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亞蘭
“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是我國體育工作的根本任務?!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那么,如何在幼兒園開展體育運動呢?
基于幼兒立場,將課程選擇權交給師生
如何選擇適合幼兒的體育項目?以往教師都是“想當然”,自己認為適合即可。接觸了課程游戲化理念,我們的觀念發生了巨大轉變,我們開始思考:幼兒喜歡什么?適合什么?適合我們的課程資源在哪里?于是,我們將選擇權交給幼兒。教師組織幼兒談話,了解幼兒知道哪些運動項目,同時給家長發放調查表,要家長選出自己認可的、適合幼兒的運動項目。經過投票、統計后發現,排名前三的運動項目是籃球、呼啦圈、跳繩,其中選籃球的占31%,排名第一。自此,籃球成為我們的運動課程。
基于游戲精神,花樣玩球玩出趣味
籃球可以怎么玩呢?教師以幼兒的興趣為前提,不急于讓幼兒按照教師的要求玩球,而是鼓勵幼兒自主探索玩法,引導幼兒主動去發現、分析、解決問題,在自主獲得一系列運動經驗后,再讓幼兒分享交流,給同伴示范。教師對幼兒的玩法加以提煉,最后在全班乃至全園推廣。
小班從任意拍、高低拍、定點拍到雙手輪流拍,逐步鍛煉控球能力;中班從行進拍、過障礙拍到拍雙球,發展幼兒的帶球移動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大班練習跨拍、轉拍、左右輪拍等,鍛煉全身協調能力。各班還設計了光榮榜,每月展示幼兒獲得的運球新技能,鼓勵更多幼兒參與到籃球運動中來。
為加強幼兒的球感,我們積極制造機會,讓幼兒與籃球多接觸。在設計活動時,教師有意識地將拍球貫穿在幼兒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將籃球運動與早操結合,將籃球游戲合理融入音樂,散步時帶上籃球走走木樁、過過田埂……幼兒學得輕松、愉快,趣味籃球活動的開展更生活化、日?;?。
為營造籃球文化氛圍,在各班籃球技能不斷提升的基礎上,我們大膽嘗試混齡籃球操,將籃球運動與音樂、游戲相結合,讓幼兒在過獨木橋、翻“高山”、過“草地”、鉆“隧道”等熟悉的、感興趣的游戲場景中提高運動能力,鍛煉身體。小班可抱球闖關,中班可拍球闖關,大班可以組合傳球闖關,在趣味籃球游戲中,自然形成了大帶小的闖關氛圍,幼兒也從游戲中找到了玩籃球的樂趣。
師生玩球玩出了花樣,也玩出了興趣,幼兒園嘗試把籃球運動作為一個系統課程進行設計。
基于理念夯實,辯出新思路
一段時間后,幼兒園以“幼兒園籃球特色課程的思與行”為主題組織教師討論。教師就“放大籃球的特色是否與課程游戲化的要求相?!边@個問題進行了一次精彩的辯論。辯論中有教師指出:每月的新技能光榮榜是不是變相要求技能訓練?籃球課程中幼兒沒有投籃還是籃球運動嗎?如果關注拍球技能,那么游戲性體現在哪里呢?沒有專業支撐,幼兒在運動中的安全如何保障?等等。一個個問題無不直指我們課程實施中的不足,我們開始反思和總結。
我們歸納出三個問題:第一,籃球的“籃”字表現不突出。我園使用的是籃球,而打籃球的主要動作是運、帶、傳、投等,我們不能只拍球,那樣就失去了籃球的特色。第二,專業性不夠。要有專業的運動理論作為支撐,才能更好地引導幼兒參與到籃球課程中去。第三,技能性強而游戲性弱?!?~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對于拍球、跳繩等技能性活動,不要過于要求數量,更不能機械訓練。一味追求拍球的穩定性,容易因追求技能而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
針對這三點,全園教師共同研討審議,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法。第一點,將籃球的中心轉回“籃”上,改變原來重在拍的思路,逐步向U6、U8這樣的兒童籃球賽以及三對三、小組賽等籃球對抗方向摸索,讓幼兒真正參與到籃球運動中。第二點,請專業教練定期對師生進行專業指導和示范,用專業知識引領教師,讓幼兒得到更專業的指導。第三,緊抓幼兒興趣,以游戲形式開展籃球運動。開展籃球賽事沒有專業的技能是不行的,像移動、運球、傳球等專業動作都需要練習,這些都是籃球運動的基礎。在課程游戲化的背景下,我們將各種動作融合到游戲中,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各項專業技能。教師也能在這個過程中觀察和評估幼兒的籃球運動能力,再針對不同幼兒安排不同的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掌握籃球運動技能。
基于發展目標,專業推動躍上新臺階
新學期初,籃球教練繆老師受邀為全園教師進行專業培訓。根據小班、中班和大班的不同水平,繆老師給大家分層介紹了專業的知識和技巧,還對零基礎拍球到上籃再到球賽中的過人、對抗等進行了詳細剖析。課后,教師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對這些知識進行梳理,各年級組還根據梳理的內容形成了適合各個年齡段幼兒的思維導圖,制訂了相關的游戲活動方案和相應的觀察表。
很快,各班籃球課程應運而生。小班課程《我和籃球有個約定》,通過每日幾分鐘的經典賽事鏡頭合輯激發幼兒的籃球夢,以鏡頭中的動作為引線,通過情境游戲,讓幼兒逐漸學會定點運球、左右手運球、行進運球。中班籃球課程《和我組個隊》,通過多種合作游戲讓幼兒掌握過人、傳接球、假動作等籃球技能。大班籃球課程《打比賽你會嗎?》從球場入手了解籃球場上每條線的作用,再觀看比賽視頻了解球場規則,再親自參加一場比賽。
在籃球課中,幼兒變得堅強果敢、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教師發現,籃球課不僅讓幼兒學會了一些技能,更重要的是傳達了不放棄、不服輸、勇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團結配合的品質,這些才是開設這門課程的核心。
基于內涵發展,運動共生文化具雛形
從幼兒接觸籃球賽時,籃球文化便悄然萌芽。小班幼兒第一學期嘴里喊著“姚明姚明”,初識了心中的偶像,第二學期會在園籃球明星海報前駐足,開始有了目標。中班第一學期,幼兒評選了心中最喜歡的球星,選擇了最喜歡的球衣號碼,第二學期設計了適合自己的籃球規則、籃球場地和籃球架。大班第一學期,幼兒設計籃球隊隊徽、隊名,重新設計、測量、繪制自己的籃球場,調節籃球筐高度,還制訂適合大家的新規則,第二學期成立了啦啦隊、籃球裁判團,還選出了最佳球員……當幼兒園第一屆籃球賽正式啟動時,從籃球場的布置、觀眾席的擺放、宣傳海報設計、籃球吉祥物設計、籃球賽門票設計、籃球賽紀念品設計、籃球賽的講解等系列衍生活動中可以看出,籃球文化真正在園內生根了。
從花樣籃球到籃球賽,在課程游戲化理念和專業教練的指導中,我們重整思路,在新的籃球課程中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籃球運動創新之路。幼兒在課程中身體更加協調,語言表達能力、理性思維能力、藝術創作、同伴合作能力等得到了全面發展,這也是開展籃球課程的真正意義所在。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河口鎮于港幼兒園)
責任編輯 ?劉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