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王偉(1986- ),男,漢族,遼寧鞍山人,本科,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研究方向:消防監督管理。
摘要:
在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規劃復雜、人口密度大等因素使得消防部門面臨更為嚴峻的管理難題。為應對這一挑戰,必須建立符合現實需求的標準化管理體系,同時采用創新性思路和技術手段,以提升消防監督管理水平。本文首先強調了消防監督標準化建設的迫切性,隨后針對現實工作需求總結了建設的主要內容,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實施管理辦法和技術措施。通過對消防管理現實需求的深入分析,本文旨在為我國消防安全監管領域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借鑒,以促進火災防控體系更加科學、高效運作,有效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關鍵詞:城鎮化;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措施
近年來,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建設項目增多,消防安全問題變得尤為突出。在此背景下,如何通過消防監督檢查有效消除安全隱患成為消防部門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新型城鎮化建設不僅使得消防監督工作面臨更大難度和強度,同時也對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因此,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在這一背景下顯得尤為關鍵。作為社會治理、案例處理以及社會穩定的基石,通過完善標準化管理措施,不僅有助于優化消防監督機制,更能提升整體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為城鎮化建設提供堅實保障。
一、城市化進程中的消防安全問題
(一)城市規模擴大的影響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規模的擴大帶來了一系列消防安全問題。一方面,在人口密集區域,火災風險顯著升高。人口集中居住導致建筑物使用頻繁,電氣設備密集,一旦火災發生,蔓延速度較快,造成的損害程度更為嚴重。此外,人員疏散困難,容易引發踩踏等次生災害,加大了應急救援難度[1]。另一方面,由于城市擴張速度較快,一些建筑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存在質量問題,包括建筑材料的選用、結構強度等,直接影響火災發生后建筑的抗災能力。同時,城市規模的迅速增大也使得消防車通道規劃不足,可能存在缺乏合理的逃生通道、消防車無法順利抵達等問題,進一步削弱了應對火災的能力。
(二)城市建設速度與質量的矛盾
在城市迅速建設過程中,為滿足需求,施工速度常常成為首要考慮因素。然而,這一追求速度的傾向卻往往忽略了消防安全方面的隱患。一方面,施工過程中的消防隱患是城市建設速度與質量矛盾的顯著表現。由于時間緊迫,一些施工單位可能忽視消防設備的安裝與調試以及施工現場的消防措施。這種情況下,一旦發生火災,由于缺乏有效的消防設備和應急措施,火勢可能迅速蔓延,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另一方面,城市建設中建筑材料的選擇與消防性能也存在一定問題。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施工速度,一些建筑單位可能會選擇不符合消防標準的建筑材料,這就直接影響了建筑物的整體消防性能。缺乏耐火性的建筑材料容易加速火勢傳播,降低建筑物的防火等級,從而增加了火災發生后的撲救難度[2]。
二、城鎮化建設中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內容
(一)管理目標標準化
在城鎮化建設中,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實現管理目標的標準化,這體現了一種系統性和規范性的管理理念。首先,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的標準化體系是確保城市建設過程中消防安全的基礎。通過制定明確的管理標準,能夠規范各個環節,從而提高監督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其次,標準化管理有助于明確消防監督目標和任務,使其具有可量化、可評估的特征,有利于監督部門精準實施監管,還為被監管單位提供了清晰的方向,促使其主動配合,形成了一種合力。同時,標準化管理能夠促使不同地區、單位之間形成協同合作的良好格局。最后,標準化管理體系的建立還能夠為城市消防安全提供長期穩定保障。通過標準化管理,不僅可以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更能夠形成一種長效機制,確保城市建設中的消防安全始終處于規范和高效狀態。
(二)管理程序標準化
管理程序標準化能夠確保整個消防監督過程有序、規范進行。首先,明確的管理程序有助于建立起一套科學合理的消防監督流程,包括對各個環節的明確規定,如監督前的準備工作、監督中的操作步驟、監督后的總結評估等,使監督工作有章可循,具備操作性和實踐性。其次,標準化的管理程序使得監督過程更具透明度和可追溯性。監管部門能夠清晰了解整個監督過程,便于追溯責任和查找問題根源,確保監督的公正性和公開性。最后,管理程序的標準化有助于提高監督工作效率和響應速度,使監管更及時、更精準。標準的程序能夠有效減少不必要的紛擾和誤操作,確保監督工作高效有序推進[3]。
(三)火災風險評估標準化
通過建立統一的火災危險評估標準,能夠全面、科學識別和評估潛在火災風險,為消防監督提供有力依據。標準化的火災危險評估首先體現在明確的評估指標和參數,如建筑結構、人員密集程度、火源風險等,這些明確的標準使得評估更為客觀、精準。各類建筑和區域在評估時都能夠遵循相同標準,不受個別主觀因素的干擾,保證了評估結果的公正性和一致性。此外,標準化的火災危險評估還為城市規劃和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通過對不同區域火災危險程度進行針對性評估,能夠引導城市合理規劃和布局,降低潛在火災風險,實現城市建設和火災防控的良性互動。綜上所述,火災危險評估的標準化是城鎮化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為消防監督提供了科學依據,促進了城市規劃的科學性。
(四)消防基礎設施標準化
標準化的消防基礎設施涵蓋了消防水源、消防通信、消防裝備等多個方面,這不僅規范了設施配置和布局,還對其性能和維護提出了具體要求。這有助于提高消防設施的實際效用,保障其在火災發生時的可靠性。此外,標準化還推動了新型、智能化消防設施的應用,如火災報警系統、自動滅火系統等,這些先進技術的引入提高了城市消防監督的科技水平。通過消防基礎設施的標準化,城市不同區域之間的差異性將大幅減小,城市整體的消防水平得到提升。標準化的消防基礎設施不僅為城鎮化建設提供了可操作性和規范性的指導,更為城市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
三、城鎮化建設中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現狀分析
城鎮化建設中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的現狀分析顯示,盡管在近年來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仍面臨著一系列挑戰和問題。由于地區差異和發展不平衡,各地在消防監督標準的制定和執行上存在一定差異,缺乏全面一體的管理標準,影響了整體的消防監督水平。在管理程序標準化方面,一些地區仍存在管理程序不夠規范、操作不夠嚴密的問題。監督人員在實際操作中可能存在主觀判斷,容易導致標準執行的不穩定性,使得監督結果的一致性難以保證。缺乏具體明確的管理流程和操作規程,可能導致監管工作的不透明和不可追溯性,影響了監管的公正性和科學性。在火災危險評估標準化方面,一些地區在制定火災危險評估標準時可能存在過于寬泛或過于狹隘的情況,導致了一些火災危險因素無法被全面考慮,或者一些并不明顯的危險被低估。標準過于寬泛可能導致評估結果缺乏可操作性,而標準過于狹隘則容易使一些潛在的危險被忽略。在消防基礎設施標準化方面,一些地區在建設消防基礎設施時可能存在配置不足、質量不達標情況。由于資金、技術等因素,一些地區可能在建設過程中存在急功近利的情況,導致消防設施的性能和實用性未能達到標準要求。此外,由于城市規模不同,標準的執行程度也有所不同,一些建設相對較少的城市可能在配置消防基礎設施上投入有限,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4]。
四、城鎮化建設中的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措施
(一)制定消防安全管理標準
在城鎮化建設中,制定消防安全管理標準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措施。首先,標準的制定需要綜合考慮城市規模、建筑性質、人口密度等多方面因素,以確保適用性和科學性。通過對不同場所的特點進行細致分析,制定出相對應的管理標準,可以更加精準應對各類火災風險。其次,標準的制定應緊跟科技發展趨勢,充分利用先進技術手段,如物聯網、大數據等,提升監管水平,包括制定更為智能化的火災監測與報警系統標準以及在建筑設計中融入消防自動化設備,以更好適應城市化建設需求。此外,標準的制定還需要注重參與各方的廣泛合作,包括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企事業單位等,形成多方共識。同時,標準的制定應具有可持續性,要定期修訂和更新,以適應城市化建設中新興技術、新型建筑等方面的不斷發展。最后,制定消防安全管理標準還需要強化對標準的宣傳和培訓,確保各方都能夠深刻理解并積極配合執行,提高社會公眾對消防安全標準的認識,增強居民的火災防范意識。
(二)落實消防安全監督責任制
首先,建立健全的責任制要從政府、企事業單位、社區等多方面入手,形成明確的責任分工。應明確監管主體,建立科學合理的監督機制,確保監管責任得以有效履行。企事業單位應負起主體責任,全面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職責,配備專業人員,建立健全內部消防管理制度。社區也應積極參與,加強居民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形成社區自治的監督機制。其次,為了提高責任履行的有效性,應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通過制定明確的考核指標,對企事業單位等相關主體進行績效評價,切實推動責任履行。最后,建立信息共享和聯動機制,使不同層級、部門之間的信息能夠得到及時傳遞和響應。通過信息共享,可以加強監管主體對各類單位的監督力度,及時了解和解決存在的問題,確保監管的全面性和及時性[5]。
(三)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標準化
首先,標準化的隱患排查需要更加詳細、全面明確隱患的種類和排查要點。這包括建筑結構、電氣線路、通道出口等多個方面,以確保排查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統性。同時,標準化還需要對各類建筑和場所制定差異化的排查標準,充分考慮其特殊性,使得排查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其次,隱患排查標準化需要注重使用現代科技手段,如無人機、智能感知設備等,以提高排查的科技含量和精準度。借助這些技術手段,可以實現對高層建筑、密閉空間等難以觀察的區域進行全面檢測,減少人為巡查盲區,從而提高排查效率和準確性。最后,隱患排查標準化還需要強化對重點區域、重要設施的特殊排查。例如,針對人員密集場所、化工廠區、地下商業空間等,要制定更為嚴格的排查標準,確保這些區域的火災風險得到更為細致入微的排查[6]。
(四)強化消防監督隊伍建設
為了更好適應城鎮化建設中的消防監督需要,必須強化消防監督隊伍建設。首先,對消防監督隊伍的專業素養進行提升至關重要。通過加強培訓,提高消防監督員的消防業務水平,使其熟練掌握火災防控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培訓課程不僅應該涵蓋傳統的滅火救援技能,還應緊跟科技發展趨勢,培養人員應用新型防滅火器材、智能化設備的能力。其次,完善隊伍的組織管理體系。建立健全的組織結構,合理劃分各類崗位和職責,確保人員都能夠在相應領域發揮最大專業優勢。同時,要注重建設專業化的隊伍,如注冊消防工程師、火災調查員等,以更好適應城市建設中復雜多樣的火災防控需求。最后,隊伍建設需要注重團隊協作和聯動機制的構建,強化隊伍之間的協同作戰能力,提高隊員的應急處置水平[7]。
結語
保證消防安全是城鎮化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務,而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是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只有通過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體系、完善消防設施建設、加強宣傳教育、強化監督隊伍建設和完善法律法規體系等措施,才能真正實現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促進城鎮化建設健康發展[8]。
參考文獻
[1]張繼光.消防監督標準化管理措施分析[J].中國標準化,2022(20):137-139.
[2]周瑾.消防監督工作的改革和創新[J].消防界(電子版),2022,8(18):87-89.
[3]袁凱.消防防火監督工作的新發展[J].消防界(電子版),2022,8(17):86-88.
[4]孫輝.提升消防監督管理能力的策略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22,8(17):98-100.
[5]李冬冬.城鎮化進程中消防管理創新工作探究[J].今日消防,2021,6(05):87-88.
[6]朱良威.提升火災防控消防監督管理力度的策略分析[J].冶金管理,2021(01):131-132.
[7]杜海超.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檢查要點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0(34):187-188.
[8]邱添.完善我國消防監督執法規范化建設的有效路徑[J].消防界(電子版),2021,7(20):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