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夫
造船業是制造業的一個分支,雖然相對偏門,但卻是現代工業的集大成者,被稱為“綜合工業之冠”,與機械、冶金、電子等行業最為密切。
受國際經濟形勢和政治環境影響,遠洋貿易持續蕭條,造船業也因此從2008年進入了一個低谷期。情況在近兩年發生了變化。
“2021年是揚子江船業有史以來接獲新造船訂單最好的一年。”揚子江船業董事長任樂天在發布公司半年報時如此表示。
“今年(2021年)以來,全球船舶海工市場觸底強勢反彈,出現了十年未有的繁榮景象,訂單呈集中放量態勢,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突破3000點,集裝箱運費價格節節攀升。全球船海企業共享行業牛市帶來的利好,紛紛爭搶訂單。”(《上海證券報》2021-08-25)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數據,2022年1至6月,中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以載重噸計,分別占全球總量的45.2%、50.8%和47.8%,穩居世界第一。
種種跡象表明,造船業,這個古老又年輕的行業已經迎來了它的又一個春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行業看看吧!
【行業概述】
現代造船業起源于歐美,目前不少核心的先進技術和產品還是掌握在歐美手上,但歐美除了軍工制造、必要的修理、郵輪制造外,大量的船舶修造業務已經遷移到亞太地區。以中國、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為代表的國家,已經占據了大份額的市場訂單。
在高技術船舶方面,中國也正在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大型郵輪、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航空母艦,被譽為造船工業“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其設計建造代表一國裝備建造能力。目前,中國已建造了2艘國產航母,并逐步掌握LNG船的設計和建造能力,成功建造、交付LNG船30余艘。2022年,首艘國產大型郵輪舾裝工程正在收尾,第二艘已開工。
作為國家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技術船舶已被國家明確作為《中國制造2025》十大重點發展領域之一加快推進。這個時候入行,機會還是不錯的。
【就業情況】
造船業大體有船舶研究院/所、船廠、船舶設備配套商等就業單位,需求量最大的用人單位是船廠。船廠作為船舶的承接和建造方,主要的工作都是圍繞其主營業務設置的,例如接單、設計、采購、建造、調試以及過程中的質量和安全管控。當然,后勤、人事、 財務等職能部門也必不可少。
總體來說,進入造船業,需要有樂觀的心態,做好長期的堅持準備。收入水平整體尚可,但受行業周期影響比較大,好的時候非常好;職業發展看重經驗積累,屬于越老越吃香的行業;因為涉及做工程項目,特別是面對重要節點,加班是常態。此外,工作地點一般遠離鬧市, 對大部分年輕人而言是一種煎熬。
【相關專業】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這是一個研究各類船舶的設計、性能、結構、建造等的學科,主要培養從事船舶設計、研究、試驗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其研究對象不單單只是船舶,還包括各種海上運載器,如海上移動固定建筑結構、水面船舶、水下潛器、水面浮臺,等等。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的學習也在不斷加入新興的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等學科內容。
輪機工程專業:這個專業主要學習船舶或海洋平臺的機電系統和動力系統的管理與操作,有陸上和海上兩個方向。其中陸上專業方向面向交通運輸領域的船舶機電設備制造與維修工程領域,為現代化船舶機電設備設計、制造與維修工作培養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