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眾所周知,我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歷經眾多朝代的交疊更替,在繪畫藝術領域造詣頗深,而且擁有累累碩果。在近些年,我國不論是在經濟層面還是在科技層面都實現了迅猛發展,國家文化軟實力不斷提升,人們的綜合素質也在不斷提升,在國畫方面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在國畫中,山水畫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從山水畫特征角度出發,之所以人們會熱衷并青睞這一類型的國畫,是因為其具備獨特的美感,還能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意境,可以讓人投入其中,滿足人們精神和視覺的雙重體驗需求。在這一背景下,開展國畫山水的意境分析顯得尤為必要。
關鍵詞:國畫;山水畫;意境
在中華民族發展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情感表現方式就是國畫,其中蘊含的人文底蘊非常深厚,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結晶。深入國畫山水之中,對其意境進行分析和回味,可以對中華文化的魅力進行深入了解。而且在這樣浩瀚的歷史長河之中,國畫山水對于意境的表現手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于持續創新和發展的狀態中。深入分析其中展現的意境,可以從多個角度出發,對國畫山水的魅力和博大精深進行深刻了解和體悟。
一、國畫山水意境的內涵
在我國美學領域發展的過程中,一直以來人們最關注,也認為是最重要的,就是意境的構思和進一步呈現。特別是在山水畫領域之中,人們經常會將意境作為重要的評判標準,進而對畫作進行評價。山水畫本身就具備宏觀性的特點,側重對祖國大好河山進行描繪,所以其中涵蓋的意境是非常深遠且悠長的。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山水畫的意境就是繪畫者深入具體景觀之中進行全面觀察和分析,在獲得基本認知之后整合自身的感受,進一步投入情感進行創作,最終呈現的藝術作品。這就會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藝術境界,可以涉及自然領域,也可能涉及文化和哲學等多個領域,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情景交融(圖1)。
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要想讓畫作本身的意境全面展現出來,那么就繪畫者而言,不僅要確保自身具備較為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在繪畫技藝方面也要達到高超的狀態,還要具備一顆能細致體察萬事萬物的“七巧玲瓏心”,可以對自然景觀進行深入觀察和分析,并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感悟和體會,然后融入繪畫創作。在山水畫創作過程中,進一步突出和表現意境,不僅可以讓山水畫本身的美感更上一層樓,還能對繪畫本身的文化內涵進行豐富。當然,還可達到另一種高級境界,就是通過留白,讓觀賞者真正投入其中,有一個自我思考和體會的空間,進而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情感的共鳴,給觀者帶來前所未有的審美體驗,真正滿足觀者的精神需求和審美需求。只有這樣的國畫山水,才具備更高的文化價值,并得以不斷流傳下去。
二、國畫山水中意境的表現技巧
(一)用筆
在我國整個畫壇占據重要地位且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力的,就是山水畫,其在國畫領域也是首屈一指。就山水畫而言,必須展現出較為清晰的質地,這就需要運用特殊筆法,而且筆法的運用水平會直接影響最終的創作效果,還會影響最終的意境體現。通過對我國山水畫作品的收集和分析,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各個朝代畫家對山水畫表現的側重點不同,同時在不同的文化及社會背景下,作品展現出的意境也不同。在用筆方面,更是有很大的差異性,其中應用頻次最高的就是工筆作畫技巧。
(二)著墨
與一般的繪畫形式相比,國畫中的山水之美是別具一格的,而且其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對一些繽紛絢爛的色彩并不是特別依賴,而是將黑與白這兩種色調作為核心內容。因此,山水畫又有另一個稱呼,即水墨畫。白色是宣紙本身具備的顏色,黑色是通過畫家著墨形成的,水與墨的不同配比可以產生不同的墨色。在山水畫創作過程中,墨色一般可分為五類,即濃、淡、干、濕、焦,其與宣紙本身的白色集合在一起,統稱為“六彩”。
雖然整體色調呈現出相對單一的特點,但是山水畫的魅力只增不減,所營造的意境更是其他五彩繽紛的畫作無法比擬的。在精妙的著墨技術應用背景下,畫家可以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意境,為觀賞者展現新的天地,為其帶來非常美妙的視覺感受。在山水畫創作過程中,著墨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表現技巧,其不僅僅是最為基礎的表現手法,還關系到意境的營造和創建。
近年來,著墨方法在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現階段應用最為頻繁也是各大畫家最為青睞的著墨手法主要有四種——破、積、蘸、潑。在具體創作過程中,繪畫者不必拘泥于某一種技巧,而是可以靈活運用多種著墨技巧,這樣不僅能將自己的技法全面展現出來,而且能將山水本身的美感體現出來,還能呈現獨一無二的內涵,讓山水畫本身的感染力進一步提升。這樣構建的意境是極具特色和魅力的。
(三)構圖
國畫中對山水的色彩構造具備突出的特點,通常都是局限在白墨和水墨兩個層面,而且二者之間又具備一定的隔閡性,所以要想進一步突出意境,帶給人們身臨其境的感受,就要對二者進行科學合理的組合,或者是進行巧妙的過渡。在現實中,人們往往能看到一些意境幽深且感染力強的山水畫,它們都具備一個共性,就是既可以將景色的魅力全面展現出來,又能通過描繪景色實現科學合理的構圖,將自己的情感展現得淋漓盡致,將整幅畫作的表現力大幅提升。這樣,整幅山水作品的藝術價值就能實現最大化的提升。
三、國畫山水中意境的營造途徑
(一)清晰的立意與構思
在開始繪畫之前,繪畫者不能過于盲目,而是要確定繪畫的立意。具體來講,就是要對自己即將創作的作品的整體意境如何呈現進行科學構思,然后在這樣的基礎上對創作方向進行明確,真正為后續畫作的意境呈現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山水畫創作的過程中,最為首要的環節就是確定立意、科學構思。繪畫者需要整理多方面的素材,同時深入思考,并分析過往優秀的山水作品,進而獲得靈感,確保腦海中可以呈現出一個清晰和簡略的作品。與此同時,還要對繪畫作品的核心主題進行進一步明確。繪畫者應始終保持清晰的頭腦,有相對完善的思路,避免在繪畫的過程中擅自更改主題,只有如此,才能讓觀賞者對繪畫者的思想進行更為直觀的理解,對其中的意境進行全面體會,真正凸顯山水畫的價值。
(二)豐富的藝術表現力
傳統的國畫山水創作都是基于現實主義創作理念實現的,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和社會的不斷發展,誕生了幻想藝術表達技術。就基于現實主義的創作而言,其主要就是真正深入大自然之中,對一些真實且客觀的事物進行描繪。這樣的創作手法具備逼真的特點,而且畫家可以巧妙結合筆觸和光影,將作品本身的自然之美體現出來,人們在觀賞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一種渾然天成的自然意境,還能感受到畫家對于自然的情感體驗。
應用幻想藝術表達技術是對傳統創作的突破。具體來講,就是創作者將自身的情感和體驗與外在的事物有機聯系在一起,然后進行無限的想象,由此進一步提升傳統山水畫作品的藝術表現力。而且在長時間的研究和探索下,幻想這一藝術表現手法可以從一些抽象的圖案角度出發,和人類的心理感受全面結合,帶給人與眾不同的審美體驗,其所營造的意境也更具新穎性。
(三)畫家自身的審美情懷
就山水畫而言,要想展現出更好的意境,就需要繪畫者自身具備較強的藝術表現能力,同時其具備的審美情懷也有重要影響。這樣才能讓自身的情感和現實中的自然山水有機結合在一起,并達到和諧共處的效果。在國畫中,有這樣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技巧,即密封藝術。在其幫助下,作品整體表現出來的視覺沖擊力非常強,可以讓觀賞者在觀看作品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都回味無窮,而且無法自拔。這樣的意境表現就是成功的。在具體的作品創作過程中,畫家應對自身的思想進行全面分析,并投入最為飽滿的情感,借助恰當的藝術表現技巧和方法,以更好地引發觀者的共鳴,使其真正投入畫家創造的意境之中。
(四)在山水畫中畫現實
在國畫山水中,畫家要想進一步凸顯意境,那么就可以在自身想象的基礎上,對光和現實進行最大限度的拓展。現實生活中呈現的景物和自然狀態是每一個人都真實可見的,但是虛擬現實是一個人的想象空間,換言之,是個人意圖的拓展,也是在山水畫意境表現中最不可缺失的。其可以將各種山水風景之美融合且以互動的形式展現出來。在具體創作過程中,畫家需要對自身的創意進行全面整合,積極組織各種形式的景觀,同時凸顯現實的部分內容,更要整合虛擬的內容,這樣創作出的山水畫才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具備一定的現實基礎。在山水畫中展現現實,可以融入時代精神和不同時期的文化,構建一個新的山水觀,呈現出獨一無二的意境。這樣人們在觀賞的過程中,自身的情感會無限迸發,同時個人的審美水平也會實現進一步提升,進而感悟一種最為自然的意境。
(五)風景之美
在國畫山水中,除了要注重對山水的刻畫之外,還需要凸顯風景之美。而且對風景的渲染可以讓山水畫的意境更加濃郁,帶給觀賞者更新的感悟和體驗。與建模技術相比,山水畫創作過程中需要將空間作為核心內容,需要考慮如何在有限的畫布上對空間的意義進行更好的表達,如何對山水進行更為全面的呈現。
古代畫家王維在山水畫創作方面就有著非常深的造詣,他認為景觀應該是溫柔的,需要對山地景觀中的各種空間關系進行良好且和諧的處理,以展現出更強的藝術表現力。此外,對于千篇一律的瀑布景觀作品,王維非常不滿意,而且他對作品中景物的真實尺度也有很大的意見。他跳脫了現實空間的條條框框,將目光放得足夠遠,真正深入元素和空間表現,讓一些虛擬的事物和真實的景觀,又或者是虛擬的人物與客觀事實有機聯系在一起。在這樣的山水畫創作中,主觀性和客觀性的有機結合就可以構建獨一無二的意境,同時展現出一種新的風景之美,讓觀賞者在觀賞的過程中感受到繪畫者的胸襟,并沉浸其中。
四、結語
在國畫發展過程中,山水畫本身呈現的意境與繪畫者本身的藝術成就有著一定的關聯,不僅如此,還會關系到眾多觀賞者的欣賞和體驗感受。國畫山水經歷了歷朝歷代的發展,實現了不斷創新和突破,不同的作品所呈現的意境是千姿百態的。而且繪畫者運用了各種各樣的繪畫技巧和意境表達方法,將自身的情感有機融合進來,還從多角度出發,實現了客觀事物與主觀事物的全面有機融合,這樣就可以達到最佳的效果。在這樣的背景下,意境自來。在山水畫創作的過程中,繪畫者必須對意境體現方向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同時明確所要突出的立意,將具體的意象提取出來,通過運用扎實掌握的各種創作技巧和手法,做到科學合理布局,從不同角度出發,進一步科學加工意向,將自身的所思所想投入其中。只有在飽滿情感的渲染下,作品才能展現真實且富有感染力的意境,而不是空洞和乏味的。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國畫山水的意境在朝著更新穎的方向發展,不少繪畫者都在不斷深入探究。但是,不論如何創新,帶給人們情感上的共鳴,讓人們進入一個新奇的山水世界之中,都是山水畫創作的核心要義。
參考文獻:
[1]楊銀巧.論國畫人物中“意境”如何呈現與傳達[J].藝術評鑒,2020(11):36-38,69.
[2]劉媛.國畫的意境與境界分析[J].美與時代(中),2015(7):16-17.
[3]陳永紅.國畫《山水日記》賞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4(17):18-19.
[4]陳領.國畫藝術意境表現手法的變遷[J].美術教育研究,2015(10):15,18.
[5]馬驥.國畫山水的意境之美[J].大眾文藝,2020(9):107-108.
[6]羅中偉.現代國畫意境中的情感表達[J].國畫家,2019(3):62-63.
作者簡介:
陳建華,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