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娟

膽囊炎作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一般出現在進食諸多油膩食物后,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右側上腹部嚴重絞痛,并朝右側肩部、后背放射,陣發性加劇等;也有部分患者表現為嘔吐、惡心、怕冷、發熱癥狀。臨床將本病分成急性、慢性兩大類,一般和膽囊結石并存。為此,本文介紹膽囊炎的相關知識以及病患接受健康飲食以及科學護理的必要性。
膽囊炎的病因
急性膽囊炎與膽囊內的結石突然發生梗阻或嵌頓膽囊管有關。患者膽囊管狹窄、膽道內存在蛔蟲或膽囊管扭轉、膽道內存在腫瘤阻塞膽管,也可能引發急性膽囊炎。有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膽囊會發生萎縮,膽囊壁變得肥厚,導致收縮功能下降,引起膽汁濃縮淤積,最終形成大量膽酸鹽,并刺激膽囊黏膜造成化學性膽囊炎。在此過程中,膽汁潴留導致膽囊內壓力驟增,處于膨脹狀態的膽囊會對膽囊壁淋巴以及靜脈淋巴回流造成影響,引發膽囊壁水腫充血。如果膽囊內的壓力值達到55 cmH2O以上時,膽囊壁的動脈血流就會阻斷,使得膽囊出現缺血性損害。此時的膽囊非常容易出現繼發性細菌感染,加重了膽囊炎的發展進程,引發膽囊發生穿孔以及壞疽。
膽囊炎患者的飲食原則
(1)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后,絕對臥床休養,以便讓膽囊充分休息,緩解疼痛。患者應遵循醫囑,靜脈補充各類營養、多飲水。不能飲酒、喝咖啡以及吸煙,不可進食濃烈調味品以及產氣食品,以免膽囊炎急性發作變得更為嚴重。可以進食流質或者半流質飲食,但限于低膽固醇、低蛋白、低脂肪。隨著病癥逐步消退,病患可進食含少量蛋白質以及脂肪的食物,如新鮮蔬果、牛奶、煮雞蛋、瘦肉等。
(2)平日應進食清淡、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包含番薯、藕粉、蜂蜜、梨、蘋果等,以全面促進肝糖原生成,同時為機體補充足夠的能量。建議每天攝入碳水化合物的總量為350~450 g。但如果患者存在高血脂、冠心病以及肥胖癥,則要限制甜食以及主食攝入量。
(3)進食要有規律,每天定時、定量進餐;每天進餐5~7次為宜,每餐不能過飽,以免刺激膽汁分泌,加速膽汁排出。從飲食結構來看,要嚴格控制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攝入量。建議每天脂肪攝入總量限制在20~30 g,且要將這些脂肪均勻地分布在各餐中。不要進食高膽固醇食品,如魚籽、動物肝臟、動物腦等。可多進食魚類,因為魚油內含有大量營養物質,能夠發揮減少血液內膽固醇水平的作用。進食蛋白質一定要適量,每天以50~70 g為宜。攝入一定量的蛋白質,能夠幫助修復受損的膽囊組織;但如果攝入太多,會增加膽汁的分泌量,反而對膽囊組織修復不利。
(4)攝入充足維生素,包括富含維生素C、B族維生素、維生素A的食物,如西紅柿、蘋果、柚子和粗纖維蔬菜等。如果攝入量不足,可額外服用維生素片劑。每天飲水量控制在2000 ml以上,以稀釋膽汁濃度、降低便秘發生。
(5)烹飪方式以汆、煮、燉等為主,禁炒、炸、煎等,以免患者攝入過多油脂,出現反射性膽道痙攣,加重膽道疼痛。
膽囊炎患者的健康護理
膽囊炎患者除了平日按時服藥外,還要進行健康護理,內容主要包含以下幾點。
(1)患者入院后,工作人員需觀察其生命體征改變情況,包括腹痛、呼吸、血壓值、體溫等。若患者局部出現黃疸,需要及時處理。
(2)維持規律性排便。在病患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其多進食粗纖維食物,以促進腸道蠕動。如果2~3 d還沒有排出大便,可遵循醫囑服用具有促排便功能的藥品,如果麻仁丸、蘆薈膠囊等。
(3)保持規律生活。膽囊炎患者一定要做到早睡早起、科學作息,維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情。良好的心態能夠全面促進機體新陳代謝,提升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中醫認為,思慮過多極易傷肝。如果患者平日憂心忡忡,有可能導致膽管變得緊張,干擾膽汁正常分泌,對促進疾病轉歸相當不利。
(4)應當多參與體育鍛煉,如跳廣場舞、打太極拳、游泳、健步走、羽毛球等,以強化體質。值得注意的是,運動不能過度,養病期間做到勞逸結合。
(5)如果患者病情較輕,以保守治療為主,可遵醫囑使用具有利膽清熱功能的中藥治療。必要時,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生素。倘若腹部疼痛嚴重,可遵醫囑使用止痛藥。
(6)如果患者病情比較嚴重,應及時進行手術,避免引起膽囊穿孔或壞死。
(7)患者手術后家庭護理同樣非常重要。家屬要為患者提供營養豐富的飲食,但要禁止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且不能進食動物內臟。家屬要學會觀察傷口的方法,避免發生感染等不良情況。
膽囊炎患者食譜推薦
炒南瓜籽
將適量南瓜籽仔細清洗后,放到鍋內慢慢烘炒,每天吃50~100 g,能夠有效預防膽結石。
赤小豆茯苓鯽魚湯
取紅小豆120g,鯽魚1條,茯苓6g、鹽適量。將鯽魚洗凈掏出內臟,洗干凈紅小豆并控干水分,與適量茯苓一并放到沙鍋內,加入適量水,出鍋前放鹽調味即可。赤小豆茯苓鯽魚湯能夠發揮健脾益胃的效果,特別適合膽囊炎患者服用。
金錢草粥
取粳米100 g,金錢草50 g。將金錢草洗凈,與淘洗好的粳米共同放入到鍋內,加冷水后小火熬成粥。
茵陳烏梅干米粥
主要成分為粳米100 g,烏梅干20 g,茵陳50 g。將茵陳、烏梅干和粳米一起放入到沙鍋內,小火煮開,每天服用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