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韻石

3 月 3 日,全國兩會開幕前夕,全國政協委員、金杜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張毅接受《法人》記者采訪時表示,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是發展數字經濟的核心引擎,數據要素合規高效流通使用,關系到數字經濟做強做優做大。但是,當前還有一些問題阻礙了數據合規體系建設。
張毅認為,除了數據本身特點及數字技術帶來的問題亟須解決外,還存在數據合規體系、數據要素生態市場不完善等問題。另外,由于數據要素流動頻繁,數據泄露事件發生頻率增加、數據權屬糾紛及引發的反不正當競爭案件增加等問題的解決也應盡快提上日程。
為此,張毅提出,應首先發揮不同地區數據交易場所平臺的作用,在不同地區進行數據要素流通和交易監管“沙盒”試點,建立創新容錯機制,探索不同數據流通模式,讓不同數據以不同方式合規高效流通,讓企業以不同數據流通方式和合理分配方法進行交易。然后結合試點經驗,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做法,進一步建立全國性體現效率、公平的數據要素流動交易和收益分配制度,按照“誰投入、誰貢獻、誰受益”原則,推動數據要素收益向數據價值和使用價值創造者合理傾斜。
其次,為讓數據要素合規高效流通,張毅表示,應建立政府監管與市場自律協同的“數據要素監管生態圈”模式,構建政府、企業、社會多方協同的治理模式。通過行業自律、社會協同指導,讓企業更好實現自治,合法依規開展數據要素交易流通。改變以往“先上線再合規”模式,從制度設計層面確保數據合規要體現在產品研發、測試、上線、迭代的全生命周期。同時,監管機構應建立監管執法標準化、規范化體系,依法對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反壟斷等加大執法力度,保障數據要素市場有序規范。
此外,張毅認為,利用技術賦能數據流轉和交易,探索隱私計算、區塊鏈等前沿技術的創新和融合,推動數據流轉“可用不可見”、節點“可追可溯源”、數據交易“可控可計量”,通過法律和技術相結合,彌補數據產業發展迅速和立法天然滯后的矛盾。同時,在有條件的地區推動數據合規產業高地建設,將合規體系建設與產業發展相結合。一是培養法律和技術結合的復合型人才;二是培育第三方機構提供數據安全合規咨詢、數據流通治理咨詢等合規服務。
(責編白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