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丹紅
摘 要《皇帝的新裝》是丹麥作家安徒生的經典童話作品,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文本的有效解讀,感受故事的中心敘事元素,在掌握童話故事內容的同時,讓學生認識到故事背后的虛幻視角與現實意義,這是初中語文童話故事教學的重要課題,對學生思維發展與核心素養的提升至關重要。
關鍵詞 《皇帝的新裝》 有效解讀 虛幻視角 現實意義
童話本是虛幻的,但不意味著所有童話都要從虛幻的視角進行解讀。當童話有著現實指向意義時,虛幻視角下的童話故事會看起來十分怪異。解讀丹麥作家安徒生的童話《皇帝的新裝》時,應引導學生把握虛幻視角與現實意義間的內在邏輯關聯,,強化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一、虛幻視角和現實意義的關聯
根據初中生的閱讀喜好選擇童話故事,如果只是為了讓學生對離奇的故事情節或個人的好奇心獲得滿足,這樣的童話教學只是淺層次的,無法突出其現實意義。從童話故事特有的虛幻視角對《皇帝的新裝》進行解讀,教師可以提出問題:“這個皇帝到底是男人還是女人?”乍一看問題特別沒有價值,但內涵卻深刻,故事中的皇帝明顯是男人,但是一個男人居然將錢財用在新衣服上,整日琢磨各種衣服,不關心國家大事和人民生活,這看起來更加荒誕。說這樣的皇帝荒誕,其原因在于這個人與現實中的皇帝格格不入。虛幻視角下的故事和現實意義之間并不沖突,安徒生從文學的角度描述現實,但他并沒有采用寫實的方法,而是從虛幻的角度向人們展示真實的一面。
《皇帝的新裝》中很多詞句可以看出故事里的時間是虛幻的,比如“許多年之前”、“很久很久以前”,時間上的虛幻讓學生解讀故事的現實意義時,能夠跟各個時段相結合。“為了漂亮,不惜將所有錢花掉”,這就是虛幻且絕對的因果關系,實際生活中也會存在這樣的真實情況。學生意識到虛幻視角和現實意義之間并不是矛盾的關系后,對童話故事的解讀會更主動,也有更廣闊的空間。
二、基于虛幻視角感受作品的現實意義
語文教學中,教師普遍習慣于從故事中人物的角度出發作分析,學生則會關注故事情節的起因、發生、經過與結果。以往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安徒生《皇帝的新裝》往往會注重“新裝”的似有實無講解,童話中以嘲諷皇帝愚蠢與貴族們對皇帝的阿諛奉承為主要內容,剖析封建統治社會下的病狀。學生仔細閱讀,會發現安徒生想要展現的不僅是一個可笑的故事,更是要透過故事告訴人們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關于為人正直誠信的問題。學生可以試著從虛幻角度與現實生活兩個角度入手,深入理解故事的內涵。閱讀這種童話故事,教師可以比較容易感悟到作者想表達的內容,但對于學生來講,卻是不太容易,甚至會比較困難。多數學生可能會無法聯系到“封建統治階級”這種詞匯,這是因為學生解讀文本的時候沒有將童話的虛幻和現實相結合,對故事的理解易于出現偏頗。
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從虛幻的世界入手,然后從虛幻轉向現實,讓學生在主動聯系、多方探究中感受童話蘊含的現實意義。比如《皇帝的新裝》中提到了“為了要穿得漂亮”,這是故事中皇帝制作新衣的情感需求。但是在現實社會里,這不是一個無法接受的理由,人們往往會秉承著“人靠衣裝馬靠鞍,三分長相七分打扮”的理念,無論女人或男人,想好好打扮自己并不為過。但是故事開頭所說皇帝為了穿得漂亮的理由,多少讓讀者覺得有些突兀,不切實際,難以理解。故事中最荒誕的一句話就是“任何不稱職或愚蠢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這句話迷惑了皇帝與所有的大臣,也引領人們進入安徒生塑造的虛幻世界。隨后故事中所有環節都在虛幻中演繹。比如皇帝的虛榮愚蠢、大臣們對皇帝的阿諛奉承、其他人的自私虛偽等。解讀本文,會給人一種魔幻感。學生第一次閱讀時可能會感到故事好笑。這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帶領學生切換解讀視角,比如“這樣的描寫向我們暗示了什么?”童話故事必須要從虛幻視角轉換到現實世界,此處轉換的關鍵在于一個小孩子說的“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沒穿啊”。這句話由孩子說出來,既體現出童言無忌,還能說明孩子說的才是真話。只有真話才能帶領讀者從虛幻世界中脫離出來。這個小孩子說持話,實現了虛幻與現實兩個世界之間的巧妙轉換。解讀本文會讓學生想到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同樣會有虛假的內容存在,真與假相互交織,學生在認識到這一點后才可以感受到文章蘊藏的意義。
安徒生以“真”來構建故事情境,語言十分生動,文字表達通俗形象。《皇帝的新裝》是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的語言體現在“真”上,安徒生從兒童視角入手,為兒童創造了虛幻的世界,再將童真注入文字中,讓生動的語言創造出充滿趣味性色彩的童話故事情節。與此同時,“真”也構筑了童真的王國,故事內語言簡潔,對皇帝的描寫十分直白,采用對話的形式展示皇帝、大臣的人物形象。比如皇帝心中想:“我什么也沒看見,這真是荒唐!”各種細膩的內心獨白刻畫了皇帝虛偽且愚蠢的性格特點。再比如,大臣說:“啊,美極了!”這是大臣對皇帝的阿諛奉承,可以看出是大臣的慌張掩蓋。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學生會忍不住將自己置身于真實的生活中,試著從生活中找到類似的故事或者相似的人。謊言世界的外殼實際上是由真實的物質構成的。只有將社會封閉起來,才能看起來牢不可破,但故事中的孩童最后將謊言打破了,最終謊言四分五裂。皇帝到底應不應該相信孩子說的“真話”,最后答案不言而喻。
三、虛幻視角和現實意義中蘊含的教學價值
基于初中生的認知水平,要實現思維上的拓展,才能從虛幻的角度探究童話故事的現實教育價值。對《皇帝的新裝》進行解讀,很多學生會發現,騙子的行騙方式其實一眼就可以看穿,但為什么沒人去懷疑他呢?視覺無法代替人的思想,但是騙子在介紹新衣特點的時候,怎么會無人提出質疑?騙子假裝制作新衣時索要了大量的金子與生絲,此時為什么無人懷疑騙子?最后皇帝在試穿衣服的時候,眾人前呼后擁,幫助皇帝穿上衣服,強調衣服的特殊性。結果這樣的騙術不僅騙了皇帝,還將整個國家的人騙了過去。究其原因不難發現,騙子主要結合了當下的社會現實,抓住了人們自私虛榮的心理特性,一個人不愿意承認自己愚蠢、怕丟掉自己的官位或失去自己的既得利益的時候,群體心理壓力就可以震懾所有人。群體意識占據了主導地位后,個體意識將會被淹沒,獨立也會轉為盲從。這就是一個國家的人被騙子耍得團團轉的根本原因。
以荒誕戲謔的形式呈現社會的真實,透過童話故事感受世間百態。《皇帝的新裝》給人們帶來的不僅僅是笑聲,更多的是嘆息聲。本文讓學生看到的不僅是故事,感受的更多是生活,是作者本人對純真世界的向往,以及對現實社會的深刻體會。安徒生這則童話故事流傳甚廣,學生經過學習能從時代的變更中感受其中的現實教育意義。通過本文教學,教師要引導學生敢于說真話,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本,滿足學生情感需要,發揮教材對學生思想意識培養的工具作用,提升教材內容帶來的教育價值。
總之,《皇帝的新裝》中,安徒生以孩童的目光與詩人的手筆寫下一個蘊含深刻的童話故事,學生可以感受到童話故事中的純真,并透過虛幻視角尋找故事的現實教育意義。這對于學生思維發展與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
[作者通聯:浙江寧波市寧海縣岔路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