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東關鄉恒大第五幼兒園 楊 赟
近年來,我國對幼兒園的體育健康教育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因此,在開展體育健康教育時,要求教師主動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以幼兒的體質和興趣愛好為基礎,進行教學模式的設計。然而,當前我國幼兒園的體育衛生工作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這就造成了幼兒在體育鍛煉中不能獲得良好的發展。所以,在進行教育的時候,教師們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出一套合乎邏輯的解決方案,為孩子們搭建一個“創新化”的課堂,讓孩子們在學習和掌握身體運動的同時,也能得到全方位的發展和提升。
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資料,目前幼兒園的主要師資力量是中青年,且越來越年輕,其中,女性超過90%;多數幼兒園教師都是聘用的,員工流動大;目前,幼兒園的師資隊伍基本都是中等職業學校的師資隊伍,而大學及以上的師資隊伍相對較少。幼兒園教師是開展幼兒園體育活動的主體,他們的專業素養與專業能力將會對幼兒園體育活動的質量與水平產生很大的影響。從選擇幼師的觀點來看,目前對幼師的要求僅限于才藝方面,只注重對兒童智能的發展,而忽略了在教育過程中對幼師體育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這是造成目前的學前教育缺少科學的指導的原因。另外,幼兒園教師對于運動的價值觀的理解也很淺薄。有關人員曾對幼兒園教師的體育價值導向進行過調查,主要是關于體育對身體各個方面的影響,主要包括身體、智力、創造力、情感等。在幼兒園教師看來,體育對身體、智力、創造力、情感的影響分別為95%、37.5%、11%、24%。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兒教師認為,體育活動對他們的身體起著很大的作用,但是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體育對幼兒的智力、情感、創造力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據有關資料顯示,只有少數幼兒園每天會有兩個小時以上的室外活動,若是在雨、雪等天氣時,幼兒活動時間會大大減少,如果在室內沒有設置體育活動場地,則幼兒的體育活動時間將會更少。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幼兒園的體育教學內容也在不斷地改變。從上世紀80年代初到現在,國內已形成了三大類體育課程。第一類為基礎運動,包括一些基本的運動,如步行,跑步,跳躍等;第二類為基礎體操,主要有徒手操,隊形等;第三類是運動游戲,運動游戲與一般的游戲有很大的區別,它的目標是增強兒童的體質。21 世紀以來,幼兒園的體育活動在內容上有了一些改變,并根據三種不同的活動類型進行了分類。第一類是運動類的運動項目,主要包括步行、攀爬等運動項目;第二類是體操;第三類是體育器材類的活動。有些條件好的幼兒園還開展了輪滑,足球等體育活動。從這一點來看,我們的幼兒園的體育教學內容已經逐步走向了成熟和完善。然而,在實踐中,由于多種原因,幼兒園的體育教學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幼兒園是幼兒接受教育的主要地點,因此,對教學環境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有足夠的場地,有足夠的設備,才能確保幼兒的戶外運動。然而,就當前幼兒園體育的現狀而言,其室外運動仍以小團體、零散的方式進行。很多的幼兒園都不符合這個標準,也沒有建造室內的運動場,并且,體育設備數量少,品質低,品種少,在對我國現在的幼兒園體育設備投資情況進行了分析之后,發現現在的幼兒園體育設備投資普遍很少。在此基礎上,要想為幼兒營造一種良好的體育氛圍,可以在幼兒園和幼兒的家庭中建立體育交流,這些都可以對幼兒的體育活動產生積極的影響。
要想讓幼兒園的體育健康教育能夠有條不紊地展開,就應對活動場地的邊緣區域進行充分的利用,將孩子們分流到室外,讓孩子們輪換著進行,使孩子們在得到休息的同時還可以滿足鍛煉需要。充分挖掘園區可利用的場地,如在欄桿等處設立橫向拉力繩,讓幼兒在課余時練習臂力與雙手協調性。也可將拉力設備放在走廊處,不僅能點綴整個幼兒園,還方便小朋友活動。由于每個孩子的生理發展狀況是不一樣的,他們的身高也是不盡相同,所以,幼兒園在掛玩具時,要對園子里的孩子們進行全面的身高測量,根據孩子們的身高和實際狀況,選擇合適的掛件,根據小、中、大班兒童劃分不同區域等級的豎向拉力鍛煉設備,以此鍛煉幼兒的腳尖向上能力。此外,如果周圍的環境衛生條件好,也可以充分利用周圍的街區、公園等,供孩子們進行戶外運動。
在幼兒園的身體健康教育中,讓孩子進行各項體操運動的同時,還可以用體育器材進行活動訓練,采取創新自制的形式來吸引學生的興趣。為彌補運動器材的不足,教師可以在現有的設備基礎上,廢物利用制造一些簡易訓練玩具,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廢舊的礦泉水瓶,將其中填滿沙土或是雜物,然后對小朋友們進行投球手訓練,這不但能夠增加小朋友們的拋投技巧,而且能夠訓練他們手臂力量。此外,教師還可以把各種色彩的布線系在廢棄的木頭柱子上,作為障礙,引導小朋友們進行跳躍練習、跨欄等活動,但需要明確的是,在對廢物進行再利用的同時,要保證相關游戲器材的干凈衛生,有效避免孩子因體育鍛煉而為身體健康帶來的危害。此外,為保證孩子的練習安全性,老師也需要對上述廢棄材料的耐用度進行檢查,防止在練習中因為廢棄器械的不穩定而威脅到孩子的生命安全。
幼兒園體育健康教育要從提高教師自身的思想認知入手,提高對幼兒園體育健康教育的認識。首先,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們要對幼兒園體育健康教育有正確的認知。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時要不斷學習和總結新課程中所學到的知識和經驗。教師們在思想上要有正確的認知,提高自己對幼兒園體育健康教育認知,從而更好地進行體育健康教育。為保證幼兒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學會相關體育動作,教師需要在上課的時候給孩子們講解一些重要的動作知識。理論化知識對于那些理解和運動能力不強的孩子來說,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練習。因此,在進行幼兒園體育健康教育前,教師需要對相關專業知識和教學方法進行學習,以保證孩子不會因錯誤動作而影響骨骼的健康發育,與此同時,以孩子的學習能力為基礎,為孩子們設計出一個合理的教學目標,讓孩子們在體育健康教育中發揮出最大的能力。在訓練過程中,為保證身體協調性,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孩子的缺點進行針對性訓練,如準備爬行墊和難度不一的障礙物,練習孩子的躲避技能,針對每個孩子的不同,設置不同的要求,如能力較弱的孩子需要在攀爬過程中減少碰到障礙物的次數,通過障礙物的設置來限制他們攀爬時的身體高度,提升他們的體能。針對有較強學習能力的孩子,教師們可以給孩子們在墊子上設置一些不同的格子,并讓孩子們在躲避障礙物的同時,還要根據這些格子來進行攀爬,這樣就可以對孩子們的身體協調能力進行鍛煉,讓這一類孩子在參加訓練的時候,能夠持續地將他們的身體潛力發揮出來。
幼兒的身體素質是決定幼兒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幼兒的身體素質是教師們進行幼兒園體育健康教育中的基礎,也是教師們組織教學內容時的重要依據。但是,在進行幼兒園體育健康教育時,教師們往往忽略了幼兒的心理發展情況。比如,很多教師在進行幼兒園體育健康教育時,總是過分注重身體方面的發展而忽略了對心理素質的培養。所以,對于教師來說,除了要加強對幼兒身體素質的培養外,還要通過開展各種體育競賽來提升幼兒的心理素質。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幼兒身體素質水平,還能夠在進行體育競賽的過程中鍛煉孩子們的心理素質。設計競賽的方式,可以采取團體的方式進行,讓孩子們在進行體育競賽的同時,還學會團結協作。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跳方格游戲,讓幼兒按照方格的排列順序來進行跳格游戲,在不跳出格子的情況下,以最先跳到終點者為勝。學生可以分成六個小組來參加接力比賽。假如有一位幼兒在練習過程中,出現了跳出格子之外的現象,那么這個陣營就必須回到原點,從頭再來,以此類推,用時最少的隊伍獲得最終勝利,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可以自行安排出場順序,為保證自己所在隊伍的勝利,孩子們會體會到團體的重要性,并在一次次的嘗試中盡可能地縮短比賽所占用的時間,讓幼兒在彼此之間的溝通中,學會從其他同伴的角度分析問題,從而提高他們的換位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分層問題教育指的是以常規的問題教育為依據,以孩子的認知需求為切入點,設置帶有特定難度的課題,讓所有孩子都能夠參與到問題教育當中,孩子在討論問題的過程中,夠幫助孩子有效地發現對課堂知識點的不足之處,并鼓勵孩子能夠主動地向其他同學或教師求助。在開展幼兒園健康教學的同時,教師應該積極運用分層提問來提高師生課堂互動的效率,在此基礎上,對幼兒提出一定難度的問題,并要求幼兒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在小組活動中,與同學、教師增加溝通。比如,“跳躍平衡”課中,教師可以問孩子“什么因素會影響到他們的身體平衡?跳躍中又需要注意什么?”第一道題比較容易,孩子們可以自己去回想,然后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而第二道題就比較困難了,孩子們必須要對這個游戲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在問題提出后,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身體素質進行分組,采取強弱搭配的方式,讓幼兒可以通過觀察、幫助他人了解到跳躍平衡運動中的特點,并通過討論的方式找出問題的答案。在學生討論完畢后,教師可以讓每組選出一名學生代表,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在孩子們的回答過程中,如果孩子們有疑問,教師應該立即指出他們的疑問,并且現場演示給孩子們看。如果孩子在觀看過程中,對其他孩子的動作產生了疑問,教師應站在幼兒的角度進行問題思考,并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解釋,針對該項運動的細節特點來正確演示,讓孩子們對該項運動從自主探索過渡到正確認知,不斷加深相關知識點的記憶,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對幼兒而言,他們的自我認知不夠好,因此教師應以幼兒心理學的認知與發展為切入點,對這一問題做初步的探索。在教學評估方面,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科學的指導,對孩子們最近的學習情況進行綜合的評價。在進行體育健康教學的過程中,教學評價指的是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表現進行綜合分析和評價。一般來說,教師會采用自我評估和他人評估兩種方法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自我評估是指在教師對自己進行教學過程中,對自身的教學能力、教學方法等進行主觀評價。而他人評價是指家長或其他同學對幼兒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自我評估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準確地了解自身存在的問題,從而對自己產生一個正確、科學的定位。而他人評估則是為了讓學生了解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表現如何,以便根據實際情況對自己提出更好的改進建議。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是成績較差的兒童,教師可以向他們提出問題,了解他們在培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在他們給予的反饋基礎上,制定出一套合情合理的培訓計劃,使其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標、有系統地參與到下一次的培訓中。而針對表現較好的兒童,應及時給予鼓勵與獎勵,使他們繼續保持下去。此外,教師也需要對自己進行評價,即在對幼兒園體育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可以在未來的組織教學過程中,以幼兒的反饋為依據,對其進行優化和創新,進而將幼兒園體育健康教育的質量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綜上所述,在對幼兒園體育健康教育進行深入研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當前幼兒園體育健康教育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提出符合當前社會發展和幼兒體育健康教育發展的對策。比如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幼兒的生活與游戲相結合,引導他們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在對體育鍛煉內容進行設計時,教師可以將幼兒作為中心,引導他們對身體素質進行全面的鍛煉。另外還需要注意一點,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安排教學活動內容和方式,并結合幼兒實際能力,積極地為他們創造條件去參加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