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鑫 邢海峰


擘畫宏圖再奮進,征程鼓舞世人心。突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二十大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環節在于人才培養,青年人才是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更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
青年的命運與時代緊密相連,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眼界開闊、追求進步,在時代演進中肩負重要使命。青年工作關乎民族未來和社會進步,中國的發展需要一代代青年挺膺擔當。青年朝氣蓬勃,青春寄予希望。面向未來,如何把握時代脈搏,更好地團結青年、動員青年、服務青年、引領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是我們必須回答的發展之問。
突出政治引領,青春向黨聚合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青春向黨、不負人民是時代強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冀望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
中國共產黨是具有青春特質的黨,始終重視青年,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引領青年、團結青年,堅持黨管青年、黨管人才的重大原則,堅持做好青年工作。作為歷史進步的推動者和社會建設的參與者,中國青年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新時代偉大十年,中國青年凝聚在黨的光輝旗幟下,心懷“國之大者”,把青春夢想融入祖國的大好河山,投身科研攻關、扎根基層建設、服務社會民生,以赤子之心書寫澎湃歷史,實現人生價值。
百年黨史傳承紅色血脈,青春中國召喚青年擔當。砥礪青春壯志、厚植家國情懷是深深融入中國青年血脈的歷史基因,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是中國青年最具標識的紅色氣質。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結合,用智慧和汗水在復興畫卷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筑牢思想引領,砥礪奮進強信念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解決好青年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就抓住了引領青年的關鍵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面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教育是國之大計,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工作要求,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時代任務。作為青年工作者,要充分了解青年思想動態,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引領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充分發揮青年思想工作優勢和組織平臺作用,貼近青年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在組織動員青年中積累經驗,在聯系服務青年中扎根青年,激發青年的創造活力。
藍圖業已繪就,思想即是先聲。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首先要堅定新時代中國青年的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要牢牢把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向青年講清楚“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引領新時代中國青年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站穩人民立場、擔當歷史重任,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在社會發展中,兼顧“硬實力”和“軟實力”,以鮮活生動的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教育青年,引領青年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建功立業。
深化實踐引領,踔厲奮發圖報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秋偉業,實干興邦。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工作中寄語青年:“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寶貴品質在于追求進步,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需要青年人踔厲奮發、勇毅前進。
當前,我們處在急劇變革的時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進入關鍵期。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僅為青年提供了實現人生理想的舞臺,同時也對青年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與祖國共命運,與歷史同向行,才能更好地實現人生夢想。
實現中國夢是一場歷史接力賽,青年在成長中被賦予新的歷史責任,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賽道上拼搏奮進。青年在祖國大地上摸爬滾打,在人民群眾中積累經驗,這種從基層泥土里汲取的養分,是對百姓的真情實感,是對國情的深刻把握。新時代的青年既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參與者、奮斗者,也是我國發展成果的見證者、享有者。只有在基層增長才干,練就本領,深入群眾,了解實情,才能把知識轉化為本領。
新時代中國青年恰逢歷史機遇期,有和平的環境、充分的空間足夠去奮斗圓夢。中國式現代化讓青年懷有民族自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讓青年樹立民族自信;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讓青年感受家國溫度……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具備寰球視野,要用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感召廣大青年矢志復興,高揚愛國主義精神旗幟,以實際行動詮釋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教育和激勵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中堅守初心、踔厲奮發,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挺膺擔當,在歷史進程中理解中國、認識世界、憧憬未來,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事業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