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衛生運動開展以來,僅半年的時間,全國就清除垃圾1500多萬噸、疏通渠道28萬公里、新建改建廁所490萬個……當這些生動的歷史素材展現在李曉理面前時,他終于明白了“衛生”前面為什么要加“愛國”二字。
愛國衛生運動對于絕大部分年輕人來說,是一個陌生而又“古板”的詞。李曉理27歲剛開始接觸這項工作的時候,他很好奇“衛生”前面為什么還加了“愛國”兩個字。
工作了近7年后,李曉理明白了這其中的原委。7年間,他檢查過地下停車場天花板上的蚊子,去農貿市場搜查過老鼠,頂著烈日在小區里處理過捕蠅籠里被餓死的蒼蠅。每年4月是我國的愛國衛生月,作為上海市普陀區長征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的工作人員,李曉理的工作更忙碌了。
病媒防制是愛國衛生月重點
4月17日至18日,李曉理和同事們一共去了24個小區檢查病媒防制的相關設施,其中包括168個捕蠅籠、550個毒鼠盒、45個集水井和200個雨水井點位。
蚊子、蒼蠅、老鼠等均屬病媒生物。整個愛國衛生月,上海市將持續開展“改善環境防蚊滅鼠”為重點的春季病媒生物防制行動,重點做好春季統一滅鼠,重點開展早春蚊蟲控制,重點場所抓好病媒防制,重點啟動進博會病媒保障。
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時,蚊子就是除“四害”的重點對象之一。時至今日,蚊子在傳播疾病方面的威脅仍未消除。病媒生物防制專家、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佟穎表示,蚊子繁殖時產卵、幼蟲、蛹的生長都需要在水里進行。有一點兒水,蚊蟲就很容易滋生。
佟穎表示,目前蚊子的密度還不是特別高,如果這時及時清除孳生地,對于控制后期蚊子的密度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愛國衛生運動構筑起“防疫大堤”
我國愛國衛生運動開展于20世紀50年代,其歷史卻可以追溯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當時正值中國共產黨在江西建立蘇維埃政權。彼時的蘇區由于交通閉塞,群眾衛生觀念落后,社會醫療能力低下,加上國民黨軍隊連年“圍剿”,霍亂、鼠疫、天花、痢疾、瘧疾等疫病經常發生,給蘇區軍民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威脅。
中國共產黨和蘇維埃政府積極貫徹“預防第一”的思想,領導廣大軍民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群眾性衛生運動,有效控制了各種疫病的蔓延,挽救了紅軍將士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同時,這也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群眾衛生防疫工作的一個嶄新開端。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只有35歲。愛國衛生運動開展以來,僅半年的時間,全國就清除垃圾1500多萬噸,疏通渠道28萬公里,新建改建廁所490萬個,改建水井130萬眼,捕鼠4400多萬只,消滅蚊、蠅、蚤共200多萬斤。
當這些生動的歷史素材展現在李曉理面前時,他終于明白了“衛生”前面為什么要加“愛國”二字。
“人民城市為人民,我們做好愛國衛生工作,包括病媒生物防制也是為群眾百姓做事,群眾百姓受益了就是政府國家受益。”李曉理說,“20世紀五六十年代離我們太遙遠,2003年‘非典時期我還在讀初中,印象其實挺深刻的。2020年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切實讓我們感受到愛國衛生工作的重要性。”
從“搞衛生”到大健康
如果說最開始的愛國衛生運動主要集中在改善城鄉環境、除“四害”等領域,那么后來愛國衛生運動所包含的內容則越來越豐富。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開展健康中國行動和愛國衛生運動,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深入推進、人口老齡化加快、生活方式變化,我國面臨多重疾病負擔并存、多種健康影響因素交織的復雜局面。
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馬曉偉指出,愛國衛生運動是有效的健康治理模式,是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綜合平臺。要通過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從源頭上統籌應對復雜的健康影響因素,引導個人主動踐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動各級政府形成有利于健康的治理方式,把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任務落實落細。
江蘇省蘇州市從2000年就開始開展健康城市建設。經過20多年的努力,蘇州健康城市建設逐步由點及面地推開,戶籍人口人均期望壽命從建設之初的77.46歲,提高到目前的84.33歲,高于全國78.2歲的均值,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從15.5%提高到40.48%,位居全國前列。
蘇州張家港市永合社區黨委書記秦歡說,隨著居民腰包越來越鼓,“健康”在社區服務工作中的比重也越來越高。
80多歲的董先生是一位獨居老人,性格孤僻,整天呆在家里不愿意下樓。社工最開始上門時,董先生很排斥。1997年出生的黃金婷就是被董先生多次冷落的社工。后來,黃金婷拿了一盆君子蘭送給他,每次以給君子蘭澆水為“借口”,主動和他搭腔。
經過多次悉心照護,君子蘭最后開出了花。也正是這朵花打開了董先生的心。后來,在黃金婷的多次勸說下,董先生也開始下樓活動,加入到了社區的老年活動中。
發動群眾參與是愛國衛生運動的一大特色。黃金婷通過多次努力,終于讓董先生參與到了踐行“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的行動中。
(《中國青年報》2023.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