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歲正月五日,天氣澄和,風物閑美。與二三鄰曲,同游斜川。臨長流,望曾城,魴鯉躍鱗于將夕,水鷗乘和以翻飛。彼南阜者,名實舊矣,不復乃為嗟嘆。若夫曾城,傍無依接,獨秀中皋。遙想靈山,有愛嘉名。欣對不足,率爾賦詩。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紀鄉里,以記其時日。
——[東晉]陶淵明《游斜川詩序》
文字,山水也;評文,游人也。夫文字之佳者,猶山水之得風而鳴,得雨而潤,得云而鮮,得游人閑懶之意而活者也。游人有一種閑懶之意,則評文之一訣也。天公業案,惟胡亂評文字為最,何也?山水遇得意之人固妙,遇失意之人亦妙;緣其人閑懶之意而山水活者,亦不必因其人憔悴之意而山水即死;總于山水無損也。借他人唾余,裝自己咳笑,而妄以咳笑呼山水,山水不大厭苦之乎?
——[明]陳仁錫《昭華管序》
村居遇雨,來往絕人。自晨昏侍食之外,雖妻子罕見。居植修竹,間有鳥鳴,女墻低檻,疑近山岫。晝則讎校史書,夜則屈伸一榻,謝絕肥甘,疏遠苦醴。胸中無思,或會古今得失,一頓足而已。如此數日,天亦將晴,人亦將至,我亦將出。不可以不記也。因就燈書之。
——[明]宋懋澄《與范大》
諸友靜坐寂然無嘩,良久,有將欲為問難者,羅子乃止令復坐,徐徐語之曰,諸子當此靜默之境,能澄慮反求,如平時燥動,今覺凝定;平時昏昧,今覺虛朗;平時怠斂,今覺整肅;使此心良知炯炯光澈,則人人坐間,各各抱一明鏡在于懷中,卻請諸生將自己頭面對鏡觀照,若心事端莊,則如冠裳濟楚,意態自然精明,若念頭不免塵俗,則蓬頭垢面,不待旁觀者恥笑而自心惶恐,又何能頃刻安耶?
——[明]羅汝芳《旴江羅近溪先生全集》
有貴人游僧舍,酒酣,誦唐人詩云: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僧聞而笑之。貴人問僧何笑,僧曰:尊官得半日閑,老僧卻忙了三日。
——[明]馮夢龍《古今譚概·半日閑》
燕市帶面衣,騎黃馬,風起飛塵滿衢陌。歸來下馬,兩鼻孔黑如煙突。人馬屎和沙土,雨過淖濘沒鞍膝。百姓競策蹇驢,與官人肩相摩。大官傳呼來,則疾竄避委巷不及,狂奔盡氣,汗流至踵,此中況味如此。遙想江村夕陽,漁舟投浦,返照入林,沙明如雪,花下曬網罟。酒家白板青簾,掩映垂柳,老翁挈魚提甕出柴門。此時偕三五良朋,散步沙上,絕勝長安騎馬沖泥也。
——[明]屠隆《在京與友人》
晴涼,天籟又作。此山不聞風聲日蓋少,泉聲則雨霽便止,不易得,晝間蟬聲松聲,遠林際畫眉聲,朝暮則老僧梵唄聲和吾書聲,比來靜夜風止,則惟聞蟋蟀聲耳。
——[清]舒夢蘭《游山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