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嘗一口,我就可以告訴你,這杯茶是用自來水泡的,還是用礦泉水或者純凈水泡的。”對高級評茶師張根來說,“喝茶辨水”只是“小兒科”,他曾獲得央視“茶通超人”大賽的第一名。
從安徽農業大學茶學系畢業后,張根一直從事茶葉質量的監管工作,評茶就是他的日常工作內容?!霸u茶要運用眼睛、鼻子、舌頭等感覺器官。首先要觀察干茶,通過看和摸來判斷茶葉的外形、色澤、整碎度、濕度如何。然后再看浸泡后的濕茶,聞香氣,看湯色,嘗滋味,看葉底。通過各種感覺的整合,對茶葉進行綜合評價。 當然,有的茶葉一眼就能看出好壞?!睆埜@樣說道。
與茶道不同,評茶是一種科學分析。評茶的內容有五個大項和三十多個小項,環境、器具都有嚴格的國家標準。對茶的濃淡清濁,評茶界有專業的術語,比如這種香是板栗香,那種香是炒豆香。評茶員除了要判斷茶葉的品質,還有兩項重要的使命:一是對茶葉的定價、制作等環節給予一定的指導意見;二是保障茶葉的質量安全。國家規定,要想拿到茶葉 QS 認證,茶企中必須有兩到三名初級評茶員。
張根認為,一個好的評茶員要不斷去體會各種茶葉的滋味,尤其是那些品質很相近的茶葉。張根說:“有人說評茶員整天喝茶很幸福。其實,茶喝多了也會醉,想吐吐不出來,比醉酒還難受,有些評茶員就得了職業病。但是,當評茶員的樂趣也很多,當你喝出不同茶葉間的細微差別時,那種感覺是很美妙的?!?/p>
在大學期間,茶學專業的學生就開始接受評茶的訓練了。在茶葉審評與檢驗這門課上,你每節課都可以在專業的審評室里免費喝到各種“高大上”的茶,比如被乾隆賜名的“西湖龍井”,電視劇《步步驚心》里四爺最喜歡的“太平猴魁”,等等。通過鍛煉,學生可以分辨出茶的品種、質量。對于“大宗茶”( 相對于優質名茶來說的普通茶葉 ),學生很容易就能分辨出這茶是一級的還是二級的。不過,好玩歸好玩,茶學專業的課程設置深入而廣泛,茶葉加工學、茶葉生物學、茶葉貿易、茶葉英語是本科四年的核心課程。
評茶員退出國家職業資格目錄:退一步,是為更進一步
想要做評茶員,原本是必須要通過國家職業資格考試,但2020年7月10日,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公告,分批將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退出目錄,其中,茶藝師于當年9月30日前第一批退出,評茶員于當年12月31日前第二批退出。對此,有人十分沮喪,覺得沒有了國家職業資格目錄認定的“身份”,今后會顯得底氣不足。
需要說明的是,現行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要求“持證上崗”的準入類;另一種是衡量從業技能水平高低的水平評價類,系政府與行業協會對某人是否具備某項技能的認定和證明,比如評茶員和茶藝師工種,就屬于水平評價類。
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退出職業資格目錄,不是取消職業,也不是取消職業標準,更不是取消技能人才的評價,而是由職業資格評價改為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這是推行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大勢所趨。可以說,評茶員的水平能力從此由市場來評判,這有利于有效對接消費者,第一時間了解需求變化,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化、改革、提升,促進人才技能水平的提升。評茶員只有“練好內功”,才能以不變應萬變,迅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