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永,王文江
1.襄城縣人民醫院檢驗科,河南 許昌 461700;2.許昌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河南 許昌 461700
支原體肺炎是一種兒童多發性呼吸系統疾病,主要由支原體感染引起,臨床治療一般以祛痰、止咳、消炎、抗感染為主,可在短時間控制患兒病情,提高患兒預后質量。支原體肺炎早期癥狀隱匿,易與流感、病毒性肺炎等常見疾病混淆,因此準確鑒別診斷并及早進行對癥治療對于提高支原體肺炎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1]。血清學檢驗診斷是臨床診斷支原體肺炎的常用方式,具有較高敏感性的感染評估指標的臨床快速檢測為新生兒肺炎的早期準確診斷帶來了極大便利,但血清學檢驗對支原體肺炎的特異性存在不足,其他病原體感染導致的肺炎易對其診斷準確率產生影響[2]。微生物培養檢測可以對病原微生物進行精準鑒別,從而快速培養技術的應用,也大大縮短了微生物培養的時間,提高了微生物培養診斷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效能[3]。本研究旨在探討快速微生物培養檢測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中的臨床價值,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襄城縣人民醫院收治的160例經初篩疑似支原體肺炎的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接受常規肺超聲及查體檢查初篩,并采用血清學檢驗與微生物培養檢測進行進一步篩查。納入標準:(1)初篩懷疑支原體肺炎[4]。(2)年齡4~12 歲,檢查報告完整且臨床資料齊全。(3)于樣本醫院接受診斷與治療。(4)無體表畸形性疾病。(5)患兒監護人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1)已確診肺發育不良。(2)先天性心功能異常。(3)凝血功能障礙。(4)重代謝平衡紊亂。(5)已確診其他部位存在感染。
彩色超聲診斷系統(美國General Electric 公司,E10型),Avanti 型高速臺式離心機(美國beckman coulter 公司),恒溫冰箱(德國SIEMENS 公司),血清學檢測試劑盒(美國BECKMAN COULTER公司),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德國SIEMENS公司,ASVIA1800型),全自動微生物分析系統(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 型),全自動細菌鑒定培養瓶(德國西門子公司,WalkAway40 型),BX-51型顯微鏡(日本OLYMPUS公司),流式細胞儀(Scientific公司,Attune NxT 型),玻片、離心管等耗材(武漢匯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肺炎支原體鑒定培養基(安徽天康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患兒在經過常規肺超聲及查體檢查初篩后,均采集血樣與體液標本(咽喉、口腔、鼻腔痰液)進行進一步篩查診斷,包括血清學檢驗與微生物培養檢測。
1.3.1 血清學檢驗 采集患兒外周靜脈血樣并送至實驗室進行血清學指標檢查,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試劑盒檢測免疫球蛋白(IgM)抗體,所有操作均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肺炎支原體陽性判定標準[5]:IgM 抗體比值≤1/160為肺炎支原體陰性,>1/160為肺炎支原體陽性。
1.3.2 快速微生物培養檢測 常規分離體液標本中的病原微生物并使用肺炎支原體鑒定培養基(安徽天康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快速體外培養,培養時間為24 h。培養完成后根據肺炎支原體鑒定培養基顏色反應進行結果判讀[6]:培養基顏色無明顯變化為肺炎支原體陰性,顏色由紅變黃為肺炎支原體陽性。本研究最終診斷金標準參照《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4]中綜合診斷(影像學+病原學+查體+血清學)結果。
(1)支原體肺炎臨床特征:以金標準診斷結果作為依據進行分組,分為支原體肺炎組與對照組,并對比兩組患兒臨床特征及基線資料。(2)快速微生物培養診斷結果分析:以金標準診斷結果為依據,分析血清學檢測、快速微生物培養診斷對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靈敏、特異度及診斷符合率。(3)不同診斷方式效能分析:以金標準診斷結果作為依據,建立接受者操作特征(ROC)分析不同方式的診斷效能,計算ROC曲線下面積(AUC)。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ROC曲線分析血清學檢測(IgM 抗體)與快速微生物培養單一或聯合診斷支原體肺炎的效能。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金標準診斷結果顯示,160 例疑似患兒中確診支原體肺炎98例(61.25%),其余62例疑似患兒經證實病毒性肺炎35例(21.88%)、衣原體肺炎15例(9.38%)、嗜酸性粒細胞性肺炎12 例(7.50%)。將98 例支原體肺炎患兒分為支原體肺炎組,62例其他肺炎患兒分為對照組,兩組患兒年齡、體質指數、病程、性別、臨床表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特征及基線資料情況
不同方式的診斷結果顯示,160 例疑似支原體肺炎患兒經血清學檢測正確檢出支原體肺炎(真陽性)80例,靈敏度81.63%(80/98)、特異度72.58%(45/62)、符合率78.13%;經微生物培養檢測正確檢出支原體肺炎(真陽性)89 例,靈敏度90.82% (89/98)、特異度85.48%(53/62)、符合率88.75%。ROC 顯示,微生物培養的靈敏度為90.82%,特異度為85.48%,陽性預測價值為90.82%。血清學檢測的靈敏度為81.63%,特異度為72.58%,陽性預測價值為90.82%。快速微生物培養診斷支原體肺炎的效能(95%CI:0.872~0.936,AUC:0.893)高于血清學檢測的診斷效能(95%CI:0.863~0.931,AUC:0.842),見表2。

表2 不同方式診斷支原體肺炎的準確率情況 例
兒童支原體肺炎是危害我國兒童呼吸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該病早期常無特異性癥狀,且由于患兒表達、認知能力較差,早期極難察覺病情以及時采取治療[7-8]。肺炎支原體感染是導致兒童支原體肺炎的主要原因,而其發病與季節、環境、呼吸道疾病亦有所關聯,冷空氣、環境粉塵等外源性刺激易對患兒肺部造成刺激而使炎癥加劇,進而導致患兒臨床癥狀加重[9-10]。血清學檢測作為支原體肺炎的快速高效診斷方式,IgM抗體表達異常是其主要血清學特征,IgM作為人體最重要的抗體之一,其對肺炎支原體感染具有較高敏感性,但病毒、衣原體等感染導致的肺炎亦可造成IgM抗體表達異常,使得血清學檢測存在一定漏誤診風險[11]。血清學培養診斷支原體肺炎的準確率較高,但常規微生物培養周期較長限制了其臨床大范圍應用,而快速微生物培養技術的應用拓寬了其應用范圍,使得支原體肺炎的微生物培養診斷成為可能[12-13]。本研究探討快速微生物培養檢測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中的臨床價值。
支原體肺炎臨床特征分析結果顯示,支原體肺炎患兒臨床特征與其他類型肺炎(衣原體肺炎、嗜酸性粒細胞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無顯著差異,與仇英華[14]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這使得早期查體檢查難以對支原體肺炎進行有效鑒別診斷。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快速微生物培養檢測診斷支原體肺炎的靈敏度、特異度、符合率均高于血清學檢測,且快速微生物培養檢測診斷效能高于血清學檢測,與陳亞利等[15]的研究結果一致。這與兩種診斷方式的原理差異有關,血清學檢測診斷支原體肺炎主要通過病原體感染導致引起的IgM抗體表達水平變化進行判斷,而早期支原體肺炎患兒由于尚處于病情初發階段,部分患兒IgM抗體水平變化并不明顯,使得其診斷存在一定局限性,且病毒、衣原體感染亦可對IgM抗體表達產生影響,進一步影響了其精確度。而快速微生物培養主要通過呼吸道體液進行病原微生物培養,并對病原體種類進行精準識別,從而提高了支原體肺炎的診斷準確率,但取樣部位、取樣方法不當可能導致結果偏差,臨床操作者應規范操作,提高快速微生物培養的診斷效能。
綜上所述,快速微生物培養檢測對小兒支原體肺炎具有較高診斷價值,與肺部超聲、血清學檢測等常規方式進行聯合診斷時,可為臨床做出更具參考價值的診斷依據,且操作快速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