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背景下,社會各領域都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創新創業教育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高等教育體系中占據重要的位置,也受到了高職院校的重視。《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即是針對當代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相關問題而開展研究。《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一書(作者為范琳),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6年6月出版。全書共有十個部分,作者主要從時代背景、認識論基礎、目標定位、人才培養策略、課程體系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建設、實踐體系建設、人才培養質量評估、協同創新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當今時代,創新創業已經發展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之一,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創新創業的重要性。高等職業教育在這個時代更要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從當前我國的發展態勢來看,隨著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我國也進入了經濟發展轉型時期,經濟發展速度進一步放緩,加上疫情影響,學生就業更加困難,所以無論是政府還是各大高職院校,都積極倡導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當前,各大高職院校都非常重視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無論是課程設置還是實踐活動,都在向創新創業教育傾斜。學校通過宣傳強化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使越來越多的學生走上了自主創新創業的道路;通過開設專門課程、開展專門的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范琳所著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一書充分結合了知識經濟時代對接受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的素質要求與國內外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比較研究,并依據構建人才培養模式的原理,從多個角度開展研究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書中的內容對新時期中國高職教育發展模式有重要的參考和借鑒價值。
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學生的實習與就業信息已經被賦予了新的價值與理念。在新環境下,學生實習與就業需要政府、學校、企業一起努力,從而進一步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結合《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一書中的相關內容,針對當前高職院校在學生實習和就業方面的現狀,筆者從實習與就業信息傳播方面提出相關建議。一是要不斷完善《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相關制度。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渠道、內容更加多樣化,只有不斷規范信息發布人的行為,明確其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才能促進就業信息良性傳播。二是學校要加強對學生實習和就業的指導。高職院校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實習與就業問題,積極承擔相關工作的責任,對學生不明白的地方要加強指導,并幫助學生做好職業規劃,鼓勵更多的學生創業,從而提高就業的成功率。因此,高職院校應該轉變傳統理念,創新當前已開設的課程,多設置創新創業課程,使之契合市場的需求。同時,還要不斷完善職業教育設施,充實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多舉辦創新創業活動,幫助學生樹立創新意識,以滿足學生踏入社會后的需要。學校還應通過校企合作解決更多學生的實習與就業問題,幫助他們增強對實習和就業的認識,為他們的順利就業提供更多的指導。三是要提升學生鑒別和篩選就業信息的能力。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渠道更多、速度更快,但各種良莠不齊的信息也充斥著網絡。因此,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進一步提升學生甄別不良信息的能力,以免在實習和求職過程中上當受騙。通過學校的教育和指導,學生可以強化自身的維權意識,積極主動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四是要培養學生重視實習與就業信息的積累。學生的實習與就業關系著他們未來踏入社會后的發展,因而要積極主動搜尋相關信息,并鑒別和整理就業信息,以幫助自己順利就業。面對新媒體傳播的各種就業信息時,學生對自己首先要有清晰的定位,能夠客觀而又全面地評價自己,對自己的興趣、知識儲備等方面的信息有準確的掌握,從而在眾多就業信息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信息。同時,學生還應該學習更多的求職技巧,充分利用新媒體拓寬獲取就業信息的渠道,以便獲取更多的招聘信息。
總的來說,在新經濟背景下,高職院校的實習與就業形勢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因此,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為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提供環境、師資、課程等方面的保障。《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則是專門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成果,對高職院校學生實習與就業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葉梁軍/碩士,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