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川 李可波 陳貞諭 江濤
摘 要:文章選取中國知網的中國引文數據庫作為數據來源,以我國圖書館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研究的相關文獻為研究樣本,利用“推薦經典文獻”功能快速獲取重要的經典文獻,并進行引文時序分析,對我國圖書館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研究的淵源、實踐案例及《高等教育信息素養框架》頒布后的相關研究脈絡進行了梳理,以期為圖書館開展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引文分析;中國引文數據庫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3)03-0075-03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務,大學生的信息素養水平決定了他們的終身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信息素養教育在歐美發達國家迅速普及,得到國際教育界、圖書館界和政府的支持,成為研究熱點[1]。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是將信息知識、信息檢索技能、信息道德等嵌入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的教育教學過程,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分析、利用、評價信息等能力的一種新型教育方式[2]。國外的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都取得了一定成效[3],關于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的研究,我國學者尚未采用基于引文時序分析的文獻計量學方法進行梳理。
1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1.1 研究方法
引文時序分析是通過研究文獻中引證事項的時間序列及聯系,編制引文時序網絡圖,展示某個研究主題的論文源流、最初著者及發展脈絡,從中探討科學技術的歷史和研究規律[4]。其中,LCS(Local Citation Score)指標是表征某文獻在該主題研究領域內的關注度,即同行引用頻次,代表文獻在該主題研究領域的認可程度。中國引文數據庫是以中國知網源數據庫文獻的文后參考文獻和文獻注釋為信息對象建立的一個規范的引文數據庫,其“推薦經典文獻”功能就是利用LCS由高到低推薦某主題領域的經典文獻。
1.2 數據來源
筆者以中國引文數據庫為樣本數據來源,在“推薦經典文獻”功能中使用專業檢索方式,以信息素養、教育、嵌入、圖書館這四個概念的各種表述詞為檢索詞,使用主題、關鍵詞、題名、摘要等字段構建檢索表達式,檢索所有年份和文獻類型,檢索時間為2022年4月13日,得到相關文獻2,859篇。
2 引文時序分析
筆者利用中國引文數據庫的“推薦經典文獻”功能,對2,859篇文獻及其引證文獻進行分析后制作了引文編年圖。在引文編年圖制作中,選取的文獻節點過多會影響視圖的顯示效果,文獻節點過少則節點之間的引用和繼承關系不能得到較好展現。筆者選取LCS在13次及以上,對應的文獻節點數為55,生成了引文編年圖。每個節點表示一篇重要文獻,LCS越高,圓圈就越大;帶箭頭的連線表示文獻之間的引用關系,箭頭的指向是被引文獻的節點,箭尾是引證文獻;圖中節點從上到下反映文獻發表的時間先后順序。
3 基于重要經典文獻分析的研究脈絡梳理
筆者結合引證網絡的連通性、連線的密集程度發現,在制作的引文編年圖中有兩個獨立發展、內部相互連通的引證關系鏈,這兩個引證關系鏈以外的其他的文獻節點相對孤立,尚未形成聯系緊密的關聯網絡。
3.1 我國圖書館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研究的淵源
引文編年圖中最大的引證關系鏈由33個文獻節點組成,集中分布在2003年至2015年,連線較密集,說明這個領域內的研究較活躍。最早的經典文獻是2003年皮介鄭的博士論文,其在介紹美國開展的信息素養教育項目時指出,我國高校圖書館要參與到與各科教學相融合的信息素養教育體系中,這是經典文獻中首次出現將信息素養與學科教學相融合的闡述[5]。同年的經典文獻在介紹美國多校園、多學科、多機構開展信息素養教育實踐中首次提到合作是高校開展信息素養教育重要的基礎[6]。
2004年至2007年的重要經典文獻介紹了國外大學圖書館合作開展信息素養教育的情況,如:宏觀層面的圖書館之間的合作、中觀層面的圖書館與其他機構的合作、微觀層面的館員與院系教師的合作[7-8]。2005年至2006年出現與課程整合式信息素養教育相關表述的經典文獻,王樸介紹了美國馬里蘭大學的學科館員與建筑學院教師合作開展建筑學方面的信息素養教育情況,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和社會效益,同時提出了我國開展整合式教學方面的信息素養教育的策略[9]。2006年,杜安平探討了課程整合式圖書館教育,王曉力提出了課內教學的信息素養教育方式,即把信息素養教育滲透到專業課程的各個教學環節[10]。
2010年,龔芙蓉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明確提出了“嵌入式信息素養教學”這一概念,該模式的內涵與前面經典文獻中所說的館員與專業教師合作開展信息素養教育模式、整合式信息素養教育模式等是一致的,即將信息素養教育嵌入學科課程的授課、實習、考試等環節[11]。雖然我國學者對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內涵的理解及表述不一致[12],但從表述詞匯的演變可以看出,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是由歐美發達國家率先提出的理念[13],我國圖書館界及時捕捉后開展理論研究和國外案例推介,相關研究成果從早期對合作、協作開展信息素養教育理念的宏觀敘述層面,發展到目前提倡嵌入專業課程或學科與專業教師合作開展具體案例實踐的微觀操作層面。
3.2 我國開展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的案例研究
分析結果顯示,引證關系鏈1由9篇經典文獻構成。我國最早的案例研究是宜春學院圖書館自2006年開始以醫學院臨床專業班級為試點開展的教師—館員學科教育合作模式實踐研究[14]。該模式將信息素養教育納入課程教育的目標和評價,與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模式內涵一致。最有影響力的案例研究是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開展的信息素養教育實踐[15],該館從2008年開始將信息素養教育嵌入專業課程和通識課程的教學中,提出了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模式,嵌入方式有相關方式、完全方式兩種,嵌入時機有全程跟蹤式、一次介入式兩種,特別是在新生研討課“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轉換與利用”中,該館開展了從局部嵌入課程發展到全面融入課程的教育實踐,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和實踐經驗。學科服務的開展為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提供了契機,廈門大學圖書館與教務處、院系教師合作,將信息素養教育課程嵌入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公共選修課程體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16]。
重要的實踐案例還有華南理工大學圖書館的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實踐[17]、首都師范大學圖書館的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實踐、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的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實踐[18]等。這些案例研究探析了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模式的內涵、操作方法及實踐過程中的優缺點,既肯定了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取得的成績,也從嵌入的廣度和深度、學科館員的工作時間難以保障、學科館員對學生的專業信息需求缺乏深入了解等方面指出了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面臨的問題[19]。調研結果表明,與傳統的信息素養教育形式相比,雖然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還沒有得到普及[20],但許多高校圖書館正在進行試點探索[21]。
3.3 《高等教育信息素養框架》頒布后的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研究
分析結果顯示,引證關系鏈2由6篇文獻構成。2014年,楊鶴林指出,元素養(催生其他素養的素養)將成為下一代美國高等教育信息素養標準的基石[22]。2015年,美國大學與研究圖書館協會發布了《高等教育信息素養框架》(以下簡稱“新《框架》”)。我國學者指出,元素養為新《框架》對信息素養的重新定義奠定了理論基礎[23],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融入了元素養的核心理念[24],館員要積極探索與學院合作的方式與機制[25]。新《框架》為圖書館開展信息素養教育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內容支撐[26],2017年,南開大學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團隊根據新《框架》開展了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活動[27],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如何根據元素養的概念和新《框架》的相關內容,開展信息素養教育的理論探討和實踐,已成為圖書館亟須研究的課題。
4 結語
筆者利用中國引文數據庫的“推薦經典文獻”功能,獲取了重要的經典文獻,繪制了我國學者針對圖書館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研究的引文編年圖,梳理了該領域的研究脈絡,為探析我國圖書館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研究的淵源、發展軌跡提供了數據支持和新的研究視角。
參考文獻:
[1] 涂穎哲,唐艷春.圖書館用戶信息素養與專業課程整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0(11):22-26.
[2] 劉慶慶,何燕君,楊新涯,等.高校圖書館嵌入式信息素養教育模式研究:以重慶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8(16):47-54.
[3] 方錦平,易斌.美國信息素質教育的合作模式及其啟示[J].現代情報,2007(7):200-201.
[4] 李運景,侯漢清,裴新涌.引文編年可視化軟件HistCite介紹與評價[J].圖書情報工作,2006(12):135-138.
[5] 皮介鄭.信息素質理論與教育研究[D].北京: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2003.
[6] 李曉娟.美國高校中信息素質教育項目的實施及經驗分析[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3(2):75-78.
[7] 李武,劉茲恒.美國大學圖書館開展信息素質教育的兩種合作類型[J].圖書館建設,2004(5):96-98.
[8] 王樸.為信息素質而合作:來自美國的啟示[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5(1):84-88.
[9] 王樸.一個獨具創意的信息素質教學案例:美國馬里蘭大學世博會榮譽課程探析[J].圖書情報知識,2005(5):65-67.
[10] 王曉力.國外高校信息素養教育[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9(1):92-96.
[11] 龔芙蓉.國外高校信息素質教育之“嵌入式教學模式”的思考與啟示[J].圖書館論壇,2010(3):147-149.
[12] 湯莉華,潘衛.IC2創新服務模式下的嵌入課程式信息素養教育[J].圖書館雜志,2010(4):43-44.
[13] 于春萍,李藝紋.關于嵌入式信息素養教學本土化的思考[J].現代情報,2013(3):17-19.
[14] 吳漂生,易斌.信息素質教育教師—館員學科教育合作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圖書館論壇,2009(1):141-143.
[15] 高協,宋海艷,郭晶,等.面向創新的信息素養教育規劃與實踐:以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3(2):10-14.
[16] 陳全松.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學科服務模式的實踐與思考:以廈門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2(7):83-87.
[17] 唐艷春.基于信息素質教育與專業課程整合模式的應用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0(4):133-135.
[18] 張冬榮.嵌入式信息素質教育服務[J].圖書情報工作,2013(22):23-30.
[19] 彭艷,胡芳.對高校圖書館嵌入式信息素質教育的思考:以首都師范大學圖書館為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3(4):88-92.
[20] 洪躍,付瑤,杜輝,等.國內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現狀調研分析[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6(6):90-99.
[21] 張文佳,涂文波.國內外高校圖書館嵌入式教學案例比較研究[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5(3):67-71.
[22] 楊鶴林.元素養:美國高等教育信息素養新標準前瞻[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4(3):5-10.
[23] 秦小燕.美國高校信息素養標準的改進與啟示: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養框架》解讀[J].圖書情報工作,2015(19):139-144.
[24] 張丹.美國大學圖書館的元素養教育的進展及其啟示[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6(2):103-110.
[25] 劉彩娥,馮素潔.ACRL的《高等教育信息素養框架》解讀與啟示[J].圖書情報工作,2015(9):143-147.
[26] 符紹宏,高冉.《高等教育信息素養框架》指導下的信息素養教育改革[J].圖書情報知識,2016(3):26-32.
[27] 張蒂.基于ACRL《高等教育信息素養框架》的實踐路徑探討:以南開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7(1):47-55.
(編校:孫新梅)
收稿日期:2023-02-07
作者簡介:林川(1973— ),海南醫學院圖書館副研究館員;李可波(1987— ),海南醫學院圖書館館員;陳貞諭(1988— ),海南醫學院圖書館館員;江濤(1988— ),海南醫學院圖書館館員。
本文系2021年度海南省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信息素養嵌入學科課程的實證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Hnjg2021-65;又系2020年度海南醫學院教育科研課題“信息素養嵌入學科課程的實證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HYYB2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