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煥云 胡龍翔
“雙減”政策明確提出:“提倡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學習態度”。這就要求課堂教學不再是填鴨式教學,可以是互動的課堂,需要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師生共同探討課堂。另外自主合作學習法更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強調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這樣便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采用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可以改善課堂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專注于知識的學習過程,體驗語文的樂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狀態,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簡單地說,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利用小組自主合作學習教學,可以讓學生通過團體力量獲得許多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使每個學生在有效的督促下,嚴格要求自己,和小組成員一起完成老師分配的任務,確保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合作探究方法的應用可以解決和完善學生個人能力不足的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學習,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同時需要學生的合作,這樣不僅能確保學生能夠認真聽講,還會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進而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他們的語文潛能。而合作小組教學法便可以滿足上述要求,因為合作小組學習是將整個班級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在小組中自由討論,隨意發表意見。在某種程度上,合作小組學習改進了課堂教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掌握程度為他們提供指導,為每個學生找到合適的指導方法并鼓勵學生。另外學生在合作小組學習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有時候學生們無法通過自己的思考在與同學的討論中找到正確的答案。在這一點上,老師可以幫助他們,從而加深學生的記憶。這樣每個人都可以貢獻自己的思想成果,進而更好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進行小學語文自主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使師生清晰地認識到自主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因為在合作小組學習中,學生不僅可以表達自己解決問題的想法,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在一定程度上,教師可以在合作小組學習中適當引導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讓他們積極討論,讓他們的思維發生碰撞,這樣就能更好的發展小學語文教學課堂。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馬村鎮中心小學 索煥云 胡龍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