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星 劉鵬霖 張啟鑫 田佳欣
黔東南州農業科學院,貴州 凱里 556000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稻米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加快了優質水稻產業的形成和發展[1-2]。優質稻米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簡稱黔東南州)農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生產優質稻米是實現農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徑。但黔東南州栽培的水稻品種較為單一,市場競爭力不高,產業鏈不夠完善,制約了當地優質稻米產業的發展[3-4]。優質稻米的產量和品質是其進入市場的重要指標,除受品種本身特性影響之外,還受到栽培方式、土壤環境、氣候條件、病蟲草害等因素的影響[5-8]。為滿足市場對優質稻米的需求,讓黔東南州優質稻米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筆者在黔東南州凱里市開展優質水稻品種引種篩選試驗,以期篩選出高產、食味佳、適合黔東南州種植的優質水稻品種,助力當地優質稻米產業發展。
試驗地點為黔東南州凱里市大風洞鎮都蓬村(東經107°46′37″,北緯26°46′9″),海拔約890 m。該村氣候條件極具代表性,年均氣溫14.6 ℃,年降水量1 230 mm,無霜期239 d[9]。試驗地為冬閑田,肥力中等。
此試驗以貴州省黔東南州農業科學院選育的凱香1 號為對照(CK)(該品種為黔東南州近年來的主栽高產優質稻米品種),從云南、廣西、湖南、四川、湖北等?。ㄗ灾螀^)引進19 個優質水稻品種。這19 個優質水稻品種分別為黔香優1701、楨香1 號、花優7021、都蓬久久香、華夏香絲、凱香2 號、黔優1130、野香優海絲、川康優727、野香優莉絲、農香42、泰優553、野香優美禾、野香優油絲、華浙優261、筑香19、野香優明月絲苗、玉針香及宜優1611。
試驗于2021年進行,采用小區對比試驗,每個品種為一個小區,小區面積為133.3 m2。栽培方式采用兩段育秧法,多苗移栽;采取固定株距、寬窄行栽插,株距為20 cm,窄行距為20 cm,寬行距為50 cm,每667 m2栽插10 000 穴。以凱香1 號作為對照(CK),各處理之間不再單獨設置走道,四周設置保護行。
1.4.1 秧田期
2021 年4 月23 日浸種催芽,5 月3 日寄插;秧田二犁二耙,按寬1.5 m 開廂,每667 m2施有機肥120 kg 作底肥;每667 m2用20%吡蟲啉20 g+40%稻瘟靈可濕性粉劑75 g兌水后噴霧以防治水稻害蟲和苗瘟。
1.4.2 本田期
大田采用機耕或牛耕兩犁兩耙整地,每667 m2施用有機肥120 kg;5 月24 日移栽,插秧后至分蘗期保證水分供應充足,促進秧苗生長;7 月5 日根據植株長勢適時曬田,控制無效分蘗;7月9日噴施蘇云金桿菌、金龜子綠僵菌和噻呋嘧菌酯,防治病蟲害。
調查記錄每個水稻品種的發育進程(播種期、移栽期、始穗期、齊穗期、收獲期)和全生育期;根據各參試品種成熟快慢收獲,然后晾干考種,測定每穴有效穗數、穗粒數、穗實粒數、結實率、穗長、千粒質量及稻谷產量。用礱谷機加工稻谷得到糙米,并用精米機磨成精米計算出米率;利用食味分析儀對20 個水稻品種的食味值進行測定[3]。
采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與分析。
各參試水稻品種發育進程與全生育期如表1 所示,不同水稻品種的始穗期、齊穗期、收獲期和全生育期差異較大。各參試品種在7 月3 日至8 月26 日齊穗,全生育期為119~156 d。其中,都蓬久久香的全生育期最短(119 d),比凱香1 號(CK)短21 d;泰優553的全生育期最長(156 d),比凱香1號(CK)長16 d;花優7021、華夏香絲和川康優727 的全生育期均為153 d,比凱香1 號(CK)長13 d;黔香優1701、黔優1130、野香優海絲、華浙優261 和宜優1611 的全生育期比凱香1 號(CK)長6~7 d;其余參試水稻品種的全生育期均與凱香1 號(CK)相同(140 d)。
表1 各水稻品種發育時期與生育期
由表2 可知,各參試水稻品種的穗長為18.6~27.2 cm,除華夏香絲與凱香1 號(CK)穗長最長(27.2 cm)以外,其余參試水稻品種的穗長均短于凱香1 號(CK),其中玉針香穗長最短(18.6 cm)。
表2 各參試水稻品種的主要農藝性狀
各參試水稻品種的每穴有效穗數為12.0~22.8穗,野香優油絲每穴有效穗數最多(22.8 穗),黔香優1701 每穴有效穗數最少(12.0 穗),凱香1 號(CK)每穴有效穗數為13.1穗。除黔香優1701、楨香1號、都蓬久久香、野香優海絲和筑香19 的每穴有效穗數少于凱香1 號(CK)之外,其余參試水稻品種的每穴有效穗數均多于凱香1號(CK)。
各參試水稻品種的穗粒數為1115.8~203.0 粒,穗實粒數為93.9~174.6 粒。凱香1 號(CK)的穗粒數和穗實粒數最多,分別為203.0 粒、174.6 粒;玉針香的穗粒數和穗實粒數最少,分別為115.8 粒、93.9 粒。野香優美禾、華浙優261 和宜優1611 的穗粒數和穗實粒數與凱香1 號(CK)無明顯差異,其余參試水稻品種的穗粒數和穗實粒數與凱香1號(CK)存在明顯差異。
各參試水稻品種的結實率為76.0%~88.2%,黔優1130 的結實率最高(88.2%),泰優553 的結實率最低(76.0%),凱香1 號(CK)的結實率為86.0%。黔優1130 和川康優727 的結實率高于凱香1 號(CK),華浙優261 和宜優1611 的結實率與凱香1 號(CK)相同,其余參試水稻品種的結實率均低于凱香1 號(CK),其中花優7021、野香優海絲、泰優553 和筑香19 的結實率不足80.0%。
各參試水稻品種的千粒質量為21.10~28.00 g,玉針香的千粒質量最大(28.00 g),野香優莉絲的千粒質量最小(21.10 g),凱香1號(CK)的千粒質量為27.50 g?;▋?021和玉針香的千粒質量均高于凱香1號(CK),其余參試水稻品種的千粒質量均低于凱香1號(CK)。
由表3 可知,各參試水稻品種每667 m2稻谷產量為329.9~707.5 kg,凱香1 號(CK)每667 m2稻谷產量為609.7 kg。野香優油絲每667 m2稻谷產量最高(707.5 kg),較凱香1號(CK)增產16.0%;泰優553、華浙優261和宜優1611 每667 m2稻谷產量均高于凱香1 號(CK),較凱香1號(CK)分別增產3.3%、8.3%、9.1%;野香優美禾每667 m2稻谷產量與凱香1號(CK)相同;其余參試水稻品種每667 m2稻谷產量均低于凱香1號(CK)。
表3 各參試水稻品種的產量和食味品質
由表3 可知,各參試水稻品種出米率為61%~73%,計算獲得每667 m2稻米產量為229.8~452.8 kg,野香優油絲每667 m2稻米產量最高(452.8 kg),都蓬久久香每667 m2稻米產量最低(229.8 kg),凱香1 號(CK)每667 m2稻米產量為390.2 kg。泰優553、野香優美禾、野香優油絲、華浙優261和宜優1611每667 m2稻米產量均高于凱香1 號(CK),其余參試水稻品種每667 m2稻米產量均低于凱香1號(CK)。
由表3可知,黔香優1701、楨香1號、花優7021和筑香19的食味值均低于80.0分,食味品質較差。其中,黔香優1701食味值最低,為78.0分;其余參試水稻品種與凱香1號(CK)的食味值均在80.0分及以上,食味品質較佳。泰優553和華浙優261食味值最高,均為82.5分。
種植和銷售優質稻米可有效帶動黔東南州經濟發展。然而,目前黔東南州種植的優質水稻品種較為單一,市場競爭力弱。為了篩選適合該地區種植的優質水稻品種,助力黔東南州優質稻米產業發展,筆者以凱香1 號為對照,引進19 個水稻品種開展比較試驗。試驗結果表明,都蓬久久香生育期最短、成熟較早、產量較低,但食味品質較佳;泰優553 灌漿速度慢,生育期偏長,結實率較低,但產量較高,食味品質較佳;野香優美禾、野香優油絲、華浙優261 和宜優1611 生育期適中,每穴有效穗數較多,彌補了每穗實粒數的不足,使其產量正常甚至達到高產,且具有較佳的食味品質,其中野香優油絲每穴有效穗數最多,產量最高;其余水稻品種盡管具有較佳的食味品質,但因生育期偏長、穗實粒數偏少、結實率偏低等致使產量下降幅度較大,綜合表現不佳。
綜合試驗結果,泰優553、野香優美禾、野香優油絲、華浙優261和宜優1611產量高且食味品質較佳,可作為黔東南州優質稻米產業發展的主要品種進行推廣,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