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太原工人文化宮為太原市總工會下屬公益事業單位,有著建宮60余年的悠久歷史。在文化宮場館設施改造完畢后,書畫培訓如何更好地服務廣大職工,面向社會,堅持傳承與創新推廣國粹書畫藝術,公益性和市場化相結合,成為擺在工會人面前的一個艱巨任務。基于此,文章對文化宮發揮陣地優勢,開拓書畫培訓產業新格局進行探討,論述文化宮既往的優勢經驗、現狀問題,以及如何創新拓展書畫培訓的建議。
關鍵詞:文化宮 書畫培訓 創新發展建議
中圖分類號:F28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5-286-02
一、引言
太原工人文化宮作為職工的“學校和樂園”、省城職工群眾文化活動高地,在太原市總工會的領導下,主動服務全市職工群眾,充分發揮著品牌引領作用,為繁榮職工群眾文化、深化文化太原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近年來,隨著文化建設事業的大力推進,城鄉群眾文化活動日益活躍和繁榮,書法美術作為展覽藝術的主體,作為老百姓喜聞樂見、走進千家萬戶的藝術形式,受到了越來越多群眾的關注和參與,書畫藝術培訓市場也因需求旺盛而日益擴大。在省城太原,由文化藝術單位、部門、社團開辦的書畫培訓機構,由書畫家工作室舉辦的培訓班,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書畫培訓市場。為更好地彰顯新時代工會全心全意為職工群眾服務的理念,全面了解和滿足廣大職工群眾對太原工人文化宮開展書畫培訓和服務活動的需求和想法,如何更好地提升為職工服務,設置廣大職工喜聞樂見的培訓項目及增加和職工粘性,真正讓文化宮“一座難求”,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作為在工會系統從事群眾文化培訓工作多年的人員,筆者就如何在傳承與創新中拓展書畫培訓市場,發表一點淺見。
二、省城文化市場包括書畫市場仍有開發與拓展空間
市場規模的大小,取決于社會需求的旺盛或低迷。新時代我國城市化進程在加快,省會城市包括太原進入了發展快車道,城區地域在擴展,城市人口在增長,同時隨著城市現代化程度的提升,廣大市民在物質生活水平達小康后,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水漲船高”,對書法美術等藝術形式的喜好和追求呈現上升趨勢。在太原工人文化宮即南宮周邊,曾經是觀察省城書畫市場的“晴雨表”,書畫創作、裝裱場所店鋪林立,每逢周末華北第一南宮古玩市場上擺滿了圖書、古玩及書畫攤點,是眾多省城乃至全國書畫愛好者的好去處。借此東風,文化宮在書畫培訓方面一直是常年不衰的主營業務,在職職工、職工子女及中老年人退休人員是培訓的主要生源。
從市場生源來分析,企事業在職職工學習書畫成為一種越來越熱的時尚,大家工作之余練字靜心、修身、素養氣質提升:職工子女尤其是小學階段,課業相對不重,從教育部小學階段書法進校園的文件規定與實施及2021年7月出臺的“雙減政策”,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隨著國家全面“三孩”政策的放開,寫好漢字的迫切性、重要性讓孩子學書畫成為剛需,市場的規模龐大:人到中年,工作穩定,家務負擔減輕,可自由支配的時間相對增加,尤其在已進入老齡社會化的今天,退休職工有相當多的空閑時間,不少人出于愛好、或者以文化休閑、文化養老的目的走進書畫,從而追求一種高品位的文化生活,老年學員無疑成為書畫培訓人眾的增長點。
從書畫培訓市場供需的另一端師資來說,省城太原擁有眾多學有所成、有較高文化素養的書法家、美術家及書畫教師,完全可以滿足教學人才的需要。只要組織和開發得當,書畫培訓市場前景可期。
三、文化宮書畫培訓既往的優秀傳統需要發揚傳承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省城太原除了文化館、美術院,太原市總工會非常重視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南宮、北宮、建宮以及大型企業,職工文化活動相當活躍,書畫培訓、交流及展覽一直走在前沿,積累了很多好的經驗和做法。
1.貼近時代,堅持先進文化的正確方向。每逢傳統節假日,舉辦主題創作與展覽活動,豐富與活躍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2.注重培育書畫人才。
四、尷尬的現狀:在夾縫中求生存
文化宮此次大規模改造后,在區位、場所等方面會擁有更好的優勢。雖說書畫培訓市場前景燦爛,但也存在諸多憂患。
1.內因分析。由于多種原因,文化宮在立足工會,真正發揮工會職能方面還有待加強。與外省市文化宮,大到北上廣、小到邯鄲、佳木斯相比,我們師資力量非常匱乏,由于歷史原因,書畫專業人員寥寥無幾,基本上依賴外聘教師授課,因而話語權降低,生源流失嚴重:而且體制內多方限制不靈活,缺乏自有教師的激勵處罰機制:教學設備老化、開設課程項目相對單調,各部門間單打獨斗,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培訓費用較高,免費公益課程較少:尤其經過疫情時代考驗,更加凸顯招生手段及授課方式單一,如此等等。
2.外部因素。省城許多機構已集中開設了針對50歲以上中老年消費人群的課程,以各級老年大學+社區大學為主,規模化、低廉價格吸引了大批適齡人員,蜂擁而至,一座難求;在校學生自“雙減”政策施行以來,在校時間增加,課余時間減少,下學較晚,大部分小學生在校已選擇學習藝術類相關課程:各級少年宮已有多年形成的市場,擁有師資及學費號召力。從適齡培訓年齡來看,文化宮上受老年大學壓制,下有少年宮及社會各大書畫培訓機構、工作室競爭,在夾縫中求生存。
五、由內而外創新提升、辦出工會特色,是拓展文化宮書畫培訓市場的必由之路
太原工人文化宮開辦書畫培訓多年來,一直走在傳承與創新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文化宮作為“職工的學校和樂園”,在區位、場所等方面擁有優勢。我們要立足太原市工會系統,面向社會,堅持公益性和市場化結合,傳統教學與現代創新方式結合,由內而外地改變提升。
1.教學環境氛圍營造書畫特色。教學區單獨樓層進行改造,設有前臺、休息室、圖書室、教室、洗手間等等。樓梯兩側布置為學員風采、歷年活動剪影:圖書角秉持共享理念,分享一本書,就可以共享一座圖書館:硬筆、軟筆、國畫教室布置各具課程特色。走廊兩側為學員作品。整層封閉,既方便管理,也顯得安全,休息廳、小圖書室可看可借閱,有教師及課程抽插式展示臺,給學員溫馨和人性化的環境。
2.課程設置安排精細化、多樣化、合理化。針對生源類別,可開設成人班和少兒班級兩大類別,每類涵蓋初、中、高級,篆隸楷行草五體,硬筆、寫意花鳥,山水,西方水彩、線描等多門課程。課程以季度、學期及年為單位設置,成人費用以初級引流低廉普及為主,穿插免費公益課程。教學入廠礦、進社區,為機關企業單位儲備培養書畫藝術人才。成人中高級以免費為主,生源需經各級工會層層選拔推薦,課程按學習、交流、比賽、游學、考級等設置,進一步加強同省市各書畫協會溝通,選拔優秀學員入會,真正為山西書畫界培養后備力量:少兒班費用在保證優質教學基礎上,參照社會同等師資班容量的70%左右,爭取聯合政府文化部門、各級書法家協會舉辦公益少兒書畫大賽,開展社區公益書法講座、家庭書法教育講座等。
3.培養專業穩定的師資團隊。逐漸培養文化宮自己的教師隊伍,對教師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把關,不斷規范其上課流程。外聘教師選拔均為既懂書畫,又懂教育的高素質人才。成人班以省城書畫界有教學經驗的中年名家教授,少兒班以90后、00后年輕教師為主。成人班教材用各大碑帖、與少兒教材統一系列研發與時俱進。進一步培養激勵體制內員工加入書畫協會、國內外參展、參加系列書畫培訓和教學培訓、交流活動等,從而汲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自信走上講臺,保證師資隊伍穩固,成長有空間,有文化建設感、歸屬感和榮譽感。
4.報名程序便捷,配備先進的教學管理設施設備。依托市總工會智慧工會系統,面向社會及企事業單位網上報名,收費方式靈活。“小麥助手”配合點名、授課、上傳作業等,減輕工作量,提高效率,課時以事實說話減少糾紛。擁有錄播、直播設備儀器和實物展臺等,方便教學和教學方式多元化。
5.升級培訓模式,線上線下相結合。傳統的線下培訓不可替代,學員走進課堂主要有愛好興趣和社交目的,提供滿意的線下服務更能滿足學員互動、交友,建立文化宮和學員之間的信任度,提升學習水平及提高復課率。
線下教學應用現代多媒體設備,進行圓桌教學及多媒體投影演示方式,開展移動課堂教學活動。組織學員赴博物院、美術館、公園等地觀摩欣賞名家書畫作品,現場講解,開拓學員眼界提高審美水平。同時建立班級線上學習延伸群,班主任及時錄發學習視頻,方便學員溫故知新,相互交流探討。
新冠疫情導致我們線下停課時間長達8個月之久,嚴重影響到教學的延續性。周邊線上直播、錄播風生水起,熱鬧非凡,對文化宮口碑及生源造成一定影響。今后應開展線下為主、線上為輔的教學模式,錄直播設備就位后,積極開展線上教學。各類別課程日常教學階段以月為單位開展,寒暑假期間定期舉行。老師學員見不見面一個樣,從而增加教學的延續性,方便學員互動學習。
6.服務學員和管理人性化。堅持免費及低收費相結合的各類別培訓,免費提供氈子、墨盒、墨汁、筆洗等學習工具。每班級配備助教老師跟蹤指導、作業點評,對特殊原因缺課者實行課時順延制。為展示學員的風采,助力成才,結合文化宮展廳優勢,免費為每屆學員舉辦優秀師生書畫展,進一步提高文化宮書畫培訓知名度和市場號召力。
文化宮是職工的學校和樂園,公辦品牌,擁有一定的社會號召力和影響力,職工信賴,社會期待。如何發揮文化宮陣地優勢,開拓書畫培訓產業新格局,創新書畫教育培訓品牌打開市場,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市總工會和文化宮的領導下,上下合力改進工作做出可觀的成績。
參考文獻:
[1]譚金麗.書法教育培訓機構現狀分析及應對策略[J].青少年書法,2018(04)
(作者單位:太原工人文化宮,太原市職工活動中心 山西太原030000)
【作者介紹:梁雪梅,女,太原工人文化宮員工.2006年聘為群文系列中級職稱,主要擅長群眾文化活動策劃、技能培訓和研究。]
(責編: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