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方艷
個別幼兒剛入托時會展現出一些不適或不足,比如話題中的孩子當前語言發展比較遲緩,社交能力欠佳,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紓解其情緒,耐心引導。若孩子不愿同他人主動交往,教師可先嘗試和他一同游戲,借助玩玩具、念兒歌、做手工、聽故事等形式讓其感受到園所生活的豐富與精彩,愿意融入其中,愿意和周圍的環境產生聯系和互動。這樣的努力并非一次便能成功,需要教師日常重復進行。
案例中提到,用餐時孩子常常在提醒后還是會用手拿飯菜,遇到自己特別喜歡的菜時還會用手從旁邊同伴碗里拿。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先和家長溝通,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現并分析其原因,同家長一同思考對策。2~3歲孩子喜歡模仿,所以榜樣至關重要,家長需在家做好文明用餐的表率。在園所中,教師可請能干的孩子說說自己是如何用餐的,夸夸能干的小手是怎么拿勺子的。每次用餐時,教師不妨試著和孩子一同用餐,一起聊一聊今天的菜,比一比誰先光盤,對孩子好的表現及時加以鼓勵和表揚。另外,也可通過集體觀看文明用餐的小視頻進行正面引導。
對于比較“特別”的孩子,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愛,日常生活中給予對方充分的關心和照護,像媽媽一樣用心呵護、用愛滋養……愛是相互的,相信我們播撒了愛,定能收獲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