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蓓紅
春暖花開,微風綿綿,春天應著“小雨潤如酥”“早鶯爭暖樹”的詩意如約而來。早春季節,氣溫逐漸回升,但晝夜溫差大,天氣多變,正是流行性感冒、麻疹、肺結核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特別是過完年后,人群流動與接觸增多,一旦有傳染病病例出現,很容易造成流行。同時隨著氣溫回升,外出踏青、出游的人增多,在此提醒廣大市民在外出踏青、出游時要做好個人防護。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具有潛伏期短、傳染性強、傳播迅速等特征,主要通過呼吸道和接觸傳播,學校幼托機構等人群聚集的集體單位容易出現。三月的氣溫仍然較低,而且時寒時暖,溫差較大,適合流感病毒的生存,因此仍然要注意預防流感,適時增減衣物,加強體育鍛煉,保證充足睡眠時間。流感流行時盡量少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家庭和學校等集體單位應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要經常洗手。
3~5月是麻疹傳播高發期,麻疹病毒傳播迅速,學校、外來務工人員聚居地等人群密集場所要注意防范。此外,到商場、電影院、醫院等人員流動性較大的地方,應堅持佩戴口罩,做好防護,盡量減少在醫院滯留的時間。有寶寶的家庭,請根據預防接種通知單做好常規的麻疹疫苗接種。
肺結核也是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之一。主要通過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等產生的飛沫或痰液傳播。肺結核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痰中帶血、低熱、盜汗、乏力、體重減輕等。出現咳嗽、咳痰2周以上,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在集體環境里生活、學習和工作時,應注意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不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時掩住口鼻;去人多擁擠、空氣流通較差的公共場所時應戴口罩進行防護;合理營養,加強戶外鍛煉,增強體質。
預防諾如病毒感染,記住“勤洗手、喝開水、吃熟食”,做好個人衛生、食品衛生和飲水衛生是預防本病的關鍵。注意手部衛生,做到飯前便后勤洗手。水果和蔬菜食用前應認真清洗,加工食物的時候要燒熟煮透,不生吃或半生吃海產品。不喝生水及生熟混合水。托幼機構、學校等單位一旦發現兒童、學生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應及時向轄區疾控中心報告。對嘔吐物進行消毒清理時務必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并疏散無關人員,防止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感染諾如病毒后,病人應接受隔離治療至癥狀完全消失后3 天,方可恢復工作或學習。
氣溫回升,正是踏青的時節,外出游玩時應注意個人防護,預防花粉過敏導致的過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預防食物中毒和意外傷害發生。
花粉直徑一般在30~50微米左右,它們在空氣中飄散時,極易被人吸進呼吸道內。有花粉過敏史的人吸入這些花粉后,會產生過敏反應,這就是花粉過敏癥。建議平時盡量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的飲食,少食用精加工食物;有過敏史的人,如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蕁麻疹或是過敏性皮炎、濕疹這一類的病人,盡量少去花草、樹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要隨便聞花草;外出郊游時最好戴上帽子、口罩,穿長袖的衣物,盡量避免與花粉直接接觸,若遇皮膚發癢、全身發熱、咳嗽、氣急時,應迅速離開此地,若癥狀較輕,可自行服用抗過敏藥物。一旦出現哮喘癥狀時,則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出行前應提前了解目的地的天氣信息,根據溫度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外出郊游時不要采摘、購買、加工和食用不熟悉或來歷不明的野菜、野果及菌類。注意飲食安全,不吃未徹底煮熟的食物,不喝生水。外出就餐時,一定要選擇正規且衛生條件良好的飯店或餐廳。
編輯/胡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