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蹲一直以來都是很好的力量訓練方式,比如深蹲,可以有效增加腿部力量,提高運動表現;同時也有缺點,容易讓膝蓋受到壓力,出現膝痛。然而,有一種“蹲”能解決這一弊端,不僅可以鍛煉肌肉,還能緩解關節疼痛,它就是靠墻靜蹲。
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劉欣解釋,靠墻靜蹲的最大功效是增強股四頭肌力量。當股四頭肌增強后,能有效分擔膝關節承受的身體重量以及運動帶來的沖擊力,以此減少關節損傷。因此,如果想要增強肌肉力量和關節的穩定性,靠墻靜蹲這個訓練簡單又實用。
劉欣表示,別看靠墻靜蹲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并不簡單,而且動作分等級進階,建議大家根據訓練目的和個人能力選擇。
淺蹲-半蹲-深蹲 靠墻蹲的位置高一點,即淺蹲,小腿與地面保持垂直,避免膝蓋超過腳尖;之后可逐漸到靠墻半蹲,再到靠墻深蹲,以增強腿部力量。如果想增加難度,膝蓋可以略微超過腳尖,以更好地刺激股四頭肌,但膝關節壓力也會增加,訓練時以不產生膝關節疼痛為度。
單腿靠墻半蹲 如果想進一步提高股四頭肌和腘繩肌的協調性,促進膝蓋穩定性,就要求有更高的核心力量。此時,雙腿靠墻下蹲已不能滿足,而要進行單腿靠墻下蹲,收緊腰腹部,維持身體平衡,以增加核心力量。應先進行單腿靠墻淺蹲,再到單腿靠墻半蹲,蹲的位置不宜過低,否則難以保持平衡。
單腿靜蹲也可以變成一個動力性練習,即靠墻蹲起:沿著墻壁做上下蹲起動作,注意腳要更往前放,可避免膝蓋超過腳尖。該動作對膝蓋壓力小,又能鍛煉腿部力量,是非常不錯的康復練習。
無論練習哪種靠墻靜蹲,都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避免膝蓋內扣。靠墻靜蹲的正確動作應為:雙腳與肩同寬,雙腳位置在身體前方,整個軀干緊貼墻壁(頭不需要),膝蓋彎曲,保持小腿與地面垂直,切忌不要出現膝內扣,否則增加膝蓋壓力。
2.時間要求。一般要求做到力竭為止,一開始可能只能堅持20秒,但經過長時間訓練就能堅持2分鐘左右。深蹲的角度和保持時間可根據自我能力調整。
3.頻率要求。建議每周至少訓練4~5天,每天做1~2組即可,如果訓練中途覺得吃力,就放松休息下再練。
4.綜合運動。靠墻靜蹲只是輔助性訓練,平時要搭配其他運動方式。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