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若男
摘要:2021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絕對貧困得以消除,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按照中央一號文件精神,2021年把實施鄉村振興作為脫貧攻堅的鞏固和深化,全力以赴做好鞏固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這關系到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也關系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局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文章以山西某市A村為例,探討我國中西部地區鞏固脫貧成果與實現鄉村振興銜接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及對策。
關鍵詞:鞏固 銜接振興 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5-147-02
一、全面脫貧后村內生產生活基本概況
A村位于縣城東南處,是鄉政府所在地,轄四個村民小組,共有420戶1144人。其中:脫貧戶120戶337人、監測戶1戶4人、低保戶43戶47人、五保戶5戶8人、殘疾人口29戶32人。全村耕地面積2083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雜糧。村內基礎設施完善,自來水全部入戶,住房安全,道路硬化、客用班車14次/日,建有1200平米文化廣場,供村民開展文化活動。村內現有高寒農牧合作社和中藥材基地兩個產業園,光伏發電站2座。養殖戶15戶,種植大戶5戶。2022年脫貧戶外出務工人員113人,脫貧戶收入穩定。
二、鞏固脫貧成果現狀
1.目前,A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84名,全部在校就讀,未發生失學輟學。建有村級衛生室一所,鄉村醫生1名。脫貧人口全部納入醫療保障范圍,120名慢性病患者全部納入慢性病保障范圍。2014年以來,全村危房改造22戶,其余均為安全住房。
2.在各級政府的幫助下,A村村民享受各類社會救助達20%。低保金政策47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金政策159人、高齡老人生活補貼政策17人、殘疾人生活、護理補貼政策17人。不存在養老難問題。2022年,申請小額扶貧信貸共計3戶15萬元。
3.2019年,村集體引進扶貧項目資金,投資150萬元,建設100KW村級光伏2座。運行后,年收入30余萬元。引進國家扶持資金95萬元,由玉露香梨園帶動建冷庫一座,壯大集體經濟年收入5.7萬元。
4.“十四五”始,A村就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發展思路,以創建美麗休閑鄉村為長遠目標,以推動地方產業發展為抓手,以壯大村集體經濟基礎為根本,全力推動村級光伏產業與農業產業融合力度,大力發展戶用光伏92戶,帶動39戶脫貧戶每年增加經濟收入3000元。2021年,在幫扶單位的的幫助下,在村內河邊、山坡、田埂種植扁桃,帶動村內產業發展。村內高寒農業專業合作社獲批省鄉村振興特色產業示范基地,隨著基地的提質增效,帶動村內的勞動力就業及村集體經濟發展。
三、聚力做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點工作,防范化解風險
1.防范化解政策風險方面。定期對全村農戶開展生產、生活、收入等方面的摸底排查,并結合縣鄉村振興局反饋的監測預警信息,對其中7類易返貧致貧特殊群體進行重點關注,建立專門臺賬,每月走訪,分析研判,及時發現返貧風險并納入監測,杜絕返貧。對納入的監測對象,針對每戶情況制定監測戶幫扶一戶一策。2022年當地政府開發“防貧寶”,對農戶醫療、教育、住房、飲水、收入等方面進行保障,確保不返貧致貧。
2.防范化解產業風險方面。產業方面以戶用光伏及農業產業為主,針對可能帶來的風險,村集體采取加強管理、消費扶貧、申報政策補助等方式,將不利因素影響降到最低。
3.防范化解就業風險方面。積極對接人社、農業部門,對勞動力進行技能培訓,采取引導務工、務工交通補貼、產業帶動、開發公益性崗位等多種手段確保脫貧勞動力能夠穩崗就業,鞏固脫貧成效。
4.防范化解自然災害風險方面。針對自然災害,政府及時出臺相關政策積極應對。2021年10月,A村遭遇罕見水災,上級政府對坍塌農房進行重建和修復。全村重建8戶、修繕28戶,對農戶的受災農作物,根據損毀程度進行資金補助,確保農戶安居樂業。
5.防范化解輿情風險方面。村委會對村民的各種異議及時溝通和解釋,村務公開、透明,全村和諧穩定無上訪。與此同時,該村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成立老年活動中心,建有圖書室,組建A村威風鑼鼓隊,在全縣各鄉鎮進行表演,豐富了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
四、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指導和幫助下,A村集體雖然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還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村黨員老齡化問題嚴重,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銜接帶頭動力不足:二是村內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較多,直接影響村內產業的發展,制約鄉村振興的推進:三是村內資源稟賦不高,招商引資難度較大,種養殖業規模較小,沒有生產制造業,鄉村振興任重道遠:四是實現鄉村發展,缺少致富帶頭人。
五、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對策
1.著力提升農村治理能力,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農村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主戰場,村級黨組織的組織領導力強與不強,直接影響鄉村振興這一戰略任務實現的好與壞。要抓實抓牢村組織體系建設首先要加強政治建設,政治建設引領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方向,而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是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基層組織要以嚴肅黨支部政治生活為著力點,以推動黨支部工作實效性為重點,進一步優化組織設置,不斷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強化和鞏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作用,為鄉村振興凝聚力量。
2.重點推進產業融合、產村融合發展。鄉村振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重點是產業要振興、產業要興旺。農村改革的實踐經驗,使我們感受到只有產業振興,才能增強鄉村吸引力,帶動資本、人才等生產要素向鄉村匯聚,為農村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產業興旺既是支撐鄉村振興的源頭,更是引領鄉村振興的潮頭。借鑒產業融合發展的典型做法,開發一些新產業新業態(如土地入股、鄉村旅游、農業休閑和農村電商等),既能提升農業附加值,給農村經濟注入新動能,又增加農民收入,夯實農村集體經濟基礎,促進產業融合、產村融合,提升農村現代化水平。
3.實現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銜接的有力抓手是大力培養致富帶頭人。培養致富帶頭人是產業發展的命脈。村兩委是村民的領頭雁,可以走出去看看,學習發達城市先進的管理經驗,帶領全體村民發展生產。同時村內黨員干部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力軍和先鋒隊,農村黨員干部應做給群眾看,領著群眾干,當好鄉村振興的“活細胞”,有效激發農民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爭做群眾致富的領路人。另外黨支部要從返鄉優秀農民工、復轉軍人、種植養殖能手、大學生村官等群體中選出村級后備干部,引領他們爭當推動村內發展的“領頭雁”、振興鄉村的“實干家”、服務群眾的“貼心人”。目前,國家對大學生返鄉創業有許多傾斜性的政策,特別是針對農業項目,可以試行農村項目孵化器。對有潛力的農業小微項目實行一部分銀行貸款,一部分政府出資,進行初期支持,來吸引年輕人走進農村,振興農村。
4實現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銜接要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挖掘村內文化經典、歷史遺存承載的道德資源,讓優秀傳統文化更好植根于群眾的思想意識中,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同時,要利用好村內扶志驛站平臺,積極開展“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深化家庭文明建設,引導農村移風易俗,厚植文明鄉風、良好家風。
(作者單位:太原科技大學 山西太原030024)(責編: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