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慧娟
平頂山市新華區中心路小學始建于1963年。經過近60年的辛勤耕耘,學校規模不斷壯大,教學設施日趨完善,教學質量保持優異,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贊譽。
學校秉承“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為教師的專業成長鋪路,為社會提供優質教育資源”的辦學宗旨,堅持“和而不同,雅而有致”的辦學理念,以“真知真愛奠基學生的和雅人生”為育人目標,倡導以“和”育“和”,以“雅”育“雅”,積極探索實施“和雅教育”。學校立足教師專業水平提升,以整體思路構建為基礎,以校本研修為載體,以教師培養為目標,以輻射引領為制高點,為每一位教師精心搭建成長與開放的平臺,構建“1+2+X”研修模式,使教師專業培訓走向自主選擇、主動發展、特色發展之路,培養了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儒雅教師隊伍。
一、一條主線,形成梯級發展體系
學校教師年齡結構不夠均衡,40歲以上的教師占全體教師的72%。因此,學校按照上級教師梯級發展文件精神,在建立和完善教師個人職業檔案的同時,以名師工作室為引領,充分挖掘名師、骨干教師資源,開設“半畝方塘”教師論壇,引導教師發掘、提煉和展示自己的教育教學優秀經驗,培養打造了一批校級名師。
學校還全面實施“青藍工程”,由名師引領骨干,由骨干培養能手,由能手帶動新秀,從教學常規、課堂教學、學生管理和師德修養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一對一指導,實施“六個一”工程,即參與一個專題研究,每月寫一篇教學反思、案例分析報告或教育敘事,每學期讀一本教育理論專著,每學期做一次教研活動的中心發言人,每學期寫一篇經驗總結或科研論文,每學年開設一節優質觀摩課。
二、兩種途徑,促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
(一)校本研修,夯實專業技能
學校組織40歲以下的教師開展“兩筆一畫一信息”基本功訓練,使培訓持續化、校本化。對于粉筆字書寫培訓,學校每周一上午公布本周書寫內容,在固定位置集中展示,每月最后一周進行評比。學校積極挖掘本地資源,開展師德修養、信息技術等各類培訓,提高了教師師德修養和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二)智慧教研,培養科研能力
學校專題教研持續化。學校成立校級學科教研中心,持續化開展專題教研,針對國家教育方針、“雙減”政策及先進教育理念進行集中研修,提高教師理論修養。
學科主題教研規范化。語文、數學、綜合組學科教研每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開展一次。單周為主題教研,結合教材單元訓練,針對統編教材中的疑難點、困惑點深入研討,實現課堂教學效果最大化。雙周為讀書沙龍,教師利用課余時間自主研讀學校推薦書目,記錄、交流讀書心得。
教研組課前教研日常化。教研組組長帶領成員,圍繞課標解讀、教材分析、集體備課、作業分層設計等問題,開展課前常態化研討,把教研組建設為學習型、研究型組織,使共同學習、合作研究、互動提高成為教研組的常態,切實提高教研成效。近年來,學校每年都有省市級課題立項,并多次被評為平頂山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
三、多種形式,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
(一)立足課堂,提高教學能力
學校結合大單元主題教研,組織青年教師開展“大單元下的學科教學”優質課比賽,通過講課答辯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升教師專業素養;開展名優教師示范課,組織優秀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展示,發揮名師示范引領作用,促進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開展隨堂聽課,要求教師扎扎實實上好每堂課;開展高級教師引領課,充分發揮高級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為全體教師創造觀摩、學習的機會;開展電教優質課,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深度融合。
(二)區域交流,加深合作指導
學校積極開展城鄉交流活動,先后與魯山縣張官營第二小學、魯山縣下湯第一小學等學校開展跨區域交流研討活動。如語文學科組圍繞語文復習策略、多文本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以及日常教學管理、校本研修活動等,與其他教師進行深入細致的交流。
(三)深化合作,打通高校渠道
學校與平頂山學院長年開展實驗實習基地合作項目,開門教學,請學員來校參觀活動、聽評課,教師在活動后互評、反思等,廣泛吸納有益建議,進一步完善教學策略和方法。學校還多次承擔由平頂山學院承辦的國培計劃——河南省小學語文骨干教師名校訪學暨跟崗實踐活動,與來自全省的優秀教師進行研討,加速青年教師的專業提升。
(四)雅韻合唱,培養文雅氣質
我們依托名師工作室成立雅韻教師合唱團,積極參與市區各級各類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展示和雅教師風采,增強學校凝聚力,凸顯人性化的管理。
在學校“和雅教育”引領下,學校師資隊伍時刻保持思考,探尋“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的要義;學校管理團隊理解教師、走近教師,思考如何為一線教師提質增效。正是基于這共同的探索和思考,我校教師隊伍建設有章可循,教育教學質量高位行進。學校現有中原名師培育對象1人,省市區各級名師20余人,骨干教師70余人,35人被授予市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及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70余人獲得省市區各級各類獎項。學校也先后獲得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國書法教育實驗學校、河南省衛生先進單位、河南省平安校園、河南省卓越家長學校、河南省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實驗學校等榮譽。
教師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我們將不忘教育初心,銳意進取、攻堅克難、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圍繞學校發展理念和建設目標,為學校的快速發展和教師專業提升不斷努力!
(責編 韓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