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蘇鐵
2023年2月,來自中國成都的攝影師蘇鐵再度踏上冰島——自開始拍攝極光,他已經多次來到這里。他在寂靜的深夜中,用相機對準天空,拍攝下一張又一張絢爛的極光照片。在攝影圈內,蘇鐵拍攝的極光照片最為有名,廣袤的天空中極光變幻的身姿被他定格在照片中,向觀者展示著它極致的魅力。這也正是蘇鐵拍攝極光的本心:“透過我的照片,如果大家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瞬間,那是再好不過了。”
蘇鐵是一名職業攝影師,因此經常會到世界各地進行拍攝。拍極光是他旅行和攝影的一部分,也是令他最為癡迷的那部分。“第一次拍是出于好奇,在親眼見到極光之后就被它迷住了。極光不像一些我們平時看到的星空、風景,有一個大概的、已知的狀態。極光的迷人之處在于它的未知性,它的顏色、它的狀態、它的形狀、它的方向等都是不可復制的,按下快門定格它的身影后,再次按下快門就是完全不同的樣子,我特別喜歡這樣一直在變化的東西,所以在接觸極光后,我持續不斷地拍攝極光。”
與極光的初次相遇并非“早有預謀”。2016年的春節假期前,蘇鐵正研究在俄羅斯的旅拍路線。原本考慮去貝加爾湖或圣彼得堡,但在搜集資料時,他發現俄羅斯有一片北極圈內的地區——摩爾曼斯克。極光在北極圈內晴朗的夜晚都有機會觀賞到,于是蘇鐵便把摩爾曼斯克加入了旅拍路線中,沒想到,就此和極光結緣。
按照計劃,蘇鐵進行了一個月左右的旅行,并在摩爾曼斯克停留了一周左右。摩爾曼斯克在深入北極圈內三百多公里的地方,是個地地道道的北極港城。其港口的海水終年不結冰,因此也被稱為“不凍港”。為了拍攝極光,蘇鐵先來到當地一個偏僻的小鎮,然后在極寒中坐雪地摩托車,在森林里行駛了很長一段路。到了車輛無法進入的地帶后,他又在雪地的冰面上徒步前進,最終才到了極光最佳觀測點。

蘇鐵在俄羅斯拍攝到的極光幔
這個極光觀測點位于一片無人區的森林里,那里有一處供旅行者們休息的小木屋,蘇鐵在那里住了三四天,等待合適的時機和天氣拍攝極光。
他抵達時屋里還有其他來自世界各地聚集在此拍攝極光的人。“當時的我不知道極光是什么概念,也不知道極光是什么樣子,于是我就和屋里人產生了以下對話:‘你們看到極光了嗎?’‘看到了。’‘什么時候看到的?’‘昨天晚上。’‘今天能不能看到?’‘看今晚的運氣。’”
好在當晚蘇鐵的運氣爆棚。入夜后極光掛上了天幕,蘇鐵激動地記錄下了他與極光第一次親密接觸。到了第二天,木屋又來了看極光的新人,是幾個中國姑娘。有趣的是她們看到蘇鐵之后問了跟他前一晚一模一樣的問題:“你們看到極光了嗎?”“看到了。”“什么時候看到的?”“昨天晚上。”“今天能不能看到?”聽到最后一個問題,蘇鐵忍不住笑了起來,把前一天晚上他得到的答案傳了下去:“看今晚的運氣。”
從結果來看,蘇鐵傳下去的不光是這句答案,還有看極光的好運。這天晚上,極光再度降臨了。蘇鐵回憶說,那幾個姑娘又蹦跳又尖叫,比前一晚的他還要興奮。

蘇鐵在俄羅斯洛沃澤羅極光基地拍攝到的極光
在摩爾曼斯克的旅程徹底激發了蘇鐵對極光的興趣,自此他開啟了自己的追光拍攝路。每年一到極光季,挪威、冰島、俄羅斯等地都留下過他的足跡,也在他的鏡頭里留下了各種形狀、各種地形環境下的極光。弧狀極光、帶狀極光、幕狀極光、放射狀極光這四種基礎形態的極光他都拍攝到過;另外,俄羅斯的荒野、挪威的峽灣和冰島的湖泊都是他極光照片中最常出現的重要構成。正因如此,他也成了拍攝極光最多的中國攝影師之一。
遺憾的是,他還未能在國內拍到極光。比如這次新疆和黑龍江漠河的極光爆發,他就因在國外出差沒有拍到,“要不是太陽活動劇烈,想在國內拍極光是非常偶然的事件,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可能才有一次”。
蘇鐵表示,他最常去俄羅斯和冰島拍攝極光。俄羅斯的拍攝點是森林或是海港,附近是大片的荒原與曠野。而冰島拍攝出來的感覺截然不同,因整個國家都在極光帶上,且地面上的風光元素很豐富,所以拍出來的極光題材照片也會很多樣。“我拍極光并不是單純拍極光本身,而是把自然元素與極光結合在一起,地面的元素和畫面整體的融合是我尤為看重的部分。冰島有火山、海岸線、各種各樣的峽灣、高高低低的雪山和形形色色的湖泊與瀑布,所以我特別喜歡去冰島拍攝極光。”

冰島豐富的地面元素是蘇鐵極光拍攝的“好伙伴”
挪威也是蘇鐵常去拍攝極光的國家之一,“因為那兒有很多的峽灣”。
數萬年前,巨大的冰川切割海岸邊的大地,形成一道道槽谷,而當冰川消融后,海水倒灌進槽谷,便形成了峽灣。它們在海平面上陡然矗立,峭壁極為險峻,蘇鐵喜歡這種極具特色的地貌,“我每年都會在北極圈內的峽灣徒步露營和拍攝,我猜這樣鐘情于峽灣的攝影師,全國應該只有我一個”。

蘇鐵在挪威拍攝到的NASA人工極光試驗
蘇鐵拍攝了很多以峽灣為背景的極光主題照片,而堪稱奇遇的一次發生在2019年的4月。當時蘇鐵和妻子兩人在挪威北極圈內的一個山頂上露營。入夜后,正當他準備拍攝極光時,天上突然出現了藍色的光團。它們有規律地散布在天空上,緩緩移動,而后擴散成狼爪狀藍色極光。
難道是外星人?莫非是三體人來了?雖然大腦還沒回過神,但蘇鐵的手已經先動了起來,出于職業攝影師的本能,他第一時間把天空中的奇觀拍了下來。把照片發到國內的攝影群里后,其他人也紛紛驚呆了,表示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況,并開始熱烈探討是不是UFO、外星人、傳送門,甚至各個科幻小說的概念都猜了一遍。
后來蘇鐵才得知,他拍到的是NASA進行的人造極光實驗。原來NASA在挪威安島的太空中心發射了兩枚火箭,火箭飛到電離層后,扔下的混合金屬物就產生了如此絢麗的天空奇景。蘇鐵拍攝的這張照片后被NASA放到其官網首頁,作為他們這次人造極光實驗的新聞用圖。后來,世界各地有三四十本科普雜志,包括《中國國家地理》《中國國家天文》等都使用了這張照片作為雜志封面。“作為攝影師,偶然之間拍攝到了人類對未知探索的過程,這令人覺得十分奇妙。”他感慨道。
作為一名風光攝影師,蘇鐵也會在野外遇到危險。在拍攝旅途中,他遇到過每秒四五十米風速的狂風把帳篷整個吹進水里面,也遇到過攀冰時滑墜,險些沒命的危急情況。
但在他看來,這并不值得著重強調,“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遇險就是工作中的一部分。我覺得刻意挑戰險境或是挑戰自然是沒有意義的,只要正常地面對,放平心態直面即將發生的事情就可以了”。

冰島的風光與極光結合在一起給人帶來美的震撼

冰島南部的塞利亞蘭瀑布與極光構成絕妙的景象
在蘇鐵看來,星空也好,風光也好,極光也好,都是攝影的元素,是他鏡頭中的一部分。“并不是說極光比星空漂亮,星空比日出漂亮。這些美并不存在高低之分,它們都是世界展現出其美麗的一部分,所以我想去發現這些世界的美麗面貌。”
蘇鐵認為,極光最美的時候就是親自用眼睛注視它,看它在你面前跳舞的時候。無論是靜態還是動態的影像,永遠不可能還原出那份親眼看到時的感動。“你并不知道極光下一秒會在哪個方向,以什么顏色或形狀出現。在你的期待中,它會用更美麗的姿態為你帶來驚喜。充滿未知性,超出你想象的變化,會讓人非常興奮,那種感受是任何照片都反映不出來的。”
極光還為他帶來了精神上的領悟。“在無數次拍攝極光的過程中,夜晚,當你面對星空,面對極光,都會令我產生與自我對話的感覺。在面對絢爛的極光時,我更能明白我喜歡的是什么,我想要的是什么東西,此時此刻的我又是誰。在這種極致的景色的面前,我會感悟到很多所謂的‘追求’是沒有必要的。”
多年拍攝極光,讓蘇鐵在微博上吸引了幾十萬的粉絲,許多人通過他的照片感受到了極光的魅力。“如果有人因為我的照片,然后喜歡上了天文,或者是喜歡上了星空或者極光,我肯定是很高興的。但我更希望通過我的照片,讓大家對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產生熱愛。如果看了我的照片之后,能從我的照片里面感受到我對世界的這份熱愛和執著,如果能夠因為這份熱愛產生共鳴,讓大家都更熱愛這個世界的話,這是我最高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