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海玲


摘 要:目的:分析理化檢驗質量控制在突發食物中毒事件中的實施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突發食物中毒患者13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2020年1—12月的65例為對照組,未實施質量控制;2021年1—12月的65例為干預組,實施質量控制。比較兩組食物中毒檢出情況、食物中毒化學性有害物質檢出情況、事件控制時間、檢驗耗時、報告發布時間以及檢驗偏差率。結果:干預組確診率(67.69%)高于對照組(52.31%)(P<0.05);兩組食物中毒化學有害物質中的硫化氫、二氧化硫、氫氯甙類、有機磷、羰基價/酸價、亞硝酸鹽檢出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的事件控制時間、檢驗耗時、報告發布時間、檢驗偏差率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理化檢驗質量控制應用于突發食物中毒事件中能夠提高確診率,縮短事件控制時間、檢驗耗時、報告發布時間,降低檢驗偏差率,積極推廣將有益于提高突發食物中毒事件處理效率。
關鍵詞:食物中毒;理化檢驗;質量控制
Abstract: Objective: The effect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spection quality control in the outbreak of food poisoning was analyzed. Method: A total of 130 patients with sudden food poisoning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mong them, 65 case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0 were control group without quality control. 65 case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1 were included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quality control was implemented. The detection situation of food poisoning, quality inspection situation of chemical harmful substances of food poisoning, incident control time, inspection time, report release time and inspection devia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diagnosis rat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67.69%)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52.31%)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tection rates of hydrogen sulfide, sulfur dioxide, hydrochlorosides, organophosphorus, carbonyl/acid value and nitri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event control time, test time, report publication time and test deviation rat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spection quality control in emergent food poisoning incidents can improve the diagnosis rate, shorten the time of event control, inspection time, report release time, and reduce the deviation rate of inspection. Active promotion will be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emergent food poisoning incidents.
Keywords: food poisoning; physical and chemical test; quality control
食物中毒主要是由食用含毒素物質或被細菌、有毒物質污染的食物引起,臨床特征為急性感染或急性中毒。突發食物中毒臨床癥狀復雜多樣,起病急驟,進展迅速,不及時救治易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理化檢驗是控制突發食物中毒事件的重要措施,能夠為臨床治療提供指導[2]。理化檢驗的準確性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了檢驗結果的偏差,影響對突發食物中毒事件的控制,主要有制度因素、環境因素、檢驗人員因素以及試劑儀器因素等。做好突發食物中毒事件理化檢驗,保障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對事件的控制及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了理化檢驗質量控制在突發食物中毒事件中的實施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由山東省廣饒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縣內的各醫療部門進行食物中毒事件的調查,并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突發食物中毒患者130例為研究對象。將2020年1—12月的65例作為對照組,2021年1—12月的65例作為干預組。對照組男33例,女32例,年齡12~74歲,平均(28.97±2.25)歲,患病至就診時間0.7~8.0 h,平均(5.72±1.33)h。干預組男35例,女30例,年齡15~72歲,平均(29.40±2.71)歲,患病至就診時間0.6~7.0 h,平均(5.66±1.49)h。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相近(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患病至就診時間≤8 h;②知情研究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認知障礙不能正確陳述中毒情況者;②就診時已失去生命體征。
1.2 方法
對照組未采取質量控制,僅實施常規理化檢驗結合管理。常規采集患者的食物殘渣、糞便、肛拭子、剩余食物等,使用VITEK2全自動細菌鑒定儀(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進行細菌檢驗,使用分光光度計、GC-14C氣相色譜儀(日本島津公司)進行化學檢驗。
干預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理化檢驗質量控制。①儀器設備。定期保養維護檢驗的儀器設備,確保其能夠在檢驗時良好運行。檢驗前,檢查儀器設備工作狀態,視情況進行調試。②管理制度。完善理化檢驗的安全管理制度、檢驗標本送檢核對制度、質量監管制度,不定期對檢驗人員進行監督檢查,對存在的不足進行改進。③實驗器材。檢查實驗器材的購買途徑,確保實驗器材來源于正規廠家。定期檢查試驗器材,清理臨期、過期的試劑、標準物質等,確保實驗器材在使用時處于有效期內。④檢驗過程。在實驗分析過程中,理化檢驗人員要進行檢驗環境控制,確保操作按照標準進行,如設備操作說明書、試劑操作說明書等。⑤檢驗人員。完善理化檢驗人員的培訓制度,制定每月的業務學習講課計劃,定期進行專業培訓;每季度要做好人員的外出學習、進修計劃,提高理化檢驗人員的業務水平。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食物中毒情況、食物中毒化學性有害物質檢出情況、事件控制時間、檢驗耗時、報告發布時間以及檢驗偏差率。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并進行卡方(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與分析
2.1 兩組食物中毒情況比較
如表1所示,干預組證實30例為細菌性食物中毒,14例為化學性食物中毒,不明原因21例;對照組證實22例為細菌性食物中毒,12例為化學性食物中毒,不明原因31例。干預組確診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86,P=0.036)。
2.2 兩組食物中毒化學性有害物質檢出情況比較
如表2所示,兩組的硫化氫、二氧化硫/氫氯甙類、有機磷、羰基價/酸價、亞硝酸鹽的檢出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的事件控制時間、檢驗耗時、報告發布時間、檢驗偏差率比較
如表3所示,干預組的事件控制時間、檢驗耗時、報告發布時間、檢驗偏差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結論與討論
突發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具有偶然性,因此確認食物中毒原因存在一定的困難。常見的食物中毒有細菌性食物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等,不同的食物中毒處理方法存在一定的差異,預后也有所不同,在臨床處置食物中毒中,通常需要理化檢驗查明中毒原因,以便對患者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3]。但若理化檢驗結果不準確,將會影響對患者的治療,從而影響患者的預后。
為保障突發食物中毒理化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本文采取了質量控制措施,主要涉及儀器設備、管理制度、實驗器材、檢驗過程以及檢驗人員,從制度、儀器設備和人員等方面抓緊質量管理,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實施質量控制后,干預組對突發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情況確診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理化檢驗質量控制應用于突發食物中毒事件管理可以提高對中毒原因的檢查效果。這可能是因為在質量控制措施的實施過程中,做好日常儀器設備維護、檢驗前對儀器進行檢驗調試,可以保障儀器的正常運行,避免因儀器精準度不足所致的檢驗錯誤;完善管理制度,可以消除管理漏洞,加強對檢驗人員的監督和考核,使理化檢驗工作順利開展,保障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加強檢驗過程中的管理,讓各項操作符合標準,避免因操作不當引起的誤差;加強檢驗人員的業務學習,保持檢驗技術的先進性是保證理化檢驗結果準確的關鍵。通過以上各項措施的實施,提高了突發食物中毒原因的檢出效果,這對臨床處置此類病人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4-5]。
本研究結果提示,理化檢驗質量控制可以縮短事件控制時間、檢驗耗時、報告發布時間,降低檢驗偏差率。這可能是因為突發食物中毒事件控制時間與理化檢驗密切相關,理化檢驗結果越準確、理化檢驗越快速,將有利于指導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改進,尤其是急癥患者,理化檢驗結果可以讓臨床處置準確、對癥,讓疾病得到更加快速、有效的救治,從而加快事件的控制。通過加強人員的培訓、監督管理等措施,完善相關制度,促進理化檢驗工作的順利開展,縮短檢驗耗時、報告發布時間。同時,通過消除制度上的漏洞,強化檢驗人員的技術操作水平,加強儀器設備、檢驗過程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減少檢驗偏差情況的發生概率[6]。
綜上所述,理化檢驗質量控制應用于突發食物中毒事件中能夠提高確診率,縮短事件控制時間、檢驗耗時、報告發布時間,降低檢驗偏差率,積極推廣將有利于提高突發食物中毒事件處理效率。
參考文獻
[1]黃敏歡.加強學校食堂衛生管理,防止食源性腸道傳染病和食物中毒[J].食品安全導刊,2021(19):11-12.
[2]趙浩然.突發食物中毒事件中理化檢驗質量控制的作用探討[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22,39(6):48-49.
[3]萬蓉,趙江,萬青青,等.2011—2019年云南省食物中毒流行特征分析及預防措施探討[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1,12(4):1620-1624.
[4]陳曉夢.理化檢驗質量控制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應用[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12):198.
[5]王婧媛.食品理化檢驗質量控制與微量元素檢驗方法[J].食品界,2021(7):124-125.
[6]于泳.突發食物中毒事件理化檢驗質量控制效果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1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