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第五中學 曾志城
在教育信息化的實施背景下,互聯網技術的教學優勢完全呈現在人們眼前,教師要研究互聯網教學的優勢,并將互聯網技術應用于實際教學中,創新初中物理教學,提高教學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從堅持以生為本、銜接課堂內外、優化課堂練習、改進教學評價四個方面入手分析,在“互聯網+”背景下實踐初中物理教學設計的有效策略。
初中物理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物理核心素養,教師在實踐初中物理教學時,應將培養學生物理素養設為重點。教師運用互聯網技術設計和實施初中物理教學,應將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內容設為設計重點,以此通過初中物理教學,促進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教師可以在初中物理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融入核心素養培養,如:教學導入、課堂教學、課堂練習、總結評價等。基于此,教師可以應用互聯網技術加強對教學環節的設計,如:利用互聯網資源導入教學、利用互聯網資源豐富練習內容、利用互聯網功能增加評價方式等,以此實現應用互聯網優化初中物理教學環節的設計。
在“互聯網+”背景下設計初中物理教學,需要明確初中物理教學的目標、初中階段學生的需求,以及互聯網的功能,以此為前提整理教學的設計原則,提高教學的質量。通過一系列的探究,能夠了解在“互聯網+”背景下設計初中物理教學,需要遵循四項原則:第一是適度性原則,適度地運用互聯網;第二是趣味性原則,增加教學的趣味性;第三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與作用;第四是系統性原則,實踐系統化的教學。教師明確應用互聯網實踐初中物理教學的原則,并遵循原則設計和實踐教學,以此啟發學生學習,同時可以展現互聯網教學的價值,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學生學習壓力,還可以豐富學生學習體驗,發展學生思維,鍛煉學生綜合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嚴格遵守原則實踐“互聯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的設計,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物理課堂,從而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積極助力。
受到傳統教學影響,教師會格外重視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教師過于重視“教”,就會缺乏對學生的學習技能、學習方法、學習思路等關注,從而就會阻礙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如果運用互聯網技術展示教學的內容,直接向學生講解知識,就無法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的機會。這樣一來,學生就會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且無法獲得訓練自身思維的機會,從而會影響物理學習的效果,最終降低物理教學的質量。
在“互聯網+”背景下設計初中物理教學,教師需要對教育信息化2.0 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互聯網技術,同時具備應用互聯網技術創新和實踐初中物理教學的意識,這樣才能夠設計出有效的教學策略,為實踐高質量教學打下基礎。如果教師缺乏對教育信息化2.0 的了解,且不愿了解互聯網技術,就會影響互聯網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同時影響“互聯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在“互聯網+”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需要設計全面、多元的評價,培養學生物理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通過分析當前的初中物理教學情況發現,部分教師并不重視評價環節,甚至會省略教學評價,導致無法及時有效地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教學的效果,從而無法明確學生后續的學習方向,更無法優化教學。當然,也有部分教師會利用互聯網技術設計課堂測試,通過測試評價學生,這能反饋學生的部分學習情況,但長期測試評價學生,會增加學生的壓力,使學生抗拒測試,同時無法對學生提出全面性的評價,阻礙了學生能力的提升。
學生是初中物理教學的主體,教師遵守以生為本的原則設計教學,就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設計教學,從而滿足學生的需求,促進學生的成長,保障教學設計的效果。
1.設計趣味活動,增強學生學習欲望。
學生的認知與興趣是教學活動設計的關鍵因素,教師設計符合學生認知的活動,可以使學生快速融入活動狀態,保障活動的順利進行;教師設計符合學生興趣的活動,可以提升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活躍教學活動的氛圍。教師可以通過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認知與興趣,同時運用互聯網技術設計趣味性的物理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和參與活動的欲望。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的時候,可以應用互聯網技術創設生動的情境,同時利用情境導入教學,引導學生思考,助力學生掌握知識。教師可以在互聯網上搜集與大自然相關的視頻,并利用互聯網技術展示視頻。在視頻中,學生能夠清晰聆聽到大自然的聲音,被大自然的聲音所吸引。然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你喜歡大自然的聲音嗎?你為什么能聽到大自然的聲音?”從而引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聲音”。接著,教師可以展示互聯網上擊鼓的視頻,在視頻中,鼓面上有沙子,沙子會隨著鼓聲跳動,鼓聲停止時,沙子也停止了跳動。教師可以讓學生總結鼓聲與沙子間的關聯,同時在學生介紹后,激勵學生思考其中的原理。教師這樣運用互聯網技術設計趣味教學活動,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活動,同時活躍課堂的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2.豐富教學資源,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掌握教材知識,鍛煉他們的物理技能,還需培養學生綜合素養。但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內容是有限的,學生僅通過探究和學習教材內容,并不能達成物理教學的目標。因此,教師需要豐富初中物理教學的資源,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互聯網上有著充足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整理互聯網上的教學資源,豐富物理教學內容,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阿基米德原理”的時候,可以提前在互聯網上收集相關資源,同時在恰當的時機將資源展現出來,以此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教師可以結合與物理教學內容相關的故事,同時在互聯網上收集介紹故事的視頻。在教學的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互聯網上的故事視頻,促進學生對物理學家與物理知識的了解,同時使學生產生了解物理學家與物理知識的興趣。通過課堂互動,教師能夠助力學生認識阿基米德原理,為增加學生的理解與記憶,教師可以展開課堂練習。教師在多媒體上展示與物理知識相關的問題,并組織小組搶答,激發學生的挑戰欲,助力學生鞏固知識。教師通過應用互聯網豐富物理教學的資源,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的全面提升。
3.創新實驗呈現,鍛煉學生綜合能力。
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學生參與有效的實驗教學,可以鍛煉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實驗能力、總結能力、表達能力等綜合能力,同時也體現了實踐有效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實驗的呈現方式會影響學生參與實驗教學的積極性,教師可以應用互聯網技術創新實驗的呈現方式,激發學生實驗興趣,指導學生動手實踐實驗,這樣一來,使學生感受動手實驗的樂趣,同時鍛煉學生綜合能力。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凸透鏡成像”的時候,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下載演示實驗的視頻,也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制作演示實驗的視頻,既豐富實驗的呈現方法,也增強學生實驗的興趣。在下載演示實驗的視頻時,教師需要完整地觀看視頻,分析實驗是否符合教學內容與學生認知。在制作演示實驗的視頻時,教師可以錄制自身實驗的過程,并應用互聯網技術進行剪輯。在教學的導入環節,教師可以播放與實驗結果相關的視頻,同時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能夠達成這一結果。之后,教師可以運用互聯網技術展示實驗演示視頻,并鼓勵學生分析視頻中的實驗用具、步驟與注意事項,同時鼓勵學生動手實驗。通過應用互聯網技術創新實驗的呈現方式,可以使學生主動參與實驗,且鍛煉學生綜合能力。
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由于學生缺乏物理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無法利用課前時間有效預習知識,也無法在課后時間進行有效鞏固,從而無法保障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教師需要了解并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意識,且加以重視,這才能保障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應用互聯網技術銜接課堂內外,指導學生在課前預習,鼓勵學生在課后鞏固,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汽化和液化”的時候,可以設計教學任務,指導學生實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鞏固的習慣與能力。在教學前,教師可以分析本課的基礎知識,并在互聯網上下載與基礎知識相關的動圖,如:純凈水汽化、液化的過程動圖。教師可以結合動圖設計問題,如:水為什么會汽化?為什么會液化?水在什么情況下會呈現汽化?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預習的方式解答問題,從而驅動學生實踐自主預習,保障學生預習的有效性。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重復問題,并讓學生再次思考并解答,同時鼓勵學生提出相關問題,實現深入探究。在結束教學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應用互聯網技術制作講解物理知識的微視頻。教師通過應用互聯網技術銜接課堂內外,可以使學生主動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與課后鞏固。
課堂練習可以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明確后續教學的重點與目標。教師可以應用互聯網技術設計多樣化的課堂練習,實現優化課堂練習,明確學生的不足。教師把握學生的不足,有側重點,這樣就能夠鞏固課堂教學的成效,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力的合成”時,可以設計多樣的課堂練習題,同時創新課堂練習題的呈現方式,提升學生解答練習題的熱情,同時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結束基礎知識的教學后,教師可以組織活動“設計物理問題”,活動中,學生需要以提問的方式,展現自身對本節知識的理解。而教師可以整理學生的提問,并應用互聯網技術制作游戲闖關活動,而闖關的內容就是學生所提的問題。當然,為保障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有效掌握,教師可以設計更高難度的問題,同時添加在闖關游戲的結尾。學生在闖關的過程中會增加對知識的理解,且實現物理知識的遷移應用。教師應用互聯網技術優化課堂練習,可以及時調整教學的重點與方法,同時助力學生掌握知識、培養意識,從而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初中物理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教師在制定教學評價指標時,應該根據核心素養培養內容來制定,利用教學評價,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可以應用互聯網技術明確核心素養的培養內容,并邀請學生共同參與評價,以此改進初中物理教學評價的設計,發揮教學評價的作用,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設計的質量。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物質的比熱容”的時候,可以根據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明確教學目標,如:使學生掌握概念、單位、探究方法、表達能力、實驗技能。在設計教學評價的指標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進行設計。例如自我評價,來培養學生反思意識,促進學生自我改進。教師為助力學生自我評價,可以應用互聯網技術設計和打印《自我評價表》,學生在表格上進行自我評價,就能了解自己的不足并思考如何改進。在學生完成自我評價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講述其自身的不足,且與學生探討改進不足的方法,同時激勵學生切實改進。教師也可以運用互聯網技術打印《課堂教學評價表》,以此完成評價教學。教師這樣應用互聯網技術改進初中物理教學的評價,可以培養學生物理核心素養,同時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質量。
教師實踐“互聯網+初中物理”,就是將互聯網技術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中,從而豐富初中物理教學的資源與活動。同時創新初中物理教學的呈現方式、課堂練習和教學評價,這樣一來,可以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效果。在“互聯網+”背景下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設計質量的前提,是教師具備應用互聯網技術教學的能力,且具有應用互聯網技術教學的意識,只有滿足這兩個條件,才能合理利用互聯網技術設計和實踐初中物理教學,從而使學生通過初中物理教學形成一定的物理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