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摘要:與普通建筑相比,高層建筑的結構相對較為復雜,建筑內部發生火災事故后的實際救援難度也必將隨之增大,對隊伍的滅火救援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戰。近年來,我國高層建筑固定消防設施滅火系統的實際性能得到了顯著提升,但在事故處置過程中仍然不能實現對初起火勢的有效壓制,基于此,結合我國固定消防設施的使用現狀,提出了切實有效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固定消防設施;高層建筑;滅火救援;實戰處置
中圖分類號:TU998.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3)01-0031-03
近年來,高層建筑的滅火救援工作已經逐漸成為我國各級消防救援隊伍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由于高層建筑火災在“煙囪效應”的作用下,短時間內即可形成立體燃燒,因此,盡管目前我國一線消防救援隊伍配置的各類器材裝備的實際使用效能已經得到了顯著改進,但是在實戰處置過程中仍舊需要使用建筑內部的固定消防設施對初起火勢實施有效抑制,在高層建筑火災的實戰處置過程中,合理應用建筑內部現有的固定消防設施能夠有效提升整個處置過程的實戰效能,最大限度防止群死群傷事故的發生。
1 我國高層建筑內部固定消防設施的使用現狀
在實戰處置過程中,消防指戰員通過合理利用建筑內部的固定消防設施,能夠在不同程度上有效提升參訓人員的組織指揮能力和戰斗人員的協同作戰能力,確保快速響應、科學警戒、及時疏導、安全施救。然而,我國高層建筑內部的固定消防設施普遍缺乏相對較為完善的定期維護檢查機制,各類設施的實際完好率較低,此外,部分基層消防救援站工作人員在日常組訓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對各類固定消防設施實際使用性能的定期測試,在滅火救援工作實戰處置過程中,對固定消防設施的主動使用意識不強、實際使用率不高,嚴重影響了滅火救援行動的有效實施。
1.1 定期維護機制缺失
大量火災事故所造成的慘痛代價都普遍暴露出固定消防設施定期維護管理機制落實不到位。例如消防泵控制箱未能設定成手動狀態、室外消火栓和室內消火栓水壓不足、修建的室內給水閘閥遭人為封閉、室內外消火栓箱內器具不全、栓口生銹、水帶損壞、建筑消防控制室執勤工作人員未能獲得相關的資質、操作程序不明確等問題時有發生,在出現突發事故后,固定消防設施無法及時開啟或啟用后仍無法充分發揮其作用,從而嚴重影響了消防救援工作的正常開展[1]。
1.2 對固定消防設施的了解不足、實戰使用率不高
目前,部分一線消防救援隊伍由于對各類固定消防設施的熟悉掌握程度略有欠缺,根本意識不到固定消防設施在高層建筑滅火救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部分基層消防救援站指戰員對轄區重點單位開展的熟悉演練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對建筑內部的各類固定消防設施掌握普遍存在狀況不清、原理不明、使用不熟練等情況。即使在火場使用也往往僅限于室內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等基礎的給排水設施,實戰處置過程中固定消防設施實際應用率不高,隊伍的實戰處置效能也隨之大打折扣。
1.3? 固定消防設施實戰使用不熟練,未能充分發揮其實戰效能
目前,我國各級消防救援隊伍在日常組訓工作中普遍加大了對各類固定消防設施實際運用科目的專項訓練,但僅僅只談及了“使用水泵接合器供水”“使用室內外消火栓設置水槍陣地”等基本教學內容,對整套固定消防設施的基本工作機理及實際操作方法并不熟悉,對固定消防設施的實用性、開拓性培訓也缺乏相對較為完整、系統的培訓。實戰處置過程中,現場參戰人員存在認識不清水泵接合器的種類與分區,從而造成加壓供水選錯水泵接合器等情形的出現,最終導致現場滅火救援工作無法順利實施。
2 固定消防設施在高層建筑滅火救援中的應用
2.1? 偵查火情
火災事故發生后,轄區消防救援人員抵達災害處置現場后,必須第一時間占據起火建筑內部的消防控制室,檢測起火建筑內部自動消防系統是否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并及時開啟防火卷簾對初起火災實施有效抑制,第一時間對起火建筑內部的基本情況進行及時、全面的掌握。
2.2? 人員疏散
針對高層建筑內部人員較多的實際情況,在開展現場偵查工作的同時現場參戰人員必須及時組織人員搜救工作。第一時間通知消防控制室的工作人員及時手動開啟應急廣播電臺,利用控制室的應急廣播電臺對起火層及周邊樓層的被困人員實施引導、疏散。同時,也可以利用高層建筑消防控制室的應急廣播電臺為現場實時播放火災撲救及被困人員疏散的開展情況,緩和民眾的焦慮心情,避免起火建筑內部疏散道路堵塞等相關情況的出現。
2.3? 內攻控火
在高層建筑的實戰處置過程中,消防救援人員必須結合起火現場的基本情況適時開啟消火栓,利用建筑內部的各類固定消防設施對初起火勢實施有效壓制,救援人員應當優先利用室內消火栓箱處的水槍、水帶與建筑內部的消火栓及時連接,同時開啟消火栓手輪,并按動消火栓箱內部的開始按鍵及時啟動水泵系統,對建筑內部的火勢實施有效壓制。
2.4? 現場排煙
火災事故發生過程中產生的高溫煙氣不僅會造成火勢的蔓延擴散,還會造成被困人員的窒息中毒,同時會不同程度降低建筑內部的可視程度,不利于滅火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通常情況下,高層建筑內部設置的機械防排煙設備普遍具有操控簡單、風速強大、省時省事等特點。在高層建筑火災處置過程中,消防員可以及時通知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通過聯動遙控按鈕遠程開啟建筑內部的防排煙機械設備;同時也可以合理利用防排煙設備內的控制箱保障火場排煙工作的有效實施,從而為滅火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良好的作戰環境[2]。
3 固定消防設施在實戰處置過程中應用的改進措施
在高層建筑火災處置過程中,固定消防設施能夠對初起火災實施有效壓制。因此,在高層建筑火災處置過程中,現場參戰指戰員應當進一步堅持“以固為主,固移結合”的處置原則,預先掌握高層建筑內部固定消防設施的設置狀況,通過合理運用高層建筑內部各類固定消防設施組織火場處置工作的開展,最大限度提升隊伍的實戰處置效能。
3.1? 加強業務學習和理論培訓
各級消防救援隊伍應當結合轄區實際情況定期開設“業務大講堂”,邀請戰訓專家為隊伍定期教授介紹高層建筑內部各類固定消防設施的實際使用方法及使用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講解高層建筑火災撲救難點及撲救流程,建立包含建筑結構、電氣工程及滅火救援等方面的專家團隊,為指揮決策提供最優方案,必要時可以與各級專家建立微信群打造信息交流平臺,開展實時經驗交流。同時,應當充分挖掘隊伍的內部潛力,采取網上查找資料、翻閱專業書籍等方式,組織業務骨干開展理論授課,讓骨干隊員走上講臺,分享自身的學習體會和實戰經驗,通過互動交流,不斷夯實基層指戰員使用各類固定消防設施的專業理論知識基礎。在此基礎上,應當定期組織轄區消防救援隊伍開展針對性的熟悉演練工作,推動各級消防指戰員充分掌握各類固定消防設施的實際使用方法,使得各類固定消防設施在火災處置過程中充分發揮作用。
3.2? 強化固定消防設施在滅火救援中的合理運用
隊伍各級應當結合高層建筑內部各類固定消防設施的實際使用方法,再結合轄區實際情況,不斷加強針對性戰法研究及實戰操法訓練工作。必要時,可以組織拍攝高層建筑滅火救援固定消防設施實戰應用教學示范片,進一步對高層建筑火災撲救過程中各類固定消防設施的開啟程序、使用流程、處置要點及相關注意事項進行規范。針對隊伍實戰處置過程中缺乏固定操法模式且隊員間訓練配合默契度不足的實際問題,各級消防救援隊伍按照“專業化、實戰化、體系化”任務需求,積極研究、主動作為,進一步提高基層各級指戰員對高層固定消防設施的拓展性應用意識,使各類固定消防設施運用培訓工作不再停滯于“使用水泵接合器供水”“使用室內外消火栓設置水槍陣地”的基本項目培訓。加強高層建筑內部固定消防設施的拓展性培訓,不僅要讓廣大基層指戰員切實掌握各類固定消防設施的基本原理應用,同時還要掌握各類固定消防設施實戰處置應用過程中常見故障的排查方式,進一步增強全體指戰員對各類固定消防設施的實際操作使用能力,讓固定消防設施在火場中凸顯自身實際作用,有效保障隊伍實戰打贏能力的切實提升。
3.3? 充分利用各類固定消防設施組織開展火情偵查工作
高層建筑滅火救援過程中,通過合理利用建筑內部設置的固定消防設施能夠使現場參戰消防救援人員更快、更精確地掌握起火地點的實際情況、爆炸范圍以及火勢擴散的大致走向,以便于現場指揮員在第一時間集中優勢力量對起火部位的有效處置,迅速把火勢消滅在初起階段。目前,我國高層建筑內部普遍設置了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通過電子感煙探測器能夠協助消防救援人員及時查找到起火部位。消防控制中心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控制臺會按照檢測到起火信息的先后順序,記錄下每一次感煙探測器的報警時間。目前,火災報警管理系統中都采取了位置編號的表現形式,每一種感煙探頭都能顯示其實際安裝地點。而一般情況下,感煙探測器最開始報警的位置即有可能為火災的初起發生位置,這就切實保障了隊伍各級對火場實際情況的有效把控。
3.4? 切實保障現場滅火用水的穩定供給
在高層建筑滅火救援過程中,消防用水的持續穩定供給是有效保障災情成功處置的前提,同時也是對火勢實施有效抑制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國高層建筑中普遍配置了室內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消防系統等相關給水系統。高層建筑在室內消火栓、自動噴水滅火控制系統的設計、施工過程中,不但需要充分考慮水泵的實際供給能力,確保各類消火栓、自動噴水滅火控制系統在各個層樓有相應的出水壓力,同時還要避免因出水壓力過大導致裝置不能高效運行,最大限度避免控制系統管網水壓過大對控制系統整體安全狀況的嚴重影響。在滅火救援工作開展過程中,參戰消防救援人員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室內給水系統組織火場供水工作。當參戰消防救援人員經確認可以使用起火建筑內部的各類給水系統時,必須第一時間協調控制室值班人員開啟噴淋水泵和消防栓水泵,利用自動噴水消防系統對起火部位實施有效處置,在為火場實施降溫減毒的同時最大限度避免火勢的無序擴散。必要時,消防救援人員可以結合火災處置現場情況,優先使用樓層室內消火栓出水撲救,當起火建筑內部的固定消防泵無法保障事故現場消防用水的有效供給時,應當及時使用消防車接通水泵接合器直接向系統實施供水,確保整個處置過程的持續、穩定。
3.5? 合理組織火場排煙
目前,我國高層建筑內部的固定排煙裝置通常可以分為自然排煙、機械防煙、機械排煙三種類型。①自然排煙。排煙時通常需要及時開啟樓梯間、前廳、避難所等位置防煙門窗,短時間內增強室內新鮮空氣的濃度。②機械防煙。機械防煙設備通常特指設置于建筑內部防煙樓梯間內或前房、消防電梯前室、避難間內等部位的機械增壓輸送系統,在火災事故發生過程中能夠有效防止高溫有毒煙氣對以上區域的侵襲。③機械排煙。機械排煙設備是指在特定條件下設置在建筑內部工作、生活區域或中庭等位置的機械排煙設備,當建筑內部充斥有大量高溫煙氣時能夠短時間內及時排除空間內部充斥的大量高溫煙氣。然而,按照我國當前使用的建筑防排煙技術標準,當建筑內部有火災事故發生時,高溫煙氣能夠通過煙囪效應短時間內充斥電梯井、走道等原本應用于被困人員實施有效撤離的相關區域,同時又在建筑內部形成正壓區,導致被困人員窒息死亡的概率反而有所增加。因此,轄區消防救援站必須預先對起火建筑進行綜合研判,合理確定各類防排煙固定消防設施的實際位置,最大限度保障各類固定防排煙消防設施實際使用效能的充分發揮。
3.6? 有效推動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的合理構筑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高層建筑火災遠程監控系統的實際工作效能也得到了有效強化。該體系主要由信息與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多媒體、計算機以及火災警報技術等相關工作智能構成[3]。在火災事故發生過程中,事故單位可以合理利用局域網和互聯網有效保障現場信號的傳輸,第一時間有效保障災害處置現場的相關情況可以直接反饋到遠程監控中心,為各級消防指揮員的指揮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撐。通過城市火災遠程監測系統組織開展高層建筑的滅火救援工作時,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同步反饋現場各類固定消防設施傳輸過來的相關信息。目前,我國各大中城市均已有效構筑了較為完善的城市火災遠程監測體系,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普遍存在信號處理、反饋不夠統一的問題。因此,轄區消防指戰員抵達現場后必須第一時間核對事故現場的實際狀況,隨后將搜集到的各類現場信息及時反饋到遠程監測系統中,從而有效保障滅火救援工作的高效實施。
4 結語
高層建筑火災的實戰處置初期,必須合理利用起火建筑內部的固定消防設施,對初起火災實施有效壓制后,才能最大限度抑制火勢在起火建筑內部的快速蔓延。因此,各級消防救援隊伍必須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切實掌握轄區重點高層建筑內部的分區供水范圍能力、消防電梯安全運行程度、防火分隔設置以及固定防煙排煙系統等常用固定消防設施在火災條件下的實際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使各級指戰員及時了解掌握建筑消防設施的最大作戰效能,真正意義上有效實現移動裝備與固定消防設施的最佳結合。
參考文獻:
[1]魏濤.新時期消防安全管理現狀及應對措施[J].山東工業技術,2019(14):222.
[2]朱波.高層辦公建筑人員疏散及滅火救援技戰術基礎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8,44(13):244-245.
[3]陳昱翔.基于強電布設的公共建筑電氣火災預防設計[J].建筑施工,2017,39(7):1071-1073.
Application of fixed fire facilities in
firefighting and rescue of high-rise buildings
Wang Hao
(Beijing Yanqing District Fire and Rescue Brigade,Beijing? 102100)
Abstract:Compared with ordinary buildings, the structure of high-rise buildings is relatively complex, and the actual rescue difficulty after a fire accident inside the building is bound to increase, which poses a great challenge to the team's firefighting and rescue work. In recent years, the actual performance of the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of fixed firefighting facilities in high-rise buildings in China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ut the effective suppression of the incipient fire is still not achieved in the process of accident disposal, based on this,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se of fixed firefighting facilities in China,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improvement measures are proposed.
Keywords:fixed fire facilities; high-rise building; firefighting and rescue; real combat dispos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