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沈陽市老年人口逐年增多,老年人失能風險隨年齡增大不斷加重,受家庭養老思想影響,很多老人把居家養老作為養老最好的選擇,老年人對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擴大。因此,為了滿足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需要研究沈陽市居家養老服務問題。目前,沈陽市居家養老服務還存在生活服務中適老服務資源少、居家養老服務內容與服務對象需求不匹配等問題。對此,本研究對沈陽市居家養老服務提出相應對策建議。
關鍵詞:居家養老,服務質量,服務標準
2021年5月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國人口共14.1億人,其中60歲以上26402萬,占總人口的18.7%,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沈陽市的老齡化形勢也日趨嚴峻,高齡老人的數量不斷增大。根據沈陽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2019年沈陽全市總人口7563930人,其中60歲以上的人口1933970人。根據數據可知,60歲以上的人口總數約占沈陽人口總數的25%,相對于聯合國公布的老齡化標準,即60歲以上的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就算老齡社會,沈陽市早已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由于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大部分老年人仍選擇居家養老,因此居家養老服務質量問題受到更多關注。
本文基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從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對沈陽市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中出現的問題展開研究。對于老年人,其需求主要是:滿足衣、食、住、行方面的基本要求,具體來說一日三餐的營養均衡、居住環境的干凈整潔;有充分的保障,作為社會中弱勢群體,能受到所有人的尊重;也發揮余熱,對他人對社會做出貢獻。所以,本文依靠馬斯洛需求理論分析老年人居家養老的基本需求,通過明確需求找出存在的問題,基于需求可以更好地了解老年人居家養老的總體情況,針對這一現狀進行研究。
所謂居家養老,就是讓老人在“家”里居住,享受到養老服務,享受晚年生活的一種生活方式。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東北老齡人口數量呈急劇增加趨勢,沈陽市也逐漸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目前,沈陽市老年人口收入低于社會平均水平,而且低齡老人多,居家養老服務完全符合沈陽市的實際發展情況。從走訪得知,沈陽市居家養老服務內容主要是生活照顧、家政照料和生活娛樂,適老的資源不多。
為了有效的了解沈陽市居家養老的老人對居家養老服務的滿意度,采用了非結構性訪談的方式。在訪問的交流中主要對老人的生活照顧和家政服務來了解老人對服務人員的滿意度,通過生活娛樂和精神安慰來了解老人對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的專業程度評價。通過陸續走訪,了解老人對居家養老服務的完善,有哪些想法。通過走訪調查了解,從生活照顧和家政服務方面顯示,大多數的老人表示滿意,從生活娛樂和精神安慰的結果顯示,老人表示他們的滿意度不高,沒有享受的這方面服務,從整體的結果顯示,老人的生活娛樂和精神安慰的滿意程度最低。
1.生活服務中適老服務資源少
通過訪談發現,目前沈陽市居家養老服務的基礎設施是存在著一些問題的,但是社區還存在很多閑置空間。同時,社區管理能力以及協調各種資源能力有所欠缺,不能制定完備的管理規則以及服務標準。其次,身體健康的老人是希望有豐富老年生活的,也想更好的融入集體,這需要有一定的設施、場所,這需要服務機構整合各種資源建設滿足老年人需求的活動場所。另外,服務機構提供的服務項目以及基礎設施缺少穩定性以及協調性,出現有些機構提供項目設施短缺,個別機構出現浪費的情況。
2.居家養老服務的內容與服務對象的需求不匹配
走訪的老人大多數只提到家政服務和日常送餐。面對一些突發情況,例如深夜急診,這時子女很多在外地不能馬上趕回或在公司加班等,因為距離原因,很少能趕回照顧老人。而居家養老服務的生活照顧只局限在白天;另外在工作人員上門服務時,大多只是打掃房間衛生和清理衣物,并沒有服務老人自身。老人因為年老,可能需要一些助浴、簡單的洗發或是理發、或是最簡單的剪指甲等,這些個人衛生清潔工作可能是老人更重要的需求。
1.居家養老投入資金較少
2020年沈陽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設施扶持資金管理辦法的補充規定在同一地址建設并運營的養老服務設施僅按其設施類型,對應申領一種建設補貼。而經過走訪發現,沈陽市很多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得到資金補貼不足以滿足龐大的居養服務需要,有些機構甚至很長時間沒有更新基礎設施以及提供優質服務。造成這種局面的最大原因是——資金短缺。社區居養服務的資金主要來源是沈陽市政府,社會和機構自身籌備為輔,但是從社會和機構籌集的資金優先,而沈陽市政府資金有限,也沒有建立相關資金扶持體系,例如沈陽市居家養老服務的資金購置設備補貼中單項補貼不超過10萬元,數額較少,這導致居養服務難以整合資源得到更好的發展。
2.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缺乏專業培訓
清潔、心理輔導等服務是都需要服務人員有較高的專業水平,才能為老年人提供服務的,只有在專業服務情況下,才可以使老年人在接受服務后的保持個人衛生清潔、康復鍛煉有效果、日常疾病有效控制。根據走訪和調查,沈陽市養老服務行業既缺少理論研究人才,也缺少經驗豐富的管理人才,從事養老服務隊伍的服務能力還不能完全適應老人的發展需求。據統計,沈陽市目前從事養老服務的工作人員基本是農民、進城務工的中年婦女或是下崗人員。這部分工作者大多數沒有文化,缺乏養老服務的相關知識,上崗前也沒有接受專業化的培訓和學習任務,所以服務能力差。
3.居家服務企業服務資質不足
沈陽市已經出臺了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規劃文件,真正實施卻需要很久,而且沈陽對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上門服務沒有明確規定、服務具體內容也是服務機構自我定義的。生活困難的老人,獨自居住的老人、腿腳不便的老人或者是自理能力較差的老人都是居家養老服務的主要對象,但不同的老年人根據自身身體不同和內心需求不同,對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也是不同,但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能力水平有限,很難做到根據每個人不同情況提供多樣化的服務。服務機構因其無法提供標準化的服務,只能提供簡單的、傳統的服務項目。
1.政府和社會組織共同投入資金
福利多元主義理論倡導的是希望其他多元力量共同服務,只有多方匯聚,才會有更多資金投入。針對這類問題最好的方式是,政府提供財政補貼或財政撥款,用實際行動來支持居家養老服務事業,保障居家養老服務產業平穩的發展。其一,政府可以保持現有的資金投入,監督這筆資金有效的使用,完善居家養老服務的設施建設;其二,政府完善整體的居家養老體系鏈條,把養老服務機構、醫院、保險等形成一個整體,利于居家養老服務的運行;其三,政府大力倡導和弘揚居家養老,在社會成立各種慈善機構和志愿者團隊幫助居家養老工作者工作。
2.專業人員的引入和培訓
通過走訪得知,沈陽市居家養老服務存在缺少護理人員專業人員的情況,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的不足,影響了居家養老服務的質量水平。因此,要提高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人員本身的技術水平,對其進行專業化教育培訓,提高職業技能,培養出能力強的全科醫生;而且要引入新的專業工作者。這需要政府和教育機構的協調配合,在大學完善學科體系、培養更多的優秀人員,在社會設立專門的培訓機構,對機構服務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化的技能培訓和教育培訓。還可以定期在社會上,開展一系列免費技能培訓、公益型的專業技能講座等方式,將沈陽市的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者的專業技能水平整體提高。
3.提高養老服務資質水平
政府應該發揮主導作用,全力幫助養老服務機構完善服務項目,并號召社會各界的力量共同參與,不斷完善居家養老服務的項目設施。如果機構的工作人員有限,可以和大學或社會公益機構開展合作,征集大學生或社會工作志愿者,號召其主動了解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情況,深入了解老年人的內心波動情況,使老年人在內心深處感覺自己是受關愛的。其次,科學地建設設施項目,增加一系列的休閑娛樂場所、室內戶外運動場所,豐富老人的日常生活。
本文從研究居家養老服務質量水平入手,了解到沈陽市居家養老服務存在生活服務中適老服務資源少、項目與需求不匹配等問題,對問題分析后,認為是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缺乏專業培訓、投入資金相對短缺、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服務資質不一導致的。為了沈陽市老人能有更好的生活質量,居家養老服務要更應該改善自身問題,提高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永梅,李雅楠,肖穎.居家養老服務對城鄉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影響--基于三期CLASS數據的效應評估[J].人口研究,2020.(06)44:49-62
[2]王鍇.居家養老服務質量:概念辨析;評估進路與政策因應[J].社會政策研究,2020,(03):89-102
[3]曾靜.中日居家養老服務質量評估的比較及啟示[J].社會福利(理論版),2020.(05)22-27
(作者簡介:曹越月,單位:沈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 遼寧沈陽110034;學歷: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保障)
(責任編輯:李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