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晴
幼兒的自主性培養離不開游戲,戶外自主游戲是幼兒不可或缺的學習方式之一。幼兒戶外運動中的自主性是指幼兒在適宜并足夠大的空間場地上,能根據教師提出的學習任務,結合自己的興趣和經驗,自主運用各種活動材料展開探索實踐。基于此,北京市順義區南法信中心幼兒園在“三育合一,五健慧體”的辦園教育理念引領下,積極開展戶外區域自主性研究活動,并逐漸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幼兒戶外區域自主游戲,致力于培養“五健運動小寶貝”,締造幼兒健康快樂的童年。
只有把游戲還給幼兒,才能讓游戲真正“活”起來,從而激發幼兒興趣,拓展幼兒思維,進一步密切家園關系。因此,戶外游戲的環境創設應充分體現開放、自由,這樣才能讓幼兒無拘無束地參與活動、充分展現幼兒的創造力,凸顯幼兒的主體地位,讓戶外游戲符合幼兒獨特的認知特點和學習方式。
自主搜集材料,拓展成長空間。游戲材料有著豐富的內在生命力,也是戶外游戲活動設計的支撐,能夠拓展幼兒的成長空間。為此,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他們感興趣的材料,以引導其自主參加材料的收集和運用,從而豐富活動內容。例如,在組織幼兒進行戶外體育活動時,提供多種可選擇的材料,并結合幼兒興趣、實際水平與教育目標及時調整材料,滿足幼兒自主活動和不斷發展的需要。
自主規劃場地,激發幼兒創造力。《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因此,在戶外場地的整體布局上,應充分考慮一切因素,引導幼兒自主規劃場地,使戶外活動場地變成立體的、多層次的、多視角的“教科書”,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
自主交友選擇,促進交往提升。借助戶外活動契機,為幼兒提供能夠自由尋找玩伴、自主選擇活動區域進行游戲的機會,全面打開區域限制,以不同維度的游戲材料促進各年齡段幼兒不同程度的發展。同時,采用大帶小、同伴互助的游戲模式,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的提升和運動技能的發展,滿足其對游戲難度的不斷挑戰,使其在游戲中獲得成功體驗。
多元互動合作,構建家園融合共育。幼兒園和家庭都要將自己作為促進幼兒發展的主體,雙方應積極主動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過家園合作互動,共同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興趣是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戶外游戲的最好辦法,而興趣的誘發和培養主要源于良好活動環境的創設。對此,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重視幼兒的主體地位,讓幼兒真正成為發展的主人。一是情景創設,激發戶外學習興趣。幼兒往往對帶有游戲性質的情境活動很感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區域設置創設相應的游戲情節,不斷引導幼兒保持活動興趣。二是生動語言,促進戶外活動興趣。在一些戶外職業體驗、角色扮演活動中,教師可以運用生動形象且富有感情的語言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以平等寬容的心態追隨幼兒,以促進幼兒的自主發展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三是因材施教,實現戶外個性教育。通過觀察幼兒在戶外集體活動中的表現,發現不同幼兒的性格特征,從而針對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行因材施教,促進幼兒在戶外學習中進行個性化教育。四是立足兒童生活,精心創設情境。生活即教育,戶外游戲與幼兒的生活實際相聯系,才能促進幼兒的自主學習。對此,教師要善于觀察,巧妙捕捉、提取、開發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關的戶外游戲,在戶外游戲中追尋價值,在自主教育中促進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