能訓練的系統性和全面性,才可以為運動員籃球技巧和動作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推動其全面發展,在比賽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基于此,作為高職院校籃球教練或教師來說,首先要對傳統的訓練思想加以改變,對訓練模式進行創新,確保體能訓練可以和戰術訓練同步開展,只有如此才可以確保運動員擁有的良好體能,并在比賽當中對戰術進行靈活運用。其次,要結合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訓練實際,如結合其力量、速度、耐力和體重等來創新和調整體能訓練的內容和方法,從而實現綜合訓練的目標[7]。
在體能訓練的過程中,作為教練或教師來說,要結合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實際情況對短期和長期的體能訓練計劃進行制定。通常而言,教練或教師應該結合高職學生的身體素質基礎和整體訓練安排,對不同階段的訓練計劃進行制定,做到長期訓練和短期訓練計劃的結合,把整體的訓練目標進行分解,統籌進行規劃,這樣才可以使訓練計劃更具針對性,也更為科學和專業,如此才會得到高職學生的認可與接受,才能確保訓練計劃有效地推進,對體能訓練的效果加以改善,讓體能訓練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8]。
高職院校籃球運動體能訓練,應該轉變以往單一的模式,而是結合專項體能和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取不同的方法。首先,要對專項體能訓練的比重進行科學的規劃。籃球賽場上,運動員必須擁有充足的體能才可以更好地維持自己的狀態,確保快速移動和應對高強度的身體性對抗,從而有效發揮技戰術水平。而專項體能訓練就可以增強運動員的體能儲備,讓其競技狀態的持續時間得到延長。所以,合理規劃體能訓練內容,做好對一般性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的比例分配就顯得特別的重要。比如可以在專項體能訓練的熱身環節中融入一般體能訓練,使運動員可以在專項體能訓練前對腿部、膝關節、肩關節以及腰部、手腕等進行活動,利用強度較小的五組原地提膝跑、深蹲以及開合跳等方式進行熱身,防止訓練中出現受傷的問題。但一般體能訓練不要花費過度的時間,而是要留出充足的時間給專項體能訓練。
其次,當開展綜合性強和強大較大的體能訓練時,可以借助一些器材進行輔助。再次,要合理掌控體能訓練的次數、時間和間隔時間,讓體能訓練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9]。
評價體系是對籃球體能訓練效果進行評價的重要方面,也是教練或教師對訓練內容和訓練計劃進行調整的重要參考,為此構建完善的體能訓練評價體系十分的重要。為此,在高職籃球運動體能訓練的過程中,教練或教師要結合運動員的身體素質、體能訓練水平及內容,對評價指標進行確定,具體應該包括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身體機能、心理素質以及技能體能等指標,進而通過合理和科學的評價體系對運動員體能訓練的效果進行精準的測評,更好地促進訓練效果的提高。
總之,體能訓練是籃球運動得以有效開展的基礎,能夠為籃球動作和技戰術的發揮提供良好的體質保障,是確保籃球比賽獲勝的重要前提。作為高職院校籃球教練或教師來說,應該對籃球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充分認知,并在對當前籃球體能訓練中存在問題正確分析的前提下,相應地采取策略,如增強體能訓練的重視程度;對體能訓練計劃進行科學合理的制定;對體能訓練方法和手段加以調整;構建完善的體能訓練評價體系等,從而促進體能訓練效果和運動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