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
思維導圖是一種基于系統思考的知識構建策略,具有發散性和趣味性,廣泛應用于大信息量、大記憶量、邏輯關系嚴謹的相關教學領域。本文從實際出發,淺析思維導圖的具體內涵,根據其應用原則,從多方面討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構建思維導圖。
現代教學論的一個基本觀點,就是要把學科獨特的思維方式放在學習的首位。按思維的發展過程,中學生主要使用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兩種方式。在地理學習過程中,要真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應該從激活學生的思維入手。初中地理的傳統教學模式形式單一,強調背誦與記憶,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沒有體現對學生地理思維的培養。
從近年初中地理結業試題可以看出,各地都非常注重考查地理主干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和運用,突出對地理思維能力的考查。課程標準指導下,學生的學習不再是被動地吸收課本上的結論,而是親自參與豐富、生動的思維活動,經歷實踐與創新的過程。
本文在中外主體性教育思想和現代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借鑒已有的先進經驗,探索適合學生地理學習,符合地理學科特點以及初中生心理認知結構的地理學習策略——“構建地理思維導圖,提高地理學習效率”。
二、地理學習中思維導圖的意義
1.有助于激發地理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現今時代學生厭學是困擾教師的一大難題,學生受外界的誘惑太多,往往不能專注于學習。如果使用思維導圖來“畫”筆記,學習效果立竿見影。首先,學生的思緒可以任意馳騁,將聯想的范圍擴展到極致;其次,學生可以隨時展開想象的翅膀,一邊思考,一邊“涂鴉”,其樂無窮;再次,思維導圖所采用的“關鍵詞”方法,迫使我們將注意力集中于事物的關鍵點;最后,采用色彩及圖形可以充分刺激大腦,提高記憶力。
2.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中學生有好玩、好動、好奇、好勝和好問等生理和心理特點,同時還具有從動作思維向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逐步發展的思維特點,思維導圖能夠適應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規律,讓學生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學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有助于構建學生地理知識網絡
“一節課是一個整體,一門學科是一個整體”,中學地理學科的具體內容很多,也很紛雜,但在本質上是有緊密聯系的,“思維導圖”是一種很好地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結構的方法。
三、地理思維導圖制作步驟
思維導圖反映大腦的自然思維模式,激發左右腦,使大腦得到全面發展。思維導圖就是畫出來的知識網絡,它能準確、清晰地表達我們的思維,使我們的思維主次分明,邏輯清晰,更重要的是不會遺忘思維的每個環節。地理思維導圖的制作步驟:從一張白紙的中心或一側開始繪制,周圍留出空白;可以用一幅圖像、關鍵詞、章節題目來確定中心內容;在繪制的過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顏色和符號將中心內容和主要分支連接起來,然后把主要分支和二級分支連接起來,把三級分支和二級分支連接起來,以此類推;在每一條線上添加一個關鍵詞。
四、地理思維導圖構建的實踐路徑
1.區域地理學習中思維導圖的構建及應用
區域地理是中學地理學習和考試的基礎,是地理學習的起點和歸宿,從地理結業考試命題的方向看,區域地理是綜合題的必然構件,地理結業考試命題重視區域地理的具體應用,強調區域地理研究方法,重視認識區域特征和區域差異,尤其是進行具有相似性地理特征的中外區域對比。
以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第八章第二節“干旱的寶地——塔里木盆地”為例,學生自主構建的區域地理思維導圖如圖1所示。
通過思維導圖建立清晰的分析思路,認真感悟“提高思維技能和技巧”的過程和效果。這樣,學生地理學習技能就能提升,面對區域分析問題能從容做答。
2.自然地理學習中思維導圖的構建及應用
自然地理知識理論性和規律性強,對學生邏輯推理能力要求較高,注重對推理過程的把握,這就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地理事物和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對因果聯系進行層層推理。學習自然地理部分時,經常性地梳理因果聯系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以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二節“地球的運動”為例,學生自主構建的思維導圖如圖2所示。
學生在構建思維導圖時需要考慮所有與中心關鍵詞有關的知識內容或要點,并且進一步完善次級關鍵詞。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時通過分析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有助于進行知識梳理,構建完整知識體系。
3.人文地理學習中思維導圖的構建及應用
人文地理的主線是人地關系,在人地關系引導下,構建某一專題地理思維主線,有助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構建完整有效的專題知識結構,實現自然與人文、自然與區域、人文與區域之間知識的重組與創新,可以加深學生對主干知識的理解與把握,拓寬思路,提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圖3)。
思維導圖有利于學生從繁多的知識點中找到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體系,培養學生地理學習思維,幫助理解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4.地理復習中思維導圖的構建及應用
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復習效率。思維導圖的一大作用就是幫助記憶,學生可以通過回顧關鍵詞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析,串聯記憶,提高復習效率。例如,在復習“北方地區”一章節,在繪制思維導圖時以“北方地區”為中心關鍵詞,以自然特征及農業、政治文化、區域建設及未來發展三個方面關鍵詞展開繪制。
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第六章“北方地區”為例,學生自主構建的思維導圖如圖4所示。
在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中,學生盡可能多地回憶知識點,再查看教材或筆記進行完善、補充和細化,補充復習要點與拓展內容,最終完善思維導圖,實現高效復習。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能夠清晰地體現一個問題的多個層面,以及每一個層面的不同表達形式,以豐富多彩的表達方式,體現了線性、面性、立體式各元素之間的關系,重點突出、內容全面并且有特色;解決了學生“如何學習”和“如何思維”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地理學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