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紅 姜春雨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類思想文化影響并變革了人類的思想觀念和生存方法,高校亦不例外。政治多極化、思想多元化,為中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會,研究生導師是高校研究生的首要培養人,導學關系是研究生生涯中的核心關系,導師的教學方式、指導方法和導師言行舉止,在研究生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都起著非常關鍵的影響,所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視以課堂教學為核心的教育載體,又要立足于導學關系,構建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的導學思政體系。文章通過梳理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導學思政建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探索有效的解決措施,從而推動導學思政建設,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思路。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導學思政途徑
中圖分類號:F061.3;C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5-200-02
一、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研究生導學思政面臨的挑戰
當今世界發展正處在一個巨大的變化之中,經濟全球化給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都帶來了非常深刻的影響。我國高校研究生導學思政建設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一)高校研究生的思想觀念受到沖擊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中,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而東西方的價值觀也在不斷地相互交融。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深入和發展,一些消極的社會思想也越來越突出。由于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實力比較強大,他們開始推行經濟、文化上的霸權,強制輸入他們的意識形態、思想觀念等。研究生雖是成年人,有著比較活躍的思想和廣泛的接受能力,但由于其大部分時間生活在高校,價值觀念、價值判斷、社會經驗等尚不足以應對這種嚴峻的形勢。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深刻變化,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社會思潮多元多樣多變。境內外敵對勢力加大對高校意識形態滲透力度,同我爭奪陣地、爭奪青年、爭奪人心的斗爭曰益激烈”。西方的敵對勢力,以各種方式、方法把腐朽的思想灌輸到我們國家,嚴重影響到我國高校研究生的思想觀念,部分研究生表現出對西方國家盲目的崇拜,將西方不良的價值觀帶入了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這種文化對壘在高校研究生群體中形成一種不良風氣。
(二)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弱化,社會主義信念受到動搖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人們的價值觀、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也在不斷地發生著改變,各國的界限也在不斷地變得模糊。由于其自身的經濟、技術等方面的優勢,西方國家將自己的文化產品和思想滲透到了世界各地。而對商業的重視、對感官享樂的追求、個人主義等價值觀,則會沖淡部分年輕學子的理性關懷與集體意識,進而削弱他們的民族意識與國家意識。在這樣的背景下,一部分研究生的傳統愛國主義情懷漸漸淡去,民族利益意識模糊,愛國情懷淡薄,對中國悠久的歷史、輝煌的文化情懷也漸漸淡薄。隨著中西文化的交流與融合,西方發達國家的思想觀念、意識形態在研究生中的滲透曰益加深,導致研究生思想觀念的多樣化,一些研究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變化。
(三)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加復雜,給研究生導師開展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隨著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社會思潮在社會生活中產生了各種矛盾與困惑,特別是作為一個特殊群體的研究生,一些人的政治信仰、價值觀也在不斷地被改變。與此同時,社會思潮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得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加豐富,也逐漸變得復雜。導師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責任人,是導學思政生成的根本。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社會思潮的大量涌入和沖擊著人類的思維方式,給人類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道德判斷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隨著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信息網絡技術也迅速發展,研究生在網絡的幫助下能夠獲得各種各樣的信息,這給導師原本的信息優勢地位造成了沖擊,給導師開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更加復雜的挑戰。
二、高校研究生導學關系的現狀及影響因素
(一)導學關系現狀
導學關系對于研究生的學業與成長、研究生導師的專業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幾年,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高校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教師科研工作的壓力、學生的學業負擔日益加重,師生關系日益緊張,甚至出現了“異化”的現象,極大地影響了研究生教育的質量。
1.純學術研究關系。有很多研究生覺得自己和導師之間只是一個純學術上的研究關系,是一種合作關系而不是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存在知識的傳授與接受關系
2.老板與雇傭員關系。現在很多研究生認為自己與導師之間的關系是老板和員工的關系,因為有很多專業研究生需要幫助導師完成一些科研任務,同時,研究生在“老板”的工作中拿不到多少工資,導致師生之間缺乏愛心。在這種關系中,研究生與導師之間存在著很大的疏離感,有的學生與導師處于緊張狀態,有的甚至與導師處于敵對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很容易導致師生關系的惡化,最終嚴重阻礙研究生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
(二)影響因素
1.導師的指導風格與素質。導師的教學管理方式和教育方法以及自身的人格魅力對于導學關系影響重大,以及導師自身的專業素質、科研能力、學術知識、藝術指導都會對導學關系產生影響。目前,許多導師只注重自己的科研工作,而不重視研究生的發展。他們把研究生當下屬對待。這很容易導致導師之間關系緊張,而且目前社會中一些導師自身的素養并不高,行事風格、管理風格都比較惡俗低下,嚴重破壞了導學關系的和諧型以及阻礙了研究生教學質量的提高。
2.師生的交流頻率。由于高校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導致了目前高校中導師與學生的比例發生了偏差。學生人數多導致導師的課時眾多,超出正常的課時范圍,公共基礎課教師的課時也隨之增加,對于高校的教育質量和科研水平以及導師自身專業水平的提高都形成了阻礙。由于研究生人數眾多,導師缺乏,導師忙學生閑的狀況導致師生交流頻率下降,許多研究生很難有機會與他們建立長期的接觸關系,同時,導師很難擠出時間對研究生進行充分指導,更難充分考慮和關注每個研究生的成長。由于師生之間缺乏溝通,師生關系逐漸淡漠甚至緊張。
3.科研的投入時間。研究生對科研項目的關注度和投入時間極大程度上影響著最后的導學關系。對科研項目的耗費時間越多,研究生的身體壓力和心理壓力也就越大,相應的,導學關系親密度也會隨之減小。據調查顯示,科研時間低于8小時的研究生導學關系相較于8小時以上的研究生導學關系更為融洽。
4.研究生的生活習慣研究生的生活習慣與導學關系也有關系。研究生的身體鍛煉、睡眠狀況都會影響著導學關系。研究生每周鍛煉次數多的較那些鍛煉次數少的,導學關系更為融洽。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鍛煉身體有利于增強研究生的體魄,且在鍛煉的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生的意志,使得他們能時刻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進而更好地進行研究,從而使導學關系也能更為融洽。睡眠好的較睡眠差的研究生導學關系更為融洽,睡眠質量高低影響著人的身心狀況。
5.研究生的心理狀態。研究發現,學生的學習滿意度、思想壓力、情緒狀況均與導學關系密切相關。學生的學習滿意度高會使其心情愉悅,與導師之間保持良好的溝通,思想壓力小能夠為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和心情狀態,這樣才有利于良好導學關系的構建。
三、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研究生導學思政建設途徑
(一)以導學互動為平臺,創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學術科研、人文關懷以及就業指導是最主要的導學互動平臺。導師在導學思政中要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在順應經濟全球化的前提下,利用好導學互動平臺,加強與研究生多方面的溝通和交流,主動傳遞包括時代發展大勢、個人生活、職業選擇、價值導向等在內的知識。通過具體實踐構建創新學習互動場景,使學生和導師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加強彼此價值觀念和思維角度的碰撞,進而提升教學質量,發展研究教學理念。
1.注重學術科研時的價值引領。導師在進行學術研究時,應引導學生在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加強思想引導和價值引導。導師和學生在學術科研的過程中,應注重彼此的交流和合作關系,確立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標,融合對人生選擇和價值目標的引導和澄清,通過學科項目的全程參與,實現對兩組師生的共同影響同時,在學術交流的過程中,導師應成為研究生成長的良師益友。因為學生追求知識和真理的過程,會給導師以新的啟發和思考,幫助導師更新教育觀念,優化培養模式,最終達到立德育人的理想境界。
2.注重個人生活中的情感交流與人文關懷。進行導學思政要重視在非學術環境下的師生互動。實際上研究生與導師之間的互動場所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和校園中,對包括小區、奶茶店、食堂等非教學場所也應重視起來,這些地方利用好了也能互相交流。在這些非教學場所不僅能減少時間成本和教育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夠增進師生之間的了解程度,加深導師和研究生的感情,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讓導師和研究生不再只是學術上的冰冷交流,而是逐漸變成生活上的朋友和伙伴,變成亦師亦友的關系。
3.注重職業發展的就業方向指導和價值選擇引導研究生和導師可以加強課外實踐活動,在社會生活中多多觀察和記錄,雙方一起參加實踐活動時,會不經意間縮短彼此的心理距離,并讓導師了解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和學生對研究方向和研究過程的訴求,以便對研究課題過程制定出更科學合理的研究計劃:而學生更能感受到教師的思維模式和研究方法的內涵,進而擴寬自己的教學思維,從而規劃出適合自身未來職業發展方向,作出正確的價值觀選擇。
(二)以導學關系為載體,加強研究生思想價值引領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研究生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等受到了嚴重的沖擊,一部分研究生的思想價值偏離了國家培養的方向。研究生生涯中最關鍵、最核心的關系就是導學關系,導師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據著獨特的優勢,面對一些思想價值觀念出現偏差的研究生,導師充分利用好導學關系對其進行正確引領,將會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
以學生為本,構建和諧的導學關系。要想有效地對研究生進行思想價值引領,首先要構建和諧的導學關系。研究生群體在構成結構、社會經驗、思想意識、學習方法等等方面都與本科生有著很大的區別,他們相對來說不管在思想意識還是學習生活中更具有獨立性。面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沖擊,他們顯得更為多元,因此,導師要從研究生角度出發,深入了解他們真實的思想狀態和需求,結合研究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合適、合理的方法對其進行思想價值引領
(三)以導學制度為紐帶,增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
1.優化研究生的培養機制。目前部分學校研究生的選拔機制太過簡陋,要依據雙向選擇,擇優錄取,建立更加全面科學有效的選拔考核體系,達到學生意愿、教師要求和學校招生要求以及社會人才要求等多方面的平衡和統一:同時要加強對選拔過程和選拔方式的篩選,挑選出適合學生全面發展的管理和教育方式,并規劃出適合研究生發展的長遠目標,制定出對應教育教學體系,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優化選拔機制可以為導師減輕不少壓力,還能夠改善導師少,學生多的局面,有利于導學思政的順利進行。
2.建立導師培訓制度進一步促進對導師的專業科研項目培訓和思政教育,以創新和發展導師的思維模式和教育方式,進而提升導師的職業素養和道德水平,保障導學思政的順利實施。
四、結語
當前,世界正處在前所未有的大變革之中,隨著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深化,高等教育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開展研究生導學思政成為研究生培養的重要一環。因此,牢牢把握經手,把研究生導學思政工作做活、做實、做深,才能夠真正做好研究生導學思政建設工作。
參考文獻:
[1]崔煒.經濟全球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8(12):21-22
[2]曾龍凱.經濟全球化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J].經濟師,2021(11):176-177
[3]杜林.關于當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問題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8,19(01):100-104
[4]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7-02-28
[5]孫來文.研究生思政工作視角下和諧導學關系建構的機制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