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忠吉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完善職業教育培訓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也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話題。作為一名中職階段的語文教師,應該積極研究優質的教學策略,轉變教學理念,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語文課堂上,發揮語文教學的文化特點。響應新課改的號召,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已成為很多中職語文教師都在關心的話題。筆者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實施語文教學工作的過程中,發現古詩詞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有著不可割裂的關系。關注古詩詞的教學,適當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也可以給學生帶來與眾不同的語文課堂學習體驗,進一步優化中職階段的語文教學工作。接下來,將圍繞此話題展開分析。
一、優秀傳統文化在中職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滲透的意義
隨著當代社會的快節奏發展,現代文化的沖擊使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正處于慢慢消失的態勢中。在今天的教學背景下,之所以有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希望在語文課堂上融入傳統文化內容,不只是為了響應國家教育政策的號召,更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需要。職業教育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此種背景下,中職語文教師必須研究更加優質的教學策略,在語文這種文化性非常鮮明的課堂上融入傳統文化知識,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也能培養學生的文化認同感與文化自信心。本小節重點分析優秀傳統文化在中職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滲透的意義,希望可以引起更多語文教師的重視。
(一)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中職階段開展古詩詞教學屬于常規性的教學工作,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理解能力,已經可以自主學習很多古詩詞知識。只不過,很多學生出于考試的需求,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古詩詞的背誦上,而忽略了古詩詞背后蘊藏著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語文教師把傳統文化重新撿拾起來,引導學生認真學習,在極大程度上豐富了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也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學的整體效果。
(二)提升語文教學效率
在傳統的語文古詩詞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給學生講解古詩詞相關的知識,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很多學生雖然知道古詩詞的重要性,但是單純靠死記硬背的方法記憶知識并不能幫助學生真正有效地掌握古詩詞。教師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與古詩詞教學相結合之后,很多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課堂上教師講解晦澀的古詩詞知識,學生也更愿意聆聽。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在語文課堂上融入傳統文化,重點剖析古詩詞背后的內容,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加強傳統文化教學
中職階段之所以要大量引入古詩詞內容,完善課堂教學工作,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加強傳統文化的滲透,只不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很多學生誤以為背誦古詩詞是最重要的,其實不然,讓學生理解古詩詞同樣重要。教師嘗試融入更多有趣的傳統文化,讓學生深刻理解古詩詞背后蘊藏著的傳統文化的內涵,有利于加強中職階段的傳統文化教學,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心。
(四)培育學科核心素養
新課改背景下,開展語文教學工作,必須將教學的關注點放在核心素養的培育上,古詩詞教學本身可以增強學生對文言文的了解程度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與建構能力同時加強,古詩詞教學關注古詩詞背后的傳統文化內容,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文化理解與認同。有利于從本質上培育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加強語文教學的同時提升整體教學的質量。
二、優秀傳統文化在中職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滲透的方法
將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與語文課堂相結合,適當地在課堂上融入更加豐富的教學內容,有利于培育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也可以讓學生對語文知識有更加強烈的學習情懷,優化語文教學質量。不過教師應該注意中職階段大多數的學生對語文傳統文化的了解不多,而且學習過程中,學生可能會不經意地忽略傳統文化的知識。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語文教師可以嘗試設計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設置預習任務,鼓勵自主學習
中職階段學生對詩詞的了解有限,中國的古詩詞文化源遠流長,背后蘊藏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內核。教師在組織教學工作的時候,如果想要持續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務必提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愿意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積極投身于傳統文化探究。從這個角度出發,中職階段的語文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一系列預習任務,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感知古詩詞與傳統文化的魅力。
例如:教學李清照的《如夢令》這首古詩詞的時候,考慮到一些學生對宋詞的理解沒有那么多,對宋代詩詞創作特點和背景也缺少認知,所以在古詩課堂講解未開始時,教師可先給學生分享和宋詞有關的文化知識,利用課前預習的時間給學生分享更多與詞人李清照有關的背景內容,包括生平介紹、詩詞創作特點,以及后世對其詩詞的評價等。經過這樣的預習和引導教學,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對李清照有了更加詳細的認知,這樣也可為學生正式學習這首古詩、理解古詩背景和創作手法等打下良好基礎。這樣,在課堂上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簡單回顧預習部分,然后再探究更加深入的問題,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古詩內容與寓意,以及加深古詩學習印象。另外,借助預習環節,教師可以重點突出某幾個和傳統文化有關的知識點。比如可以抓住詞人李清照是女性的特點,讓學生了解為什么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女性詞人特別稀少,進一步講解和中國傳統文化有關的內容,了解古代中國的文化氛圍。讓學生在預習環節就產生比較深入的思考,更利于完善古詩詞的教學。
(二)引入多種資源,提升教學效果
語文課堂上,教師應該嘗試著引入更豐富的教學資源,傳統的教學背景下,語文教師需要進行詳細的備課探究,提前準備多種多樣的資料,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不過新的教學背景之下,信息技術已經融入教育教學的各個階段,備課過程中,語文教師只需要通過網絡渠道搜索各式各樣的語言教學資源,就可以快速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尤其是講解古詩詞知識,教師嘗試借助古詩詞分享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的時候,教師更要引入多種資源,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
例如:教學《將進酒》這首古詩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渠道搜索圖片資源,讓學生對詩中談到的意象有比較直觀的認知,減輕學生理解詩詞內容的壓力,提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性。另外,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搜集一些優質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在研究微課內容的時候,學習詩詞中蘊藏著的傳統文化內核,對于中職階段的學生來說,能夠利用視頻資源學習古詩詞是一種特別高效率的學習方式。這種圖片與視頻結合的方式,能夠增加學生視聽等感受,在直觀體驗上會更利于學生理解古詩內容。同時,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既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樂于學習古詩,又可以大幅度提升課堂教學的速度與體驗。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發現有一些傳統文化知識可以滲透給學生,都可以用這種多媒體的形式呈現出來,進一步完善語文教學工作。
(三)建立翻轉課堂,講解傳統文化
中職階段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已經比較成熟,教師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特點,并且適當地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自主解決問題的機會,在課堂上建立翻轉課堂,改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固有關系,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充當小老師,不失為一種高質量的語文教學方法。對于中職階段的學生而言,如果能夠在語文課堂上獲得更多的發言權,學生的學習興趣必然會得到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也會更加豐富。綜合分析下來,該種教學方法能夠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值得語文教師們深入探究。
例如:教學《夢游天姥吟留別》這首古詩詞的時候,考慮到這種古詩的內容比較豐富,學習起來也不會給學生帶來特別大的壓力,所以語文教師可以考慮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李白在詩中運用的辭藻之詭譎、行文之華麗,是很多文壇大家都頗為贊嘆的,給學生講解本首古詩詞背后的內容,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詩人李白在詩中引入的想象十分奇特,如果能讓學生深入到詩中,自己理解詩中蘊藏的內涵,或許可以給學生帶來更為有趣的學習體驗。所以語文教師可以改變教學方法,給學生推薦大量的自主學習資料,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主探究本周古詩詞背后的內涵,并且適當了解和該首古詩詞有關的傳統文化知識。比如讓學生學習天姥山的背景知識,理解該景點對于當時的古人來講意味著什么,既有利于豐富學生的語文認知,又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更加豐富的傳統文化知識。學生自主學習時間結束之后,教師還會給學生留出演示教學的空間,讓學生站上講臺,談論自己的理解,分享自己的認知,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趣味性,也可以給學生帶來與眾不同的課堂學習體驗。
(四)加強課后引導,補充文化內涵
在中職階段的語文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語文教師始終要把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增強學生的文化認知與文化認同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根據筆者在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教學經驗,很多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理解語文知識,考慮到平時課堂上的教學時間比較緊張,中職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可能沒有特別清楚的自主探究線索。借助古詩詞教學的機會,語文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更多趣味性的課后探索話題,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進行課后探究,這種教學方法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詞中蘊藏著的傳統文化知識,補充文化內涵的同時,提升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
例如:教學《琵琶行》這首古詩詞的時候,由于本首古詩詞作品的長度太長,課堂上要給學生講解的內容特別多,所以教師沒有辦法滲透太多的趣味性傳統文化知識,這種情況也會導致很多學生學完本節課之后,覺得在這首作品中值得我們探索的內容還有很多。教師可以搜集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然后整合成探究任務,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透過網絡渠道分享給大家,自主研習資料進行探究,也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獲取更加完善的文化認知。從教育教學的角度來看,這種教學方法總是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也能夠從根本上培育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增強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進一步完善中職階段的語文教學工作。
近年來,在新課改、新課標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持續推進的大背景下,對中職教育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為了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思想和教學質量,中職語文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應該全面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學生在學習和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提高學習能力。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職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