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潔
摘 要:作為考古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美術考古學站在歷史和科學的角度,主要對美術的發展歷史和美術作品等進行探究。通過美術考古,人們能夠更好地掌握美術發展的脈絡,窺見當時繪畫藝術風格,了解當時社會風貌。從美術考古學的概念入手,梳理繪畫藝術的發展脈絡,闡述美術考古學與繪畫藝術的內在聯系,研究美術考古學對于繪畫藝術發展的意義與價值,旨在使人們從美術考古學視角了解繪畫藝術的誕生與發展,認識到傳統繪畫作品的時代價值,使傳統繪畫藝術作品煥發新的生命力,推動當代繪畫藝術創新發展。
關鍵詞:美術考古學;繪畫藝術;傳統繪畫
人們對于繪畫藝術發展歷史的探究由來已久,而美術考古學正是對繪畫藝術發展歷史探究的重要學科之一,這是一門結合了美術、考古、歷史等多學科的綜合型學科,具有深厚的歷史基礎,對于研究美術的發展歷史、演變過程,以及探討美術作品的歷史價值和現代價值有著重要的意義。從本質來看,美術考古學的發展是對美術史的回溯,是一種樸素的文化溯源與回歸,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而繪畫藝術作為美術藝術的一部分,是具有代表性和考古研究價值的。本文分析美術考古學的發展脈絡,探討美術考古學對于繪畫藝術發展的意義與價值,以期推動當代繪畫藝術的創新發展。
一、美術考古學的概念
作為考古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美術考古學不僅涵蓋美術研究與考古兩大學科的內容,還涉及美學、自然科學、地理學、人文歷史等多方面、多學科內容。從研究對象來看,美術考古學的研究對象是考古過程中發掘到的美術遺跡和遺物。從研究方法來看,美術考古學主要依賴于對研究對象的色彩、繪畫技法、藝術特色、紋飾雕刻等的研究比對與分析研判,可以利用許多先進的現代化技術手段,對歷史久遠的美術遺存進行分析,研究其歷史價值和時代意義。從研究的根基來看,美術考古學以眾多學科的科學原理為基礎,以歷史科學為依托,依據地層學、類型學等考古學研究方法展開研究,并以傳世文獻與古代歷史記載為參考依據,對研究對象進行溯源與過程研究。從研究的目的來看,美術考古學能夠使考古所發掘出的歷史文物的美學價值得以彰顯,結合歷史記錄和史料佐證等,能夠讓所發掘的美術作品煥發新的生機,對考古產生積極正面的作用,為人類發展提供可靠的物證參考。從研究的內容來看,美術考古學的研究內容包括建筑、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和宗教美術,本文主要對美術考古學視角下的繪畫藝術進行研究。
二、美術考古學的發展脈絡
“美術考古學”一詞源自西方,20世紀20年代,美術考古學的概念進入中國學術話語范圍。15世紀,包括意大利、英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在藝術領域具有一定的話語權,而貴族偏好收集古董名畫,用以彰顯自身社會地位和獨特的收藏品鑒能力。到了17世紀,《古代美術史》這本著作的誕生,極大地推動了歐洲美術考古學的發展,研究群體將眼光打開,不再拘泥于之前狹隘的藝術收藏品鑒,而是以科學觀點為基礎,把美術發展與人類歷史結合起來,這讓美術考古學從此有了更為科學化的范式[1]。比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的美術考古學起步較晚。將美術考古學引入中國學界的是郭沫若,他在1929年出版的《美術考古學發現史》這部譯著中最早使用了這一概念。雖然起步較晚,但是我國的美術考古學卻有著比較扎實的考古學基礎。鑒于我國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淀,考古學發展得較為順利。借助科學的考古學研究方法,我國的美術考古學在短時間內得以大跨步發展,這為這門年輕的學科發展打下了穩固的基礎,也讓中國從事美術考古學的學者看到了這門學科廣闊的發展前景。
三、美術考古學與繪畫藝術的內在聯系
美術考古學與繪畫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其一,美術考古學的誕生建立在美術與考古兩大基礎學科之上,美術本身就是美術考古學研究的主要內容,而繪畫正是美術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美術考古學本身就是以繪畫藝術為重要研究對象的學科[2]。
其二,美術考古學源于西方國家貴族對于繪畫作品的收藏、拍賣與品鑒,可見繪畫作品以自身的價值推動了一個時代美術考古行為的風靡,也間接推動了美術考古學的成型與發展。
其三,美術考古學通過研究一個時代的繪畫作品,對繪畫藝術創作產生新的啟發。簡單來說,西方的繪畫藝術發展總是在變革中突破,在自我否定中有了轉機,而東方的繪畫藝術發展重在傳承,在傳承的基礎上突破。二者突破的方式存在差別,但都離不開與過去繪畫作品的比對,而美術考古學就是對過去繪畫作品進行比對和研究,并從中尋找出一個時代的繪畫特點??梢哉f,美術考古學令東西方繪畫藝術都有了一種古樸的回溯,在回頭看的過程中找到新的出路。而新的繪畫作品和流派的誕生,隨著時間和歲月的沉淀,最終都將再次成為歷史,成為美術考古學的研究對象。
其四,無論是繪畫作品,還是考古發掘,都在研究人類歷史。美術考古學通過對人類歷史的探究,讓人類回溯過往,同時認識到繪畫發展的過程??偨Y一個時期的繪畫發展歷史,研究人類歷史發展與繪畫創作之間的內在關聯性,是美術考古學的主要任務之一。
四、美術考古學對于繪畫藝術發展的
意義與價值
美術考古學對于繪畫藝術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與價值,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美術考古學促進了繪畫藝術發展
英國考古學家格林·丹尼爾曾說:“滿身塵土的考古學家和藝術家之間的鴻溝并沒有在日益加寬,它應該縮小,直至消滅。”[3]從這句話不難看出,美術考古學的學者本身就具有非單一性質的身份,他們往往既是考古學家,又是藝術家,所掌握的知識是橫跨多門學科的,是具有豐富考古經驗的藝術家,同時也是具有藝術天賦的考古學家。美術考古學家對繪畫藝術相關作品的發掘和研究,能夠在藝術與考古之間建立起溝通的橋梁,促進美術與考古學科交叉發展。對于繪畫藝術而言,無論是西方的自我批判,還是東方的自我繼承與發展,都需要建立在對繪畫歷史的熟知與繪畫經驗的累積基礎之上,而美術考古學通過對一個時代的繪畫藝術作品進行發掘和對比,向人們展現繪畫歷史和當時的繪畫風格。比如:通過對飛天系列壁畫的研究,美術考古學家窺見了當時繪畫風格的整體走向,包括人物造型、服飾紋樣、常用的樂器樣式以及歌伎的妝容發飾等,這對于研究這一時期的繪畫作品本身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同時也能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當時社會的人文與藝術發展。在此基礎上,運用現代技術手段,美術考古學家可以將這些壁畫還原,讓原本斑駁的繪畫藝術作品煥發出新的生命力等。這些都是美術考古對于繪畫藝術本身發展所產生的積極影響,對當代人研究古代繪畫藝術也有著重要意義。
(二)在繪畫藝術的考古行動中預見未來
美術考古學注重對美術相關遺跡的科學研究,在考古過程中,美術考古學家要想對一件繪畫藝術作品進行全方位的研究,需要借助許多考古文獻和先進的考古技術手段,對繪畫相關的歷史了然于胸。一些美術遺跡展現了人類自遠古時期就對自然進行的改造活動,蘊含著人們對天的敬畏、對生命的叩問、對未知的恐懼以及對現實生活的記錄等。比如:一些出土的繪畫遺跡,用古樸的紋樣表達遠古時期人們對自然和未知的恐懼,每個時代的人都有著各自困惑的問題,也有著對未知恐懼做出的回應與解釋,他們敬畏自然,同時也渴望改變自然,這些都在繪畫遺跡當中有所記錄。通過美術考古學研究,人們能夠窺見過去的歷史變化,也能夠從時代的縫隙中累積對美的認識,并從中受到啟發,嘗試臨摹過去的繪畫藝術,從過去的繪畫歷史中尋找未來繪畫發展的方向??梢哉f,美術考古學對繪畫發展具有直接且深遠的影響。如果沒有美術考古學,那么繪畫的發展歷史脈絡將難以捋清,繪畫藝術的回溯與發展也將成為一種艱難的探索,更難以從中謀求繪畫藝術的未來發展之路。正是有了美術考古學,繪畫藝術的時代脈絡通過不斷的考古發現變得更加細致、清晰,更具有時代特色,這對繪畫藝術的未來發展和演變具有重大意義。
(三)吸收古代繪畫藝術的歷史精華與時代養分
繪畫藝術的時代特色往往十分鮮明,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繪畫特色。對于中國古代輝煌的繪畫藝術而言,隨著時間的流逝,能夠完好保存下來的畫作雖然只是當時創作的一部分,但是經過美術考古,這些繪畫作品本身的內容,仍然能夠代表當時社會風貌,盡顯時代人文風采。比如《清明上河圖》,其本身是曠古爍今的美術繪畫作品,向現代人展示了當時社會的經濟發展盛況,以及欣欣向榮的生活場景,畫中的一些建筑也極具時代特色,對于現代人了解古代具有重要價值。又如:《漢宮春曉圖》作為古代重彩仕女畫的代表作品,出自明代畫家仇英之手,不僅畫風清秀,勾勒細致,而且向現代人展示了明代宮廷風貌。各種豐富愜意的宮廷雜事展現了太平盛世下宮廷內女眷的閑逸生活,也展示了各類奇花奇石裝點下的奢華宮廷圖景。這對現代人了解當時宮廷的陳設、女眷的穿著衣飾與日常生活有著重要意義。同樣具有考古價值的還有著名的《唐宮仕女圖》《步輦圖》等。通過美術考古學研究,一些古代繪畫作品不僅煥發出本身的藝術價值,同時也成為人們了解時代、認識歷史的途徑,為人們了解歷史發展提供了切實可靠的依據。
(四)探究繪畫藝術的不同形式與可能
在人們普遍的認知中,繪畫藝術往往是通過筆墨色彩在紙上進行繪制,從而形成作品。然而通過美術考古學研究發現,人們對于繪畫藝術創作有著無限的想象力,其形式之多樣、內容之豐富令人嘆為觀止。從最早的原始繪畫開始,早期人類在地面或墻壁上用堅硬的石頭進行繪畫創作,他們會將生活情況畫在或者刻在山洞中,繪畫內容包括日常活動、捕獵、采集等。古代先民對于自然界的認知不足且模糊不清,因此對一些未知的自然現象產生了崇拜和畏懼之感,他們開展各類祭祀活動來解釋自然現象,將龜甲、獸皮等作為繪畫材料,記錄祭祀場景,表達內心的恐懼。在紙張發明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在竹簡、縑帛上作畫。有了紙張以后,越來越多的繪畫作品問世,人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文明都得到了極大的豐富,這些在繪畫作品中有所呈現。后來發現的壁畫、巖畫等讓人們對古代壁畫有了新的認知,從而衍生出更多、更為先進的壁畫修復技術。研究發現,這些壁畫所使用的顏料也與傳統的紙質丹青書畫有著極大差異,色彩極其豐富艷麗,創作的畫面極具視覺沖擊力。通過美術考古,人們對于繪畫藝術的認識日益豐富,眼界不斷得到擴寬,充分感受到中國繪畫藝術的獨特魅力,極大地增強了民族文化自信[4]。
五、結語
中國美術考古學雖然起步較晚,發展時間不長,但是鑒于中國數千年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與考古學奠定的扎實基礎,美術考古學發展速度和取得的成果還是十分喜人的。雖然就目前而言,美術考古學仍然被認為是考古與美術交叉的學科,存在一些難以明確界定的學術概念問題,但是在發展期間基本能夠擺脫只以美學價值和藝術創作風格為主的學術探索階段,轉而朝更加宏觀、全面的方向邁進。歷史是在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結果,總是向前發展的。許多過去的問題和過去的成績,必須借由考古來得知,溫故而知新,有了對歷史的深刻認識,以史為鑒,才能推動繪畫藝術更好發展。繪畫的發展亦是如此,只有在今日通過美術考古研究過去的繪畫作品,讓現代人看到傳統繪畫作品的價值,才能更好地推動傳統繪畫的傳承與發展。美術的歷史也因此與人類發展的歷史形成了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印證了歷史發展與藝術發展之間的關系,同時也為現代繪畫藝術的發展尋找到回溯過去的契機以及與過去融合的路徑。
如今,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將被應用到美術考古學中,加深了人們對繪畫藝術的了解,使人們對繪畫藝術的了解逐漸細化,更加全面。這對探究繪畫藝術發展脈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獨特的意義,還能使歷史繪畫具有新的時代價值。美術考古學與繪畫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本文對二者關系進行分析,并梳理繪畫藝術的發展脈絡,研究美術考古學對于繪畫藝術發展的意義與價值,希望人們從美術考古學視角了解繪畫藝術的誕生與發展,使傳統繪畫藝術作品煥發新的生命力,推動當代繪畫藝術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呂金光,呂亞澤.《美術考古學叢書》研讀札記之一:談美術考古學的歸屬與獨立性問題[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6):237-240.
[2]楊泓.美術考古半世紀:中國美術考古發現史[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49-51.
[3]丹尼爾.考古學一百五十年[M].黃其煦,譯.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374-375.
[4]周曉陸.藝術考古教育談[J].藝術教育,2014(10):48-50.
作者單位:
大同市云岡講解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