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


摘要:目的 探討血脂檢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臨床價值。方法 以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為觀察組,同期于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6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均接受血脂檢驗,分析血脂相關指標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結果 觀察組TC、TG、LDL-C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HDL-C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ApoAI水平低于對照組,ApoB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脂檢驗可作為心血管疾病診斷的輔助指標,為臨床診斷提供可靠依據,具有顯著應用價值。
關鍵詞:血脂檢驗;心血管疾病;診斷價值;甘油三酯、總膽固醇水平
在社會經濟水平發展的大環境下,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加之社會人口老齡化發展進程,各種心血管發病率明顯攀升,對人類健康構成巨大威脅[1]。數據顯示,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老年人死亡的重要病因,臨床最為常見的三大心血管疾病為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死,該類疾病早期無典型的癥狀表現,診斷難度大[2]。通過檢驗敏感的實驗室指標,有助于早期確診疾病,及時予以治療,控制疾病進展,降低急性發作率,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存在血脂異常情況,與正常人相比血脂指標水平往往較高。本研究以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為觀察組,探討血脂檢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臨床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以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為觀察組,同期于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6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觀察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32~79歲,平均(55.24±5.85)歲;高血壓25例,冠心病21例,急性心肌梗死14例。對照組:男33例,女27例;年齡30~80歲,平均(56.87±5.58)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意義(P>0.05)。
納入標準:(1)參考《各類心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觀察組患者均符合心血管疾病的診斷標準;(2)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90/140mmH,冠心病經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發現單支冠脈狹窄≥50%;(3)均認知正常,研究知情配合;(4)無感染性疾??;(5)具備完善的就診資料。
排除標準:(1)精神狀態不正常、或存在認知障礙;(2)存在心臟疾病、心肌病、肝腎功能器質性障礙;(3)凝血機制異常;(4)伴有血液系統疾病;(5)并發惡性腫瘤疾??;(6)新近感染;(7)特殊階段的女性,如妊娠、哺乳等。
1.2 方法
檢驗前告知所有受檢者檢查目的、意義及重要性,取得其知情及同意,及時告知相關注意要點,排除檢驗禁忌對象。所有對象均接受血脂檢驗,檢測前3 d正常進食,前1晚避免劇烈運動,禁煙禁酒,22:00后禁食,空腹12 h以上,同時避免服用影響血脂的相關藥物。次日清晨抽取肘靜脈血5 ml,恒溫水浴箱中放置1 h,使用離心機(離心轉速3000 r/mim,時間10 min)離心處理后保留血清。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患者血脂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載脂蛋白(ApoAI、ApoB)。由上海潤達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提供的血脂試劑盒,嚴格按照試劑盒操作說明進行,并做好實驗室質控。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血脂指標水平,包括TC、TG、LDL-C、HDL-C、ApoAI、ApoB。TC正常范圍是3.1~5.7 mmol/L;TG正常范圍是0.35~1.71 mmol/L;LDL-C正常范圍是2.08~3.02 mmol/L;HDL-C正常范圍是1.61~1.66 mmol/L[3]。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TC、TG、LDL-C、HDL-C水平比較
觀察組TC、TG、LDL-C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HDL-C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載脂蛋白水平比較
觀察組ApoAI水平低于對照組,ApoB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受到生活方式改變及生活快節奏的影響,各種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明顯攀升[4]。心血管疾病具有發病急、病情重、進展迅速等特點,且病因較為復雜,治療時間長,治愈難度大,不僅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同時對其身體健康構成巨大危害,被稱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5~6]。心血管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殘和病死風險,早期明確診斷、及時治療是保障患者預后的關鍵。心血管疾病主要通過血壓、心電圖、血常規檢驗、血脂檢驗等進行輔助診斷,主要病因及病機有長期吸煙、血管壁平滑、血液粘稠等,發病機制中高血脂占重要地位,主膽固醇沉積,動脈深層脂肪變性,導致血管粥樣硬化,斑塊形成,造成血管管腔狹窄或閉塞[7~8]。血脂檢驗在心血管疾病診斷中起到重要預警作用,可判定疾病進程及機體血脂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為制定治療方案提供可靠依據,且對患者預后改善具有積極意義[9~11]。
血脂為人體血漿的重要組成部分,被稱為脂質物質,是維持機體細胞代謝的重要物質,參與人體循環的多個環節及過程,血脂與膽固醇、糖脂、類固醇、固醇、甘油三酯等密切相關,其主要表現形式為脂蛋白運輸[12~14]。TG為心肌梗死、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TG水平升高可能是因運動、飲食導致,也可能是藥物、疾病因素造成,或與吸煙飲酒、肥胖等存在相關性[15~17]。LDL-C是降脂效果評價的客觀指標,其高水平表達可造成血管動脈粥樣硬化,主要受飲食、運動、情緒緊張等因素影響,且隨著年齡增加而升高[18]。HDL-C對心血管具有保護作用,在肝外組織膽固醇運轉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參與肝臟代謝分解,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主要受到家族病史、年齡、性別、機體狀況、飲食習慣等因素影響。HDL-C水平可判定冠心病危重程度,其水平越低,冠心病發生率越高,為預測冠心病的重要因子,也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19~20]。ApoB可以預測冠心病,其LDL受體結合位點突變,極易引起ApoB100配體缺失,從而引發高膽固醇血癥、冠心病等病變。ApoAI為合成HDL-C的重要蛋白,能促進機體清除脂質并控制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其水平越高,代表動脈粥樣硬化風險低;ApoB則反之,ApoB處于高水平狀態下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率。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患者定期實施血脂檢驗,對心血管疾病預防具有積極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TC、TG、LDL-C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HDL-C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ApoAI水平低于對照組,ApoB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在臨床診斷中,如出現膽固醇異常,需及時予以對癥處理。血脂檢驗可為心血管疾病診斷提供可靠的理論指導,診斷價值顯著,患者日常需重視心血管疾病預防,防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的發生。針對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特別是直系親屬的患者需強化檢驗力度。健康群體也需定期實施血脂檢驗,盡早發現血脂異常情況,積極預防心血管疾?。会槍θ毖孕难芗膊』颊?,間隔半年檢驗血脂,有利于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進一步改善生存質量;對于住院治療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入院后實施血脂檢驗有利于疾病治療計劃的制定及方案調整,提高治療效果。此外,在有效診治的基礎上,心血管疾病患者還應加強日常生活管控,重視日常飲食管理,形成健康飲食習慣,多攝入高精氨酸含量的食物,且應重視身體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
綜上,血脂檢驗可為心血管疾病診斷提供可靠依據,TC、TG、LDL-C、HDL-C、ApoAI、ApoB水平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在心血管疾病診療中具有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 肖永深,梁逸仙,黃金時,等.臨床血脂檢驗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用醫藥,2022,17(18):110-112.
[2] 凌麗華,吳平,劉玉婷.心血管疾病患者與健康體檢者血脂檢驗的結果比較[J].當代醫學,2022,28(21):135-137.
[3] 陳晶,韓玉璽,李斌.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檢驗在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6):72-75.
[4] 黃光豪.診斷心血管疾病中應用血脂檢驗的臨床價值[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0,14(24):46-48.
[5] 王坤,殷鴻雁.血常規生化檢驗在高脂血癥患者臨床診斷中的應用效果[J].黑龍江中醫藥,2020,49(4):164-165.
[6] 李君蘭.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臨床診斷中應用常規血脂檢驗的價值[J].實用醫技雜志,2020,27(7):868-870.
[7] 吳愛玉.血脂檢驗在心血管疾病患者診斷中的應用效果及準確率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18):122,124.
[8] 王小梅.血脂檢驗對心血管疾病診斷的臨床價值分析[J].世界復合醫學,2020,6(5):74-76.
[9] 張衍新.在心血管疾病診斷中應用血脂檢驗的價值[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30(8):78-79.
[10] 曲丹丹,霍平,李娜.血脂檢驗在心血管疾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30(2):85-86.
[11] 趙麗娜.血脂與血流變學檢測指標在心血管疾病臨床應用中的價值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0,14(2):38-40.
[12] 張晶.血脂檢驗在心血管疾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20,10(3):41-43.
[13] 何慶祥,何育琴.血脂檢驗應用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伴糖尿病患者檢驗中的效果[J].實用醫技雜志,2019,26(3):303-304.
[14] 凌麗華,吳平,劉玉婷.心血管疾病患者與健康體檢者血脂檢驗的結果比較[J].當代醫學,2022,28(21):135-137.
[15] 黃夢嬌.探討血脂管理策略的更新在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中的價值[D].大連:大連醫科大學,2022.
[16] 譚洪輝,張燦,龍則平.餐后血脂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前瞻性研究[J].臨床血液學雜志,2022,35(2):130-133.
[17] 曹巖.探討殘余膽固醇在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血脂管理中的價值[D].大連:大連醫科大學,2022.
[18] 程淇,黃雨晴,馮穎青.非空腹血脂與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發生及預后關系的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21,20(11):866-870.
[19] 郭云昀,王志軍,周建芝.血脂相關心血管疾病剩余風險管理[J].慢性病學雜志,2021,22(9):1344-1347.
[20] 劉穎,文俊杰,龍佩.血脂檢驗在心血管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1,9(16):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