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靖茹 陳功
關鍵詞:人工智能;AI主播;SWOT分析:發展之路
人工智能主播的概念
人工智能,英文縮寫為AI。目前人工智能在傳媒領域應用較多且被人們熱知的是人工智能主播,其通過采集真人主播人像、聲音,通過人機交互技術和大數據處理合成等技術開展語音合成、多語播報、智能翻譯等工作。2001年世界上第一個人工智能主播阿娜諾娃在英國誕生,這標志著智能主持人正式用于新聞播報中。2004年我國人工智能主持人小龍也出現在央視電影頻道《光影周刊》,再到新華社推出的“新小萌”“新小浩”、虛擬主播“果果”、微軟小冰等,人工智能主播的廣泛應用給新聞傳播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變革,人工智能主播的出現究竟是危機還是轉機引發了業內人士的思考與探討。
SWOT分析
Strength優勢分析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客戶體驗需求的不斷提高,真人主播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用戶的要求,AI主播的出現打破了傳統新聞播音員很多固有的限制,為人們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還能減少影響廣播電視行業的消極因素,同時AI主播的商業模式也存在多樣化發展,可與游戲軟件或者傳媒公司合作,通過開發自身獨有的應用軟件等來獲取盈利,AI主播的應用為人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全天候在線,能實時傳遞信息
在實際工作中,與傳統主播相比,AI主播具有全天候在線的能力,既能實現24小時的在線工作,還能實現信息的實時傳遞,滿足了人們當下的需求。AI主播在工作中可以實現24小時全天候地為人們提供信息,使人們獲取新聞的時間不受限制,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
多語種播報,為對外傳播提供服務
在實際的語音播報工作中,與傳統主播相比,AI主播不僅能夠進行中文語音播報,還能實現對英文、日文、俄文等語言的播報,滿足了社會經濟全球化的需求,更好地實現全球性傳播,為全世界居民樹立良好的中國社會形象,有助于樹立我國良好的社會形象,推動我國國際地位的合理提升。例如2019年,科大訊飛推出了全球首個人工智能多語種虛擬主播,該主播支持中文、英文、韓文和日文,并且在全國兩會期間為世界各國提供多語種播報服務,強化了中國電視對外傳播交流的力度。
批量生產,精準高效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AI主播以智能技術為基礎,基于大數據分析帶來整合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在實際的工作中,不需要對新聞稿件進行提前撰寫,在系統中輸入關鍵詞即可自動生成播報信息,并能在5分鐘內實現人工智能播報。例如,“新小萌”在上崗的三個月后,共計播報3400余條,累積時長達到10000分鐘以上,實現了高效率、低成本的工作狀態,減輕了真人主播的工作壓力。
Weakness劣勢分析
近年來隨著AI主播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和被關注度越來越高,人們開始產生未來AI主播是否會取代真人主播的顧慮,筆者認為大可不必過慮,就智能技術目前的發展情況看,AI主播很難突破目前劣勢,擁有和真入主播同等的服務能力,因此我們需要對其劣勢進行合理分析與控制,進一步推動AI主播的持續健康發展。
缺乏思維性,無法實現再創造
AI主播是機械性的輸入,是對文本進行簡單復制,無法進行實時判斷,缺少創造性,不利于新聞素材的合理運用。而真入主播可以對語言的傳播進行二度創作,在播出過程中根據當下情境判斷,做到目的明確、身份正確、基調準確、分寸精確,而這些是AI主播短期內無法實現的。例如朱軍的“黑色”零點時刻,央視春晚直播中,導演通知因為時間限制,零點倒計時前最后一個節目被臨時取消,這時距離零點正好還空下一分鐘,朱軍以其敏銳的思維判斷力和專業的播報組織能力完美地填補了這一分鐘的空場,被堪稱“教科書式的案例”。
缺乏情感性,無法傳遞有溫度的聲音
主播不僅僅是新聞的播報者,也是媒體與受眾銜接的關鍵樞紐,是一群有人情、有溫度、有思維力、有號召力的傳播者,人的思想可以通過后天學習形成“萬物一體”的哲學態度。在實際工作中,能夠將抽象的文字稿件轉化為有溫度、有情懷的藝術創造。AI主播在工作中雖然可以模仿真入主播的語言特點,但無法做到有情感、有溫度地播報,只能進行基礎的信息傳遞工作,受眾很難實現情感共鳴。例如語音助手Siri,她可以陪你聊天說話,尋找你想了解的信息,但始終無法像朋友一樣走進你的內心,聽你傾訴生活,為你排憂解難。人類的溫度是永遠無法復制的。
缺乏獨特性,無法樹立鮮明的人物特征
AI主播的聲音主要是以合成為主,在具體的工作中,就會出現聲音機械化、技術化的特征,這樣的語音很難形成符合自身特點的個人魅力。而人之所以有不同性格,是由其性別、民族、生活環境、遺傳因素等綜合作用的結果,真人主播也因為獨特的風格成為媒體為其定位的標簽,增強在受眾中的記憶點與影響力。例如何炅主持的《快樂大本營》,他以幽默又不失品味、活潑又不顯稚嫩的風格給觀眾帶來了無盡歡樂,大家親切地稱何老師為“內地綜藝主持一哥”。反觀AI主播目前還未有因為獨特風格被觀眾記住的案例,因為個性是無法被復制的。
Opportunity機會分析
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助力AI主播發展
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1中國虛擬偶像行業發展及網民調查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國內虛擬數字人核心市場規模達到62.2億元,同比增長79.8%。而2020年中國虛擬數字人核心市場規模僅為34.6億元。此數據足以表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高,我國虛擬數字人產業逐漸走入發展的高峰期。業內人士預計其將繼續維持高速增長,2023年有望達到205.2億元。
由此來看,虛擬數字人(主播)相關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對未來AI主播的發展來說無疑是一種機遇,將進一步推動AI主播的發展,未來將會更加深入人們的生活。
利好政策助推AI主播高速發展
AI主播能否順利、可持續發展,政策支持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016年9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指出:“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日新月異,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將給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帶來革命性變化。這種變化不會一蹴而就,也不會一帆風順,需要各國合力推動,在充分放大和加速其正面效應的同時,把可能出現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2020年10月20日,國家廣電總局出臺的《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十四五”科技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推動虛擬主播、動畫手語廣泛應用于新聞播報、天氣預報、綜藝科教等節目生產。
由此看來,利好的政策為AI主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環境保障,不僅有利于AI主播在傳媒領域的廣泛應用,也有助于AI主播向其他領域擴展。
資本投入增加保證AI主播高質量發展
隨著“Z時代”受眾群體的崛起,AI主播迎來快速發展期。互聯網平臺以及企業開始積極拓展AI主播業務,開發AI主播來進行品牌營銷。根據陳睿在B站12周年慶上的演講,B站早在2018年就開通了AI主播板塊,直至2021年6月,擁有3萬多名AI主播,增長率達到40%。AI主播被更大范圍地應用于不同企業場景,例如芒果超媒、奧飛娛樂等上市公司的直播帶貨、品牌營銷等。除此之外,AI主播還得到了各類基金的關注,據統計2021年共有16筆相關虛擬投資,2022年4月20日,僅僅4個月時間,新增虛擬投資9起,總投資金額超過百億元。
由此看來,巨量資本融入極大地縮短成長周期,對AI主播未來的發展來說無疑是一種機遇。
Threaten威脅/困境
保羅·萊文森認為技術的應用一般會經歷“玩具一鏡子一藝術”三個階段,有從業者認為當前AI合成主播只是一個“玩具”,也有學者認為AI主播有效率優勢卻存在情感劣勢。現實生活中,這種發展困境表現在不同方面。
定位困境
盡管AI主播是模仿人類的,幾乎和人類在外觀上達到了高度一致,并且能同人類一樣承擔部分工作,但在現實社會中,并不能和人一樣被同等看待,依然還是一種“物”的存在,為人類服務,被人類使用。
例如在網絡游戲領域,AI主播的存在主要用于服務消費者,負責備社區間的溝通鏈接,保證游戲在運行過程中穩定、順暢。在新聞媒體領域,AI主播的存在主要用于傳遞信息,只有簡單的聲音傳輸,沒有個性和魅力,無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總而言之,AI主播是介于信息、商品兩者之間的“工具”,生產者創造的目的是希望其能準確、快捷地進行信息生產、新聞傳播,但實際上,AI主播被大多數消費者接受更多是源于本性的好奇心理和娛樂需求。這種生產者的工具心態和消費者的玩具心態與AI主播最初的定位理念發生沖突,違背了最初的生產目的,影響AI主播的推廣與發展。
技術困境
AI主播在各行各業的投入使用也引起了業內專家的廣泛關注,針對AI主播實際應用情況,專家提出了日本機器人專家曾提出的“恐怖谷理論”,當機器人與人類的相似程度達到一個特定程度的時候,人類對他們的反應便會突然變得特別反感,哪怕機器人與人類只有一點點的差別,都會顯得非常顯眼刺目,于是得出沒有人愿意長時間看這樣的形象的結論。
安全困境
目前有關AI主播內容、周邊的侵權問題較為嚴重,因其不具備法律人格,更像是制作方的一個作品,因此對其相關權益的追責都會落實到背后開發制作團隊,因此需要他們自身加強對版權的保護,更需要國家知識產權相關部門對侵權有更加明確的界限劃分,創造健康向上的創作環境。
監管困境
在互聯網領域,網絡技術發展十分迅速,新生事物頻繁出現,針對互聯網相關的立法大多在2000年之前,法律跟不上新事物的發展,法律條文更新不及時或缺乏具體詳細的規定,導致法律法規相對滯后。
由于AI主播具有開放性、共享性等特點,政府相關部門難以對網上信息進行全面的監督和管理,因為其具有超時空性,使網絡管轄權難以確定,同時虛擬人過度追求個性獨特化,會出現一些違背正常倫理道德的現象,對網絡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長期發展下去會對社會穩定造成威脅,不利于國家安全。
所以,未來在元宇宙場景下的AI主播要想持續鍵康地發展下去,必須保證國家各部門正常穩定發展,只有在強有力的法律制度和政策監管下,AI主播才能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我們的態度
改變心態,擁抱技術
人工智能時代已經到來,面對各類新技術的普及,我們能做的就是改變心態,擁抱時代的巨變,從擔憂變為主動接受,并將其為我們所用,未來AI主播的加入必將大大提高社會生產力,帶來巨大的社會財富。
當然,我們在享受AI主播為我們減壓、增富的同時,也應該引起新的思考,不能坐享其成,我們必須提高自身專業能力,創造有溫度、有深度、有記憶性、有創造性的作品,始終處于主動地位。
改變姿態,不斷創新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僅僅擁有積極的心態是不夠的,不能坐以待斃,應該改變姿態,認清AI主播的優劣勢,重新認識確定學習方向。真人主播應利用好自己的優勢,既要注重基本功練習,更要加強多種能力的塑造,形成獨特主持個性,不斷創新,不依賴AI主播,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將自己處于一個管理者的位置,把AI主播看做自己的同事。不斷激發同事的潛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實現有效合作、快樂合作,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提升工作品質。積極展開人機合作,實現AI主播與真人主播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