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夏娟



設計意圖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對于即將進入小學的大班幼兒來說,他們需要能夠正確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從而充滿自信地迎接新的人生階段。可當想要融入同齡人的圈子時,有些孩子卻常常會因為擔心自己與別人有不一樣的地方,而遲遲不敢邁出同伴交往的第一步。繪本《我們不一樣》講述了兩條有著不同外貌、不同性格、不同興趣愛好但慢慢成為好朋友的狗狗。我們先帶領幼兒由外及內地發現兩條狗狗的“同”與“不同”,然后再引導他們遷移到對自身以及與同伴關系的認知上,希望借助這本繪本幫助幼兒理解:盡管自己和別人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但是仍然可以做好朋友,彼此尊重,彼此欣賞。此外,也希望幼兒能理解并珍惜自己的“與眾不同”,懂得正是因為我們的多樣、個性,世界才如此多彩,成就一個個具有包容心的、獨特的個體。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敢于大膽猜想,能用較連貫的語言進行表達。
2.能仔細觀察并發現兩條狗的異同,感受個體的多樣性。
3.愿意與同伴、教師互動,懂得尊重自己、接納他人。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我們不一樣》PPT,幼兒人手一本繪本,氣泡型思維導圖,彩筆,黑板。
經驗準備:幼兒對自己的外貌特征、興趣愛好有一定了解,有一定的辯論經驗。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封面,初步感知故事主角,萌發閱讀興趣
師:孩子們,又到快樂閱讀的時間了,今天老師帶來這樣一本繪本,你看到了什么?這兩條狗狗一樣嗎?
師:就像你們說的那樣,這本繪本的名字就叫《我們不一樣》。除了剛才你們看到的不一樣,兩條狗狗還會有哪些不一樣呢?我們一起到繪本中尋找答案吧!
【說明】封面就交代了故事主角,通過讓幼兒觀察兩條狗是否一樣的簡單任務,引出繪本名稱《我們不一樣》,從而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
二、分段閱讀,理解故事內容,發現“同”與“不同”
1.集體閱讀,發現“我們不一樣”。
教師播放繪本第1~7頁PPT。
教師一邊出示繪本PPT第2~5頁,一邊朗讀繪本上的文字:“我是先來的。”“后來有一天,你也來了。”
【說明】通過單幅圖共讀,從簡單的狗狗皮毛顏色不一樣出發,鼓勵幼兒仔細觀察,大膽表達。
教師播放繪本第8~11頁PPT。
師:你發現了什么?圖片上還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為什么小黃狗鼻子上滴到了顏料,而斑點狗卻沒有呢?
【說明】這部分采用兩幅圖連續關聯讀的方式,結合簡單的提問、追問,引導幼兒關注小黃狗鼻子上掉顏料的問題,順勢找到兩條狗下一個不同之處(腿長與腿短)。在有趣的閱讀探秘中,幼兒能學習前后關聯閱讀的技巧,為情節建立因果關系,為閱讀習慣和能力的培養打好基礎。
教師播放繪本第12~21頁PPT。
師:小黃狗喜歡干什么?斑點狗呢?
師:它們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樣?這是為什么?
師:小黃狗和斑點狗分別喜歡吃什么?你覺得它們吃的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說明】這部分采用多幅圖組合比較讀的方式,鼓勵幼兒通過同伴互助、小組討論等方式發現兩條狗的不同。教師可引導幼兒現場進行氣泡型思維導圖的梳理歸類,如劃分外貌特征類(毛色、腿的長短、耳朵形態)、興趣愛好類(喜歡的顏色、喜歡的運動)、生活習慣類(喜動與喜靜、喜歡的食物、喜歡的環境),幫助幼兒在尋找不一樣中提升觀察能力、閱讀能力,鍛煉思維的概括性和縝密性。
2.小組辯論:不一樣能做朋友嗎?
教師播放繪本第22~23頁PPT。
師:有一天,斑點狗對小黃狗說:“我可以做你的好朋友嗎?”它們有這么多不一樣,能成為好朋友嗎?
幼兒自主選擇“能”與“不能”,并根據選擇分成兩隊。
師:說說為什么你覺得它倆能/不能成為朋友?
【說明】本部分是故事轉折之處,兩條狗彼此有這么多不一樣,卻要成為好朋友,可引發幼兒思考。讓他們自由選擇“能”或“不能”進行小組辯論,能提升其語言的連貫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細節精讀,尋找“不一樣”中的“一樣”。
教師播放繪本第24頁PPT。
師:看一看它們的表情與動作,猜一猜它們的心情。(這次他們終于一樣了,成了好朋友。)
【說明】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結尾處兩條狗的樣子,包括動作、表情、姿態等,理解其心理狀態,感受它們成為朋友的愉悅之情,思考它們是什么時候互相接近、彼此喜歡的,從而激發幼兒深度閱讀繪本的欲望。
教師播放繪本第8~9頁PPT。
師:孩子們,前面我們找到了很多不一樣,這次請你們找一找它們哪些是一樣的。你是從哪看出來的?(一樣粉刷房子、一樣戴著項圈等)
教師播放繪本第16~17頁PPT。
師:你有沒有發現斑點狗的變化?(紅色帽子上的藍色小球)
師小結:原來喜歡紅色的斑點狗頭上竟出現了一頂帶有藍色小球的帽子。雖然它們彼此的喜歡不一樣,但是它們在慢慢靠近,哪怕是帽子上的一點藍,也是互相欣賞的開始。
教師播放繪本第18~19頁PPT。
師:它們喜歡吃的食物真的很不一樣嗎?從食物的形狀、顏色上發現了什么?
師小結:雖然它們一個喜歡吃咸的,一個喜歡吃甜的,但是它們喜歡吃的食物形狀、顏色非常相似,都是彎彎的、黃色的。原來它們還是有一樣的地方的,它們在彼此靠近。
教師播放繪本第20~21頁PPT。
師:從這張圖上你發現了什么秘密?
師小結:小黃狗雖然自己怕黑,但它知道斑點狗喜歡在晚上看月亮。它們越來越了解對方。
【說明】基于故事的關鍵問題,通過細節精讀,引導幼兒帶著問題觀察畫面細節,并將細節與主要情節聯系起來,尋找兩條狗狗成為朋友的線索,大膽表達“不一樣”中的“一樣”。從房子邊上兩棵樹上的花從含苞待放到完全盛開,感受時間的推移,體會兩條狗狗彼此陪伴、慢慢靠近,在不同中共同成長的幸福感。
三、完整閱讀,遷移經驗,發現不一樣的精彩
幼兒人手一本繪本,跟著教師一邊欣賞、一邊講述繪本內容,在故事情節的逐步推進中再次感受兩條不一樣的狗成為好朋友的溫馨、快樂。
師:你喜歡哪一條狗狗?為什么?
師:兩條狗成為好朋友以后,你覺得它們會一起做什么?
師:你有好朋友嗎?你和你的好朋友有哪些“一樣”與“不一樣”?你們為什么會成為好朋友?
師:如果你到了新的環境,遇到那個和你“不一樣”的人,你會怎么做?
【說明】讓閱讀與生活建立聯系,幫助幼兒從狗狗之間的故事遷移到自身與同伴關系上,慢慢學會理解并接納每一個人的“與眾不同”,愿意與他人靠近、融入。
活動延伸
1.閱讀區:投放繪本《我們不一樣》,供幼兒自主閱讀,交流對故事的感受和想法。
2.美工區:提供鏡子、彩筆等材料,鼓勵幼兒嘗試自制圖畫書《特別的我》,通過觀察、比較,感知每個人外在的獨特性(外貌特征和聲音)和內在的獨特性(本領、特長),畫一畫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或大膽地介紹自己和別人最不一樣的地方,進一步認識自己、接納他人。
3.游戲:猜猜他是誰。幼兒圍坐一圈,教師(或幼兒)手持話筒,說說某個幼兒特別的地方,其他幼兒進行猜測。例如:這是一個女孩子,頭發長長的,每天都是第一個來幼兒園,猜猜她是誰。猜對的幼兒接過話筒描述,游戲繼續。后續游戲難度可升級,根據幼兒的聲音或模仿的動作與神情等特征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