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歲月的長河,從不停息;奮斗的征程,永遠向前。在青島全市上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進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之際,青島市兩會圓滿召開,在披露2022年成績單的同時,加緊謀劃2023年穩經濟新方略,力爭在新一輪競相發展中走在前、當先鋒、做表率。
市兩會是觀察青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窗口。
過去這一年,青島市經濟運行態勢,穩中向好、進中提質。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經濟大盤逐步企穩回升,恢復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全市生產總值突破1.1萬億元,同比增長4.1%,分別高于全國、全省1.1和0.1個百分點,對全省經濟貢獻度達17%,居全省首位。
新舊動能轉換,進度加快、突破煥新。新動能引領支撐作用愈發凸顯,2022年前三季度,24條產業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4%,集成電路、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十大新興產業營業收入增長7.9%;“十強”產業和“四新”經濟增加值分別增長9.6%和11.5%。
城市更新建設,如火如荼、勢如破竹。全市共安排建設項目1280個,年度投資1583.9億元。截至2022年11月底,已開工建設項目1235個,完成投資1770.45億元、完成年度投資進度的111.8%,其中547個項目已完工,超額完成全年投資任務。
深化改革開放,韌度拉滿、堅定不移。緊扣省委“十大創新”要求,扎實開展12個方面創新行動,穩步推進113項具體改革任務。2022年前11個月,外貿進出口8203.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8%;上合示范區開行中歐班列(齊魯號)699列,同比增加33.4%。
民生福祉改善,提標擴面、兜穩幸福。截至2022年11月底,城鎮新增就業36.3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人數降至5.76萬人;75所學校完工,提供學位約8.07萬個;低保、特困、殘疾人、孤困兒童等困難群體保障標準提高10%。
眺望前路,不會是一片坦途,困難很多,問題不少,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
城市能級還不夠高,輻射帶動力還不夠強,經濟恢復的基礎還不穩固,市場主體還面臨不少困難,制造業優勢還有待重塑,城市功能品質還需進一步完善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還不高,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弱項,營商環境建設還有差距……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展望開局之年,青島充滿信心與力量。
歷史的畫卷,在砥礪前行中鋪展;時代的華章,在接續奮斗里書寫。讓我們埋頭苦干、擔當作為,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全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奮力譜寫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青島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