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曉晨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公眾對財務信息的需求不斷增加,并對審計報告的質量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然而,最近幾年有較多的會計師事務所發生了審計失敗的相關案例,導致社會公眾對會計師事務所及其審計人員的信任度急劇下降。A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其中的一個典型例子,這幾年收到不少來自監管部門的“罰單”。鑒于此,選取A會計師事務所對B企業的審計失敗案例,深度剖析A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失敗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審計失敗;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會計師事務所
中圖分類號:F239?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01-0116-03
一、審計失敗概述
(一)審計失敗的定義
審計失敗是指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因未能按照審計準則、法律規定進行審計或者未能發現被審計單位財務信息不實甚至發生財務舞弊的行為,從而發表了不恰當的審計意見。審計失敗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上市公司進行了財務造假而審計人員沒有發現,另一種是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發生了過錯。
(二)審計失敗對各方面產生的影響
1.對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影響
一份標準的審計報告按照規定應當具備注冊會計師(至少兩名)的簽名和印章,以及該事務所的公章。審計失敗會使會計師事務所第一個受到影響,不僅會被罰款,而且聲譽還會受損,流失客戶甚至更多的資源。另一方面,審計失敗代表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出現了紕漏,證監會必然會對其進行處罰。如果是個人的原因,那么除了承受巨額賠償金,還可能被所在事務所辭退,以后很難在審計行業繼續從業。
2.對被審計單位的影響
審計失敗一旦被證監會揭露,被審計單位的內部經營情況和財務造假就會被曝光,其在資本市場的信譽、誠信度和公共形象就會下降,股價也會在短期內下滑得很快,甚至會面臨破產退市。同時,對于管理層粉飾財務數據、編制虛假財務報告這類舞弊行為,盡管可能在短期內滿足了一些人的利益,但對企業長遠的發展會產生錯誤的導向,會導致管理層做出錯誤決策。
3.對資本市場的影響
如果會計師事務所出具與事實情形不符的審計報告,投資者就很容易因為信息不對稱做出錯誤的投資決定,最終大多數人都會因此遭受難以預料的經濟損失。同時社會公眾以及相關部門也就失去了監督的作用,市場風氣被破壞、市場秩序被擾亂,最終會對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帶來傷害。
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失敗案例介紹
(一)A會計師事務所介紹
1.A會計師事務所概況
A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是由原C會計師事務所和原D會計師事務所在平等協商基礎上于2013年4月聯合成立的一家專業化、規模化、國際化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其業務主要包括股票發行與上市、企業重組、公司改制、財務咨詢、稅務咨詢、管理咨詢等。
2.A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歷史
2013年兩大事務所合并之后,A會計師事務所猶如打了雞血一般迅猛發展,事業蒸蒸日上,在2016年的中注協百強事務所中順利登上了第二名的高位。然而它才剛剛開始穩步發展就頻頻犯錯,接二連三地被證監會和財政部等監管機構處罰。從2016年開始的3年半間,A所受到中國證監會及交易所處罰的次數高達24次(占8.5%)。其中在2019年發生的康得新巨額財務造假事件在業界引起了轟動,之后A所便踏上了下坡路,很多上市公司都陸續與A所解約。2019年的中注協百強事務所中A會計師事務所已經不在名單之列,它的轟然坍塌令業內人士唏噓不已。
(二)B企業簡介
B企業屬于股份有限公司,是由E(集團)公司、F信托咨詢公司和G銀行某分行三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的,于1997年初在深交所上市。B企業業務從最先涉足的房地產行業、土地轉讓,到后面的新能源、電子、水產、棕櫚油、旅游業、“互聯網+”等。由于不斷調整主營業務,其業績并不穩定,收入和利潤每年都波動較大。最近五年間B企業的經營情況也并不好,已經收到來自監管局與深交所的3次監管函和10封關注函。
(三)B企業審計失敗案例介紹
如表1所示,自2010年起連續三年B企業的審計工作都是由D會計師事務所負責的,2013年交接給了A會計師事務所,但負責的注冊會計師還有參加,導致B企業財務報表的問題一直未被發現,出具了不當的審計報告。
1.B企業未按要求追溯質量索賠款,A所未采取適當措施
B企業對某電子器件有限公司H進行了投資,并持有其48%的股票份額。2012年,H公司的客戶出具了《扣款通知單》,要求其將質量索賠款全部計入營業外支出,金額達5 355 085元。次年H公司發現此款項還沒有支付甚至連最終賠償金額都沒有經過法院的判決與決定,便懷疑將索賠款計入營業外支出的行為屬于會計差錯,最終決定通過沖減這筆營業外支出來進行會計估計變更。會計準則規定,會計估計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H公司明知會計估計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還要繼續犯錯,這明顯違背了會計一貫性原則。另一方面,A會計師事務所已經發現了問題,但它只要求調減當期營業成本,而并沒有正確地進行追溯調整。2013年年末H公司將10月的憑證沖回,由于B企業應該用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所以這兩年不考慮所得稅的情形下實際凈利潤分別增加和減少了2 570 440.80元。
2.B企業未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A所未合理考慮期后事項
B企業決定減少對H公司的投資及時止損,其董事會在2014年的臨時股東大會上通過了以售價875萬元轉讓H公司21%的股權的議案。按照出售價來計算股價應是2 000萬元,B企業應就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提減值準備,然而它并沒有這樣做,最終導致H公司2013年虛增利潤2 377 904.37元(未考慮所得稅)。但更多的問題在A所的審計人員身上,他們應當重點關注長期股權投資是否存在減值跡象并判斷是否應計提減值準備,可并沒有合理考慮該期后事項(資產負債表日至審計報告日之間)對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的影響,審計底稿中并沒有分析其減值情況,更沒有保持高度謹慎和懷疑,而是放任了這個重大錯報。
三、A所對B企業審計失敗的原因分析
(一)注冊會計師和A會計師事務所的原因
1.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不足
A會計師事務所隨著聲譽逐漸變好,業務開始蒸蒸日上,但隨之帶來的是審計人員的缺乏以及專業能力強的注冊會計師比例較以前有所下降。審計人員在對H公司質量索賠款進行審計過程中明明已識別了會計差錯,卻并沒有要求其進行追溯調整來改正,反而通過調減營業成本來掩飾H公司的錯誤,導致當期近利潤虛增。
2.注冊會計師未保持應有的職業懷疑態度
會計準則要求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要持有職業懷疑的態度,然而A所的注冊會計師并沒有做到這一點。H公司已經有證據表明長期股權投資出現了相關的減值跡象,然而審計底稿中卻并沒有對該減值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和深入調查,這就是在放縱被審計單位的錯誤。
(二)被審計單位的原因——B企業存在財務舞弊行為
被證券交易所“ST”甚至退市是所有上市企業都會面臨的壓力,B企業的管理層寧愿使用財務舞弊的違法手段也要盡力消除這一困難。“ST”(special treatment),即特殊處理,是我國資本市場對經營狀況出現異常的企業進行標識的方式。《證券法》規定,如果上市公司連續兩個會計年度出現虧損,就會被進行ST處理;如果連續三個會計年度出現虧損,證交所有權利終止其進行交易;如果在連續三年虧損后的隨后一年中還是沒有實現扭虧為盈,上市公司的股票就會面臨停牌處理,甚至被終止上市。
B企業早在2005年就曾收到退市風險警告,直到2006年8月才被撤銷,而2009年和2015年又收到了退市警告。在經歷了數次退市警告和撤銷風波后,管理層面臨2011、2012年連續兩年的虧損產生了很大的業績壓力,對此他們只能通過在質量索賠款、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和營業收入上做手腳等以避免被深圳證券交易所進行“ST”處理,但這無異于抱薪救火、揚湯止沸,最后咎由自取。
(三)審計執業環境的原因
1.市場競爭激烈
目前,國內從事審計工作的會計師事務所數量越來越多,早已形成一種僧多粥少的局面,于是大多數事務所為了拉客戶低價競爭。價格降低成本也會隨之降低,事務所就會采用一些導致審計質量降低的方法,例如選用低成本的實習生作為審計人員等。就這樣,大家陷入了一種惡性競爭。
2.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不規范,懲罰力度小
我國現在頒布的關于審計的法律法規數量還是相當少的,而且審計署對審計人員和事務所的監管力度也不夠。證監會對B企業及其高管的懲罰僅僅只是警告加上小額罰款,對A所也是如此。由于監督體系在這方面的缺陷再加上巨額經濟利益的誘惑,注冊會計師很可能抱有僥幸心理,選擇高風險、偷工減料地賺取高額收益,導致審計質量直線下降,引發審計失敗的頻繁發生。
四、A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失敗的啟示及對策建議
(一)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角度
1.增強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
審計行業特性要求工作人員需具備足夠的專業能力作為支撐。首先,注冊會計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不能僅僅滿足于考證書,要重點關注財會行業新出臺的政策,將知識融會貫通,在應用中積累實戰經驗。其次,會計師事務所也要選擇真正有實力的審計人員,聘用后也不能忘記對員工的職業培訓,做他們的后盾,這也有利于提升事務所在業界的名譽與聲望。
2.增強審計人員的獨立性,注重道德建設
要想提高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就要注重保持形式上的獨立性,不能讓注冊會計師被審計單位或會計師事務所兩方施壓而影響其做出正確的決策。同時,實質上的獨立也不能忽視,審計人員也要努力提升個人素質與道德水平,不忘初心,不去觸犯基本的道德底線。
(二)被審計單位角度——加強企業內部經營管理
第一,完善董事會和監事會各自的職能。董事會應當發揮其應有職責,確保自身的獨立性進行客觀的決策;同時監事會也應當加大監管力度,規范企業的發展方向。第二,提高對內部審計人員的要求并實施科學的考核激勵辦法。企業的審計人員也需要進行專業的培訓指導來提升業務能力,激勵他們為公司的光明未來而不斷努力。
(三)審計職業環境角度
1.規范審計市場競爭秩序,杜絕低價競爭
監管部門應營造一個管理高效、清明有序的審計服務環境。首先,要建立會計師事務所的信譽評級制度,引導被審計單位在選擇時更重視審計質量與行業定位。其次,提高審計市場的準入門檻。會計師事務所成立門檻低就會導致市場分散,注冊會計師的專業能力不夠就會給事務所帶來巨大的審計風險。政府也可以引導小而分散的事務所積極合并,注重質量而非數量,這樣能對低價競爭的現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最后,要嚴格規范審計收費制度,對違反法律的降費攬客行為予以重罰,杜絕低價競爭。
2.完善監管制度和相關法律法規
我國目前在處理審計失敗案件上缺乏健全規范的法律法規,懲罰力度也不夠,部分審計人員對法律缺乏應有的敬畏感,出具不當審計意見,阻礙了行業發展。國家可以從小規模的會計師事務所抓起,強化法律約束,提高他們的違法成本,同時還要建立健全行業監察機制,實行經濟與法律的雙向監管。
參考文獻:
[1]? ?王曉杰.關于審計失敗的思考——基于B企業的案例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8):189-190.
[2]? ?馬春英,張敏.淺談公司財務造假及防范對策——以B企業為例[J].時代金融,2018,(2):248-249.
[3]? ?黃夢.B企業造假分析[J].時代金融,2017,(11):167,171.
[4]? ?楊模榮,劉春廷.“B企業”會計違規案例分析與啟示[J].會計之友,2017,(5):115-117.
[5]? ?陳培育.A所對*ST康得審計失敗案例研究[J].統計與管理,2021,(4):58-63.
[6]? ?向增先.審計失敗與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相關性問題研究[J].現代商業,2021,(5):181-183.
[7]? ?張文榮,張景瑜.審計何以失敗——對2001至2020年度處罰會計師事務所及注冊會計師的分析[J].中國注冊會計師,2021,(2):119-123.
[8]? ?楊云飛.注冊會計師審計失敗的反思與應對策略研究——以新綠股份審計失敗案為例[J].經營與管理,2021,(2):31-36.
[責任編輯? ?立?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