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棟
新時代素質教育的改革對初中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雙減”政策的實施,則使得初中教學迎來了一輪新的教育變革,主要以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和促進學生的全面以及多元發展為目標。在農村初中教育實踐中,體育也是關鍵的教學課程。但是,由于農村初中學校教學場地、硬件設施等方面的限制,初中體育課程遠達不到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要求。為了提高學生的體育成績,部分農村初中體育課程還存在著超前訓練、超強度訓練的現象。“雙減”政策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轉變了教師的教學觀念,以延伸課堂教學和課后作業的方式提高學生自主運動能力和學科素養,成為教師們關注的重點。“雙減”政策的提出為農村初中體育教師的課后作業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向,既優化了體育課程內容,也創新了體育作業形式,學生的身體素質得以增強,學習壓力也進一步得到了緩解。因此,筆者結合“雙減”政策,針對農村初中體育的課后作業設計提出了以下幾點見解,以期拋磚引玉。
一、強化課后作業與課上教學的聯系性
課后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其目的是讓學生復習和鞏固課上所學知識并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這也就要求教師在課后作業的設計上要體現課后內容與課上教學的聯系性。在“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之下,農村初中體育教師要結合課上體育內容精簡設計課后作業,探索課上與課下之間的聯系,讓課上與課下延伸成為一個整體,在落實“雙減”政策的同時,也讓學生的體育鍛煉強度得以保障,增強其體育運動技能以及身體素質。
例如,在練習立定跳遠時,因為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所以有的學生立定跳遠成績很高,也有的學生成績不夠理想,僅依靠有限的體育課程難以提高學生立定跳遠的成績。此時,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具有針對性的課后作業,建立課上與課下之間的聯系。首先,教師要找出學生立定跳遠成績不夠理想的原因,并針對其原因進行具體的課后作業設計。例如,有的學生立定跳遠成績不強是因為腿部力量不夠,此時,教師就可以針對這一部分學生設計提升腿部力量的課后作業,如蛙跳、鴨子步、跳臺階等。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切記鍛煉方式的交替性。可以幫助學生規劃練習內容以及時間,如一周進行兩次或者三次鴨子步練習,其余時間進行蛙跳和跳臺階的訓練,并針對訓練的時間進行合理規劃。其次,教師要針對立定跳遠的技巧進行反復性訓練。例如,立定跳遠起跳前需要向后擺臂屈膝降低重心。針對這一動作,要求學生四肢以及各關節部位時刻保持穩定,軀干等核心部位應為收緊狀態。針對這一技術要點,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反復練習。在課堂教學時教師也要在課堂上定期檢查學生的動作要領。以針對性的課后作業設計來實現課上與課下之間的聯系,讓課后作業更具體,也讓教學效率更高效。最后,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平均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以及成績進行探討分析,讓學生通過小組之間的探討與交流發現自身的問題,并不斷改進問題。在課堂上也可以讓學生選出小組代表,針對自己或者小組之間的訓練技巧進行講解與交流。通過更具針對性和豐富性的課后作業形式,來落實“雙減”政策的核心,同時也實現課上與課下之間的相互聯系,讓課后作業更和課堂教學更高效。
二、增強課后作業設計的趣味性
“雙減”政策對課后作業的要求,并不僅僅是減輕學生的課后作業壓力、減少作業數量,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體會到課后作業的樂趣,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與實踐中。在傳統的體育課后作業設計中,部分教師的作業內容較為枯燥且單一,長此以往,學生則會對體育課后作業產生消極心理,應付作業的現象就會愈演愈烈。我們要清楚的是,體育鍛煉并不僅僅是單一的技能、動作、素質的鍛煉,還應該是學生體育運動興趣愛好的培養。因此,教師要豐富課后體育運動內容,并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來進行自主性、選擇性的課后作業設計。通過這樣的方式將課后作業的主動權歸還于學生,讓學生在豐富的體育運動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滿足學生主體意識的發揮,以增強課后體育作業設計的趣味性。
首先,可以收集學生的興趣愛好,根據不同的興趣愛好組成課后實踐小組。例如,部分學生對籃球、乒乓球、羽毛球、踢毽子、跳繩等運動感興趣,而且這些運動也極容易開展。教師就可以讓相同興趣愛好的學生組成小組,在課后以小組為單位針對體育運動進行探討和交流。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增強學生學習的持續性以及自主性,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同時也可以通過豐富的體育運動內容來增強體育課后作業設計的趣味性。其次,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例如,在體操、啦啦操、健美操等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所學體操動作進行復習,并將體育課程與音樂課程相融合,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結合旋律自主編創體操、啦啦操、健美操,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討與交流,以提高課后作業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對體育美的欣賞和展示美的能力。最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利用生活中一些廢棄的物品制作簡易體育器材的課后作業。引導學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制作沙包、用空瓶子做啞鈴等,同時也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制作不同的體育器材,引導其進行居家的體育運動訓練。通過多種形式來增強體育課后作業設計的趣味性,讓學生在趣味實踐中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既增強了身體素質,也促進了學生的多元和全面發展。
三、設計更具針對性的分層作業
新課程改革使得國家進一步增強了對中小學生的體質健康管理,并且也為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農村初中體育教學的實踐中,要想做到課后作業內容減負并保障教學質量,就需要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及興趣愛好來設計不同的課后作業內容,讓體育課后作業保持在學生能接受的范圍內,同時也讓更具科學性和針對性的作業內容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以此來推動“雙減”政策的實施。
要想體育課后作業設計更具針對性和科學性,首先,教師要構建學生的身體素質檔案。在課堂教學上,教師要定期地開展體育考核活動,根據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來設計不同的作業內容,如一分鐘跳繩、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俯臥撐、50米短跑、1000米長跑等,有的學生50米短跑成績不夠理想,就可以為他們布置蹲起訓練、擺臂訓練等課后作業。學生1000米長跑成績不太理想的,就可以為其布置每天慢跑的課后作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并提高學生的耐久力和爆發力。其次,教師可以布置豐富的課后作業以供學生自主選擇。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來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基礎來豐富課后作業,使課后作業能夠更好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為了更好地保障課后作業的有效性,教師可以讓學生組成課后作業監督小組,并針對小組內每天的運動情況進行記錄。再次,教師還可以與學生共同制定與自身相符的體育運動計劃。例如,針對學生的薄弱點進行規劃設計,采取更有效的方法提高其運動成績。或者根據學生的體育運動愛好設計運動計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在計劃的制訂中,要將寒假、暑假融在一起,以免學生因為寒假、暑假長時間的休息導致體育水平的退步,同時也幫助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運動的意識,使他們在體育運動中認識到體育鍛煉的意義。通過更具針對性和分層的課后作業,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得到更具體和有效的課后指導,也在更具體的課后指導中實現自身體育水平以及身體素質的提升,進而將“雙減”政策落實到位。
四、尊重學生主體引導自主實踐
教育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而“雙減”政策的出臺則是改變傳統體育教學的現狀,將教學目光真正地投向學生本身,著眼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與平臺。對于農村初中體育教學來說,豐富的體育運動內容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生也能夠在豐富的體育運動中去尋找自己感興趣的點,在不斷地堅持與自主探索中實現個性的成長。因此,在農村初中體育教學的實踐探索當中,教師要把握“雙減”政策育人的核心內涵,從豐富的體育運動內容出發,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自主選擇與自主實踐中實現個性品質和體育運動技能的提升。
首先,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來做好課后作業的設計與指導。例如,部分學生對足球運動十分感興趣,此時教師就可以將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為其提供一些運動設備。其次,教師要給予學生共同成長和自主成長的空間,讓學生自主地探索和學習體育運動技能。例如,小組學生在進行足球競賽或者是訓練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停球能力還有待提高,此時體育教師就可以針對小組內學生的實際問題進行課后作業設計,為學生播放一些停球的視頻集錦,如馬賽洛停球、內馬爾停球、梅西停球、洛國富停球等,以視頻的形式讓學生感受足球的魅力。然后再讓學生學習停球的一些技巧,通過資料的收集和小組內的互助探討來進行互助訓練,提升自己的停球水平。最后,教師可以再讓小組內學生進行基礎內容的學習和訓練,讓小組學生將自己整個訓練的過程和內容進行總結,在課上以教師的身份進行教學指導。除了足球訓練小組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開展若干個小組自學活動,如羽毛球、乒乓球、籃球等,以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運動來強化學習的自信性和積極性,也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夯實運動基礎,在課上指導中實現自我運動水平的提升。
五、構建體育家庭作業反饋體系
為了保障體育家庭作業的有效性,并且為教師提供一個更具科學性和發展性的教學依據,就需要教師構建體育家庭作業反饋體系。不僅僅是通過課堂教學評價或者考核等方式來進行反饋,還要聯合學生、家長來構建一個更立體和全面的反饋體系,讓教師能夠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綜合性的評價,以保障體育課后作業設計的科學性。同時構建體育家庭作業反饋體系,也能夠讓學生家長更積極地參與到體育鍛煉當中來,與學生共同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實現家校攜手推動學生多元和全面化發展。
例如,在上述立定跳遠的課后作業設計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進行立定跳遠的考核實踐,通過定期考核來觀察學生的進步情況。此方式是課堂評價反饋,目的是讓教師在分析不同學生的考核成績后,設置更具針對性和分層性的課后作業。之后,教師要讓學生針對課后作業進行反饋。如讓學生針對課后作業的可行性進行反饋,并且定期開展課后作業的評價體系,讓學生針對課后作業設計進行評分。通過這種方式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讓教師的課后作業設計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主體意識。另外,教師要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通過微信或者是QQ等渠道搭建家長反饋平臺。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布置學生與家長共同進行體育運動鍛煉的課后作業。如讓學生與家長一起進行羽毛球鍛煉活動,或者是進行親子跳繩比賽活動。通過豐富的親子體育運動來構建一個融洽及和諧的親子氛圍,也讓學生家長更積極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營造一個良好的體育氛圍。在引導學生與家長共同進行體育鍛煉之后,讓家長利用微信或者是QQ等渠道對學生的體育運動情況以及教師所布置的課后作業進行反饋和評價。通過此方式來拓寬課后作業的評價渠道,也讓學生與家長一同營造良好的家庭運動氛圍,以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運動意識,實現學生多元和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
綜上所述,“雙減”政策的提出為初中體育課后作業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向,農村初中體育教師要結合本地資源來增強課后作業設計的趣味性和開放性,通過分層教學的方式來設計更科學性和具有針對性的課后作業內容,通過與學生家長溝通和聯系,構建體育家庭作業反饋體系。這幾點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就可以構建一個更立體、更全面的體育課后作業設計體系,在減輕學生課后作業負擔的同時,發揮體育促進學生身體素質以及多元發展的重要作用,以推動“雙減”政策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