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光銳,楊維忠,邱 堅,林文會
(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海南 海口 570311)
急性胰腺炎(AP)為嚴重急腹癥[1],發病急驟,病情進展迅速,可繼發感染、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發癥[2]。患者需禁食并配合營養支持治療,減少消化液分泌,以緩解癥狀,但長時間禁食會導致腸道上皮絨毛萎縮,腸道菌群失調,腸道結構和功能受損,增加腸源性感染風險[3-4]。奧曲肽是臨床治療AP 的一線藥物,可通過抑制胰酶分泌,降低胰腺自身消化作用,從而保護胰腺功能[5]。腸道益生菌制劑能輔助調節腸道菌群平衡,增強腸道屏障功能,預防腸道細菌移位而造成的感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6]。本研究中探討了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聯合奧曲肽治療AP 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納入標準:符合AP診斷標準[7],并經影像學檢查確診;發病致入院時間短于48 h;近3 個月內未使用過抗生系、微生物制劑及影響免疫指標相關藥物;對本研究擬用藥物無禁忌證,治療依從性良好。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惡性腫瘤、其他部位感染、慢性胰腺炎發作;心、肺、腎等臟器功能嚴重異常;免疫系統、血液系統疾病;過敏性體質;認知或溝通障礙、精神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臨床資料不完整;干預期間死亡、轉院或退出研究。
病例選擇與分組:選取醫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AP 患者130 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5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其中RAC 分級即修訂版Atlanta分級)。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65)Tab.1 Comparison of the patients′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n=65)
兩組患者均予常規內科治療,包括胃腸減壓、抗感染、維持酸堿平衡、抑酸護胃、維護器官功能等,并予醋酸奧曲肽注射液(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090948,規格為每支1 mL∶0.1 mg)0.1 mg,皮下注射,每8 h 1次。觀察組患者加用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10950032,規格為每粒0.21 g),每次2粒,口服或營養管鼻飼給藥,每日2次。兩組患者均連續給藥1周。
觀察指標:觀察患者腸鳴音恢復正常、腹痛消失、體溫恢復正常及(血、尿)淀粉酶恢復正常的時間;采集患者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各5 mL,離心,分離,得血清,采用鱟試劑法檢測內毒素水平,分光光度法檢測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DAO)水平;以流式細胞儀測定外周血中T淋巴細胞CD3+,CD4+,CD8+的比例,計算CD4+/CD8+。收集患者治療前后清晨糞便各1 g,用無菌溶液梯度稀釋,取20 μL稀釋菌液涂布于平板培養,以活菌計數法統計乳桿菌、雙歧桿菌、腸桿菌和腸球菌菌落數,計算1 g 糞便中目標菌菌落數,目標菌菌落數= 菌落數× 50 × 稀釋倍數。
療效判定[7]: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血、尿)淀粉酶水平基本恢復正常,腹部CT 或B 超顯示胰腺組織影像學表現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減輕,(血、尿)淀粉酶水平下降,腹部CT或B超顯示胰腺組織影像學表現改善;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明顯改善,(血、尿)淀粉酶水平無明顯下降,胰腺組織影像學表現無明顯改善。總有效=顯效+有效。
安全性:統計患者治療期間頭痛、惡心嘔吐、皮疹、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采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見表2至表7。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n=65]Tab.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case(%),n=65]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及淀粉酶水平恢復正常時間比較(±s,d,n=65)Tab.3 Comparison of recovery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ign and amylase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s,d,n=65)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及淀粉酶水平恢復正常時間比較(±s,d,n=65)Tab.3 Comparison of recovery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ign and amylase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s,d,n=65)
?
表4 兩組患者腸道屏障功能比較(±s,n=65)Tab.4 Comparison of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n=65)
表4 兩組患者腸道屏障功能比較(±s,n=65)Tab.4 Comparison of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n=65)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 <0.05。表6、表7同。Note: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P < 0.05 (for Tab.4 and Tab.6 - 7).
?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例(%),n=65]Tab.5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case(%),n=65]
表6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比較(±s,n=65)Tab.6 Comparison of immune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n=65)
表6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比較(±s,n=65)Tab.6 Comparison of immune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n=65)
?
表7 兩組患者腸道菌群數比較(±s,lg cfu/g,n=65)Tab.7 Comparison of intestinal flora cou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lg cfu/g,n=65)
表7 兩組患者腸道菌群數比較(±s,lg cfu/g,n=65)Tab.7 Comparison of intestinal flora cou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lg cfu/g,n=65)
?
目前,AP尚無特效治療方案,臨床主要采取常規禁食、胃腸減壓、對癥支持治療。奧曲肽為人工合成的生長抑素,不僅能保護胰腺組織,還能減輕胰管壓力,促進壞死性毒素的吸收,緩解內毒素對機體的影響。但單用無法有效糾正腸道內環境紊亂或促進腸黏膜免疫功能恢復[8]。
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是由乳桿菌、雙歧桿菌和糞腸球菌組成的益生菌制劑,能糾正腸道菌群失調,抑制腸道病原菌,促進腸黏膜屏障的修復。另外,腸道益生菌通過代謝產生乳酸等物質,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長繁殖,阻止致病菌的侵入[9]。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的臨床癥狀、體征緩解時間也顯著縮短,表明聯合用藥有助于快速緩解AP 癥狀,提高臨床療效。
腸黏膜是人體營養消化、吸收的重要場所,能阻擋腸道致病菌和有害代謝產物進入血液及腹腔,避免腸源性感染的發生[10]。AP 患者因內環境紊亂,腸道內致病菌繁殖加快,益生菌含量降低,腸道原有微生物屏障功能破壞[11],加之機體炎性反應、腸道缺血再灌注等因素,導致胃腸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損,腸道細菌和內毒素移位,繼發全身性感染或肝臟等功能損害[12-13]。D- 乳酸、內毒素及DAO 是判斷腸黏膜功能的重要指標,其中D- 乳酸為腸道菌的代謝產物,內毒素則是革蘭陰性菌細胞壁的成分,具有毒性作用,細菌死亡溶解后被釋放。腸道屏障功能受損時,腸黏膜通透性增加,D-乳酸和內毒素經腸黏膜進入血液循環,導致在血液中的水平升高。DAO 是腸道絨毛細胞中的高活性酶,能反映腸黏膜受損程度。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血清D- 乳酸、內毒素及DAO 水平顯著降低,乳桿菌、雙歧桿菌數量增加,腸桿菌、腸球菌數量減少,說明微生態制劑能糾正腸道菌群紊亂,增強腸道屏障的保護作用。
AP 發生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炎性因子,導致機體免疫功能紊亂[14]。T 淋巴細胞是機體的重要免疫細胞,通過胸腺激素的誘導分化成熟,然后通過循環系統分布于全身免疫組織,發揮免疫應答功能。正常的微生態環境能促進腸道形態功能穩定,增強腸道免疫,抑制炎性免疫反應。雙歧桿菌、乳酸菌等益生菌可與腸黏膜結合形成生物屏障,維護正常的腸道免疫功能,預防各種炎癥性腸病[15-16]。益生菌還被發現可作用于宿主免疫系統,刺激胸腺等免疫器官發育,誘導淋巴細胞的產生,從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1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T 淋巴細胞水平優于對照組,提示加服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能提高機體細胞免疫功能,加快康復速度。
綜上所述,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聯合奧曲肽治療AP,能改善機體免疫狀態,保護腸黏膜屏障功能,糾正腸道菌群失調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