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彥聞
近年來,文化創意產品的范疇越來越廣泛,一般而言,凡具備文化創意手法處理的產品均可認作是文化創意產品。文化創意產品在現階段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此背景下,設計師既要保持向設計的新方向、新領域不斷努力探索的精神,又要時刻對過往的設計行為進行行之有效的分析,保障未來設計探索行為的有效性與進步的可能性。
如今文化創意產品的形式也顯現百花齊放的態勢。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行為一定要緊密切合市場動態、圍繞用戶需求一步一步推敲進行。筆者分析了大量文化創意產品設計以及結合自身近年來的設計體會,認為文化創意產品在產品規劃上應該分成兩大類,即配套型、獨立型。所謂配套型,是在已有產品基礎上開發文化創意產品;所謂獨立型,則為本身就是獨立存在的文化創意產品,具備獨立完整的功能,無需依托其他產品。在設計中,對于不同類別的產品要采用不同的設計思路和語言。筆者認為,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環節中,需要思考三個方面的問題,首先,如何實現文化元素導入與設計語言控制;其次,如何利用價值疊加實現文化創意產品價值升華;最后,如何優化文化創意產品。無論是配套型還是獨立型的文化創意產品,設計者都可以嘗試從這三個方面來規劃設計思路、整理設計過程。
良好的文化元素是成就一款好的文化創意產品的前提與基礎,當然在實際開發文化創意產品的過程中,僅僅擁有良好的文化元素顯然是不夠的,要獲得良好的產品效果,必須考慮市場需求、產品的設計優化、售價與成本的合理分配與控制等各個環節。
如果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環節缺乏推敲,缺乏正確的產品思路,那么但凡出現任何一個細節的問題,都可能導致產品在創意展現上出現明顯的瑕疵,尤其是如果文化元素融入產品的方式不恰當,會對產品的最終呈現產生較大的影響。
不同的文化創意產品由于需要表達的內容不同、受眾需求不同、產品設計目的不同等,對文化元素的闡述與設計方法也必定會各有差異,甚至需要截然不同的設計思路去創作。當前市場上,配套型的文化創意產品十分常見,在它們各自依附的主體中,有不少無論在產品本身還是市場表現上均表現優良但卻依舊為拓展自身的可能性,開發文化創意產品來作為衍生。在設計這一類產品時,需要將新設計的配套型文化創意產品與原產品進行核對,審視其功能是否統一,是否具備功能的互補作用,盡最大努力將設計的文化創意產品天衣無縫地與原產品進行銜接,做到文化一致性、創意不生硬、功能不沖突,實現視覺體驗升級,取得更加良好的用戶體驗。這一類別的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就是為已經成熟的產品用創意設計的方式來制作周邊產品,它們之間有著高度的文化一致性,如市場上的動畫電影往往會附帶自身成熟的IP,有了IP 則可多方向規劃文化創意周邊產品。這樣的周邊產品可以與電影本身相輔相成,讓IP 更加深入人心,不僅獲得了更多的經濟效益,讓電影和IP 釋放了更多的可能性,而且表達的文化內容具有高度一致性,為推廣帶來了更多益處,有利于IP 的記憶、識別。在這一類設計中,由于要表現文化的一致性,設計者必須盡可能地還原IP 形象的原貌,并加以恰當的處理,過于夸張、變形等處理往往會破壞產品之間的文化一致性,很容易使設計效果與預期相反,使用戶難以接受,這樣的文化創意產品在功能上反而適得其反。市場上有不少的個人數碼品牌,其品牌本身的產品已經具備了非常優秀的銷量和市場份額,但其依舊為某個現有產品或系列產品開發一定量的周邊文化創意產品。這類文化創意產品也具有配套性質,屬于配套型文化創意產品,必須在原產品的基礎上才可發揮本身作用,對原產品具有依賴性。對于獨立型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由于產品本身的特性與功能與配套型文化創意產品不同,因此需要采用與配套型文化創意產品完全不同的設計思路來規劃產品的創意與設計,這也是從文化創意產品性質出發進行設計的根本要求。獨立型文化創意產品是一個獨立的存在,其產品文化內涵、藝術呈現、功能體現等都是獨立存在的,而配套型文化創意產品卻需要完全依附在原產品的功能、文化背景之上進行開發。獨立型文化創意產品在設計時具有一定的自由性,但這種自由絕非不顧及后果的自由,而是一種選擇最優解的權利,它可以在導入文化元素后給予設計者最大化的創意自由,然后再根據藝術作品的呈現效果、用戶體驗的優化程度等優選出最適合表現此文化元素的結果。在市場現有的獨立型文化創意產品中,有不少是通過精良的產品規劃、設計而得出的優秀作品,而且也得到了良好的市場效應,但也有一定量的產品由于種種原因,無法得到預期的效果。筆者觀察、分析了大量的此類產品,發現大量效果不理想的產品在創意階段缺乏對文化的提煉、藝術處理工作,導致文化元素直白、生硬地強加于產品,使得產品與文化元素無法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用戶無法在產品中體會到文化元素的魅力,無法實現對文化元素的推廣、傳承。由此可見,在獨立型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工作中,一定要高度重視對文化元素的提煉工作,用恰當的藝術處理方式將其融入產品。
在一個表現地方特色的套裝餐具作品中,設計者巧妙地利用一天中不同時刻的湖面色彩來作為餐具的顏色,將地方特色提煉出來,并用抽象的方式表現在產品中,成功營造出了高級感。也就是說,在文化創意產品的文化元素導入過程中,設計者必須多思考文化元素的處理方式,這種方式既要很好地體現產品的特色,又要提升用戶體驗,設計者必須在創意設計階段把這兩點權衡好。
在現有的文化創意產品中,有很多都在設計的過程中用到了價值疊加的方法。該方法將兩種及以上文化元素或物品功能進行疊加,并進行創意設計處理,從而制造新的價值或激活新的用戶需求,此創意設計方法其實就是利用了現有的文化資源并將其巧妙整合。在實際設計中,設計者必須在浩瀚的文化海洋中尋找、提取出兩個及以上具備融合條件的文化元素或物品功能,通過再設計,整合出全新的文化創意產品。此種設計思考方式,在獨立型文化創意產品中更為常見,若要運用于配套型文化創意產品設計中,則需多審視價值疊加后與原產品價值的一致性。事實上,在文化創意產品之外,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物品通過此種方法得到了進步。
筆者曾設計過一件文化創意產品,產品將測量字號的功能與鎮紙相結合,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對于書法練習者來說,鎮紙是日常物品,鎮紙為文字服務,但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鎮紙的功能非常有限,傳統設計手法下的鎮紙與大多數人的需求產生了錯位,為了傳承鎮紙文化,則必須思考如何提取人們的需求,用全新的創意形式來進行設計。在這個設計中,測字號的功能可以解決人們在日常印刷文本中字號測量的問題,此鎮紙采用透明材質制造,印有示意線與字號文字,方便用戶直觀測量文本字號。產品為現代辦公者而設計,解決其測量字號的難題,并融入鎮紙功能以避免日常辦公中紙張被吹跑的尷尬,填補了市場的空白。同時,該設計在功能上注重鎮紙為文字服務的特點。產品清澈的材質營造了純凈的視覺感,易于搭配現代辦公風格、現代家居環境,即使其實用功能不被激活,依然可以當成一件桌面或書柜裝飾品。在該設計中,筆者將測字號功能、鎮紙功能重新整合設計,從現代辦公人群的需求出發,設計了一件全新的文化創意產品(圖1)。

圖1 文創鎮紙
無論是配套型還是獨立型,一些文化創意產品本身很優秀,但卻未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筆者認為原因在于,一方面,一些文化創意產品的成本未得到良好控制;另一方面,一些文化創意產品缺乏良好的產品整體創意呈現。關于成本控制,設計者需要研究工藝的優化,更要研究在同一基礎成本上開發更多的可能性。筆者設計過一個文化創意本子,本子的封面采用凹印工藝,以展現封面主題。由于凹印金屬板的基礎工藝成本,該產品根據不同的用戶需求選擇不同風格的封面紙張制作了不同的版本,成功平攤了產品的基礎成本,并豐富了產品形式,在保證成本的基礎上滿足了受眾多樣化的個性需求(圖2)。其實不僅僅是文化創意產品,成本的優化是一切產品在優化上都需要做的。文化創意產品在定型后,整體創意呈現則顯得格外重要,如果只有產品本身卻無優化的整體呈現,那么產品將難以吸引人們的目光。因此,設計者必須為后續展示、推廣概念提煉、包裝美化進行精心規劃設計。在測字鎮紙這件作品上,筆者提取字號標注圖形比例特征,并將此比例進行二次創作,形成水滴的形狀并呈現于包裝上,提煉“水造就世間萬物,字造就文化萬象”的概念,由此,測字鎮紙成為一件完整的作品(圖3)。

圖2 文創本子

圖3 文創鎮紙包裝局部
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依托于一件件優良的文化創意產品,設計者們在一件件作品中可以得到很多經驗或教訓。無論目的為傳承文化還是推廣某種文化,文化創意產品設計都要抓住文化和產品功能的本質,為尋找新的文化創意價值進行更多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