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冕
摘要: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是管理好學生,學校也非常重視這一塊,因為輔導員在學生管理中起到很主要的作用。他們不僅對學生的學習負責,還要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尤其是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引領高校學生思想道德快速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阻礙,闡述了輔導員對學生管理工作的意義,并對學生管理工作提出優化策略,不僅穩定了高校秩序,還能提高教學工作的水平。
關鍵詞:輔導員,管理工作,策略
1.輔導員對學生人文關懷欠缺
輔導員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制度化管理較嚴重,但對學生人文關懷不夠,達不到提高學生管理的目的。在通常情況下,輔導員還是按照學校管理制度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比如說在開展校園活動時,輔導員還是以學生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為主,學生在接受管理的同時,輔導員忽視了學生的需求,在人文關懷學生方面有所欠缺。學生從行為表現上接受了輔導員的管理,但主動性不夠積極,并且參與校園活動興趣不高,所以給輔導員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
2.輔導員對學生思想管理不夠
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現在的學生追求的是個性,接受不了他人強加的觀點和想法,渴望在追求平等的同時得到尊重和理解。有一些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不強,沒有明確的人生規劃和目標?,F在的學生都是手機不離手,接受信息的渠道很多,很容易接觸到新鮮事物,所以從思想上都很趕潮流,在精神文化需求上要求多樣化,再加上他們的獨特個性,這對輔導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3.高校對學生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校主要是以管理部門和機構對學生進行監督和管理,每個部門相互合作,共同管理。在這個信息時代,高校在管理體系中有不足之處,不能更好地為教師和學生服務;輔導員在管理工作中任務很重,在學生制度中沒有及時的更新管理服務。因此,學生們通常不知道如何應對管理,很難理解和記住學校的規章制度,甚至感到厭煩。學生應該從根本上服從管理,積極遵守校規,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我們通常說如果沒有制度怎么來談論管理,高校的規章制度不僅體現了教育理念,同時也約束了學生的行為。但在實施過程中,必須考慮到學生對規章制度的接受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學生愿意接受和遵守制度,這樣輔導員在管理工作中才能發揮良好的作用,如果管理機制不完善,就滿足不了學生管理的需要,那么會影響輔導員工作。
4.大學生心理素質低下
部分大學生心理素質較低的原因之一是在高中里面基本上以學習成績為主,這會導致學生在上大學以后,還是遵循以前的學習模式,在學習過程中過于看重自己的成績,而忽視自己心理素質的培養。在大學里面學生不僅要面對學習的壓力,還要學會處理好人際交往關系等問題。在處理人際交往關系中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再有以前的心理素質比較差,如果長期處于負面情緒的壓力狀態下,會對學生的心理和身體造成很大的影響。
1.輔導員的工作管理理念
作為新時代的高校輔導員,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和思想,以互信的態度搭建師生溝通平臺,以和諧平等的思想引導學生發展。在學生管理過程中,輔導員應盡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盡量參與學生的實踐活動,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這樣可以有效地增進師生之間的友誼,方便管理工作的開展。
2.高校管理方式多樣化
高校輔導員管理模式應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學生的思想在進步,輔導員一定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在管理模式上應多元化、靈活化,給予學生適當的自由和充分的發展空間。輔導員應一視同仁地對待學生,及時與學生溝通,關注學生狀態,激勵和支持他們參與學校和社團的活動。
3.輔導員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疏導
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對學生全面發展有積極影響,在提高他們心理素質的同時,輔導員還應該幫助他們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因此,輔導員要經常與學生們進行溝通,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心理狀況,在關心學生心理狀況的同時,發現問題后進行合理科學地疏導,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心態,順利完成學業。
4.引導學生正確選擇發展方向
由于現在社會的開放和自由,為各個行業提供了發展機會,每個領域會傳播不同的思想方式,增加了學生接觸不良思想的機會。學生進入大學后,學校和家長會減少對他們的約束,一些自控力差的學生可能會忽視學業。所以,輔導員需要給予學生全面高效的管理,幫助學生辨別是非,選擇合適自己的發展方向。
1.增強社團建設,轉變管理理念
高校要把學生教育好、管理好,慢慢祛除他們對家庭和學校的依賴性,使他們成為自立、自信、自強的有為青年。引導學生管理好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提高自己的思想素養和責任感。在促進高校社團建設時,加強社團管理,進一步加強對學生干部和學生骨干的培養,因為他們在學生管理工作中也能發揮一定的作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團管理工作,讓學生明白自己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這樣才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自律意識,也增強了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2.輔導員和學生建立良好關系
輔導員的工作很繁瑣,工作量也大,作為一名輔導員,不僅需要管理好學生,還要解決學生的問題,肩負著管理工作的責任。輔導員的工作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不僅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還要經常與學生交談,讓學生意識到輔導員是可以交朋友的。為了更好地開展管理工作,輔導員對待學生時不應該有偏見心理,作為輔導員應該從學生的道德品質中了解他們,以朋友身份走進他們的心中,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3.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上網觀念
高校輔導員應該對學生進行網絡教育,以簡單的方式讓學生充分了解網絡雖然能娛樂休閑,但不能沉迷其中,學生還是以學業為主。輔導員應告訴學生,網絡的一些休閑活動以滿足身心健康發展為目的,但不應讓網絡影響自身的身心健康。具體的教育方式可以通過教學方式講解,告知他們網絡上不良信息帶來的危害,以舉例說明引導學生正確上網,如何辨別真假信息,為他們走入社會做鋪墊。
4.輔導員加強與學生交流
輔導員應該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多一點了解,為順利開展工作做好準備,輔導員和學生最直接的交流方式是通過網絡,比如說微信、QQ等,或者面對面溝通,最終目的是多了解學生的近況,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促進學生更進一步發展。輔導員通過對學生的關心和了解,減少師生之間的隔閡,最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5.高校應構建詳細管理體系
高校輔導員對學生進行管理必須以嚴格的規章制度和標準為基礎,輔導員應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通過規章制度和考核標準對學生進行約束和管理,對學生進行相關考核評價。高校管理評價體系詳細的制定,運用科學、實用的管理方法,并有效實施,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提高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從而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還有就是輔導員和教師一起,將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與現代管理方法結合,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他們自覺地參與課堂學習,熟悉專業技能,牢記理論知識,從而實現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學生管理工作不僅促進了學生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和進步,而且實現了現代教育管理體系的構建。
6.輔導員管理工作以人為本
高校輔導員在管理中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要從學生的實際身心狀況和發展成長需要出發,以滿足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需要為準點,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目標,科學制定各項管理措施和策略,保證制定的管理措施能夠達到管理效果的目的,使學生順利完成專業知識及學習任務,確保大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為后續就業和工作奠定基礎。
為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標,通過優化學生管理工作的方式,輔導員在管理好學生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社會輸送新時代優秀人才。 PR
參考文獻
[1]季藝.當下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07):46+49.
[2]張皓.淺談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中創新方法的應用效果[J].教育現代化,2018,5(42):247-248.
[3]陳鵬悅.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方法探微[J].科技資訊,2016,14(01):133-134.
[4]郭亮.大數據背景下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策略探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2(03):149-152.
[5]劉姣.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方法探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2):262.
[6]李愛芹.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分析[J].現代交際,2019(15):138+137.
(作者單位:太原理工大學 山西太原 030024)
(責任編輯:姜秀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