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姬
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及市場管理逐漸完善,在財務管理工作中愈發重視會計審計工作。財務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會計審計,通過審計明確會計工作優劣勢,又能明確財務管理的重心,促進財務管理工作高效開展。文中分析財務管理工作中會計審計的作用,可以提高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完善財務管理體系并提高財務人員素質,探討財務管理工作中會計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為資產負債情況審計不到位、預算績效管理問題及會計審計信息化建設問題,以此為基礎從轉變會計審計理念、提高會計審計工作獨立性、做好財務評估并加強信息化建設為出發點,促進財務會計審計工作質量提升。
企事業單位在日常經營管理時,財務管理工作是主要內容之一,在創新企事業單位發展、優化升級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就當前財務管理工作現狀進行分析,通過開展會計審計滿足財務管理工作的需求,提高財務管理工作質量,更好地發揮自身價值推進企事業單位發展、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及保障資金安全的作用。因此,會計審計人員要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充分發揮會計審計工作的作用與價值,確保會計審計工作的公開性、透明性及公正性,及時排除財務管理工作隱患,提高財務管理安全意識,促進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因此,有必要做好財務管理工作中會計審計作用的研究與分析。
一、財務管理工作中會計審計的作用
財務管理工作中會計審計工作開展,可以提高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完善財務管理體系并提高財務人員素質,具體內容如下:
(一)提高財務管理工作質量
會計審計工作可以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審查企業會計工作的真實性與合法性。同時,會計審計工作可以提供企業需要的會計信息,增強管理決策的科學性,更好地規避經營風險,提高企事業單位經營效率。
會計審計的主要內容就是發現財務漏洞與經濟問題,優化單位內財務管理方案與執行程序等。同時,財務管理制度有著較廣的覆蓋范圍,各部門都需要遵守財務管理制度;會計審計管理開展時要依據財務管理章程與機制進行;會計審計應用性較強,有助于完善監督體系與制度建設,提升企事業單位運行效益。
(二)完善財務管理工作體系
財務管理作為企事業單位的核心工作之一,直接影響到企事業單位健康發展。如果會計審計信息不真實,容易出現利益相關者不法牟利的情況。如果企事業單位無法保證財務管理的高效性,就會影響到單位工作與正常運行。
會計審計可以明確會計審計管理權限與工作責任,細化與量化崗位權責,如分開財務管理權與會計資料權,實現兩者相互監督與促進,提高會計審計信息資料的真實透明性。此外,利用財務管理完善預算流程、會計應用制度等,最大程度降低人為因素影響,塑造公平公正的會計審計管理環境。
(三)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素質
企事業單位實施內部審計工作,可以及時發現與了解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制定改進措施。財務管理人員可以及時發現與解決財務問題,及時改正自身的問題,提高財務人員綜合素質,切實發揮自身促進作用。
同時,完善會計審計體系,做好會計審計的相關制度,規范會計審計人員的工作,提高財務管理效率,也可以合理分配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避免出現資金浪費與流失的問題。企事業單位開展會計審計工作,也可以給社會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實現社會健康發展。
二、財務管理工作中會計審計的問題
探討財務管理工作中會計審計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為資產負債情況審計不到位、預算績效管理問題及會計審計信息化建設問題。
(一)資產負債情況審計的問題
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資產負債情況,當會計審計工作不到位時,會造成資產負債反映不夠客觀與真實。在實際工作中受到傳統會計審計模式的影響,出現財務報表格式不規范,資產負債核算效率偏低,沒有及時在資產負債管理中納入資產折舊與無形資產定期攤銷,使得財務管理工作中出現賬表不符的情況,直接影響到財務管理工作順利開展。
同時,會計審計工作對單位內部資產負債情況嚴格審查,如果審查不到位或不及時,就影響到資產管理措施實施,造成資產負債率提升,嚴重時直接引發財務危機。此外,企事業單位債務償還成本增加,資金壓力提升,嚴重影響到正常運營工作的開展,阻礙構建科學發展模式,不利于企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影響相關工作順利開展。
(二)預算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
財務管理預算績效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作,需要結合單位情況制定完善的預算績效體系,確保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一些事業單位沒有考慮自身實際情況,盲目借鑒或套用其他單位的績效管理方法,造成實際工作開展時存在漏洞。在開展預算績效時方法多元化,如填寫表格、直接打分等,但實際中預算績效方式單一,影響到其作用發揮,并且在工作中還普遍存在單純以工時為考核指標的現象,直接體現出預算績效指標的不科學。
事業單位預算績效實施過程中,并沒有將考核結果利用起來,影響到工作實效性提升。預算績效結果直接由人力資源部門掌握,僅有管理層會了解相關內容,考核結果沒有向基層員工公布,或是僅將結果告知員工,員工不清楚考核指標的具體內容,也不明白考核結果的意義,也就無法根據結果調整工作模式或方法,無法發揮其督導作用。在實際工作中預算績效結果落實不理想,忽視員工做出的反饋意見,影響到預算績效的使用。
(三)會計審計信息化建設問題
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運行時,存在系統平臺功能不足的問題。如,系統運行不穩定。實際中財務共享中心平臺系統涵蓋中心資金系統、臺賬系統等,使得系統對接存在問題,實際運行時不夠穩定。在工作人員操作時,經常需要切換不同軟件。但一些系統不支持財務人員同時登錄,登錄賬戶后也無法順利切換,需要經過大量系統調整才能實現同步。當業務量增加時頻繁切換系統,容易出現界面崩潰,前面所有操作內容都無法保存。
同時,企事業單位所有財務活動會形成大量數據,可以通過財務管理梳理與存儲,實現業財融合,強化經營管理控制,提供信息支撐財務戰略決策的落地執行。但數據存儲量大并不意味著可用數據多,實際中很多企事業單位數據使用不足,沒有達到支持決策與戰略分析的程度,甚至沒有滲透子公司日常業務經營。如果合理使用這些數據,快速選擇合適對象加深業務合作,就可以用數據分析篩選具有潛力且滿足條件的客戶。
三、財務管理工作中會計審計的實施策略
財務管理工作中會計審計工作實施,要轉變會計審計理念,提高會計審計工作獨立性,做好財務評估并加強信息化建設,促進財務會計審計工作質量提升。具體措施如下:
(一)轉變會計審計的傳統觀念
企事業單位內全面預算管理與會計審計對接,要求財務人員轉變傳統審計觀念,適當提高會計審計工作質量。主動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培養會計審計人員全面預算管理理念,預算管理過程中優化內外制約機制,促進內部管理水準的提升。審計人員要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日常主動開展工作,提高內部服務與管理質量。
與此同時,需要轉變會計審計工作方向,傳統內部監督逐漸被新型監督方式取代,側重單位效益管理。傳統審計工作則以事后監督為主,但最為重要的就是防范事前、事中風險,需要做好會計審計人員考核,最大程度降低風險發生概率,充分發揮企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部門的服務與監督職能,促進企事業單位健康發展。新形勢下企事業單位業務量增加,市場監管逐漸完善,造成企事業單位業務流程變得繁瑣,雖然可以一定程度推進企業健康發展,但也影響到企事業單位業務的順利開展。通過開展財務信息化建設,企業依托現有會計審計模式,構建符合當前業務需求的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有效收集與整理業務相關數據,實現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
(二)提高會計審計工作獨立性
企事業單位要想高效開展會計審計工作,需要在內部設立獨立的審計部門,保證會計審計工作的客觀性與獨立性,從全面預算管理中剝離會計審計工作,保證審計工作落實效果。會計審計人員客觀執行財務工作,需要將企事業單位管理過程與決策分開,以保證審計工作的客觀性,內審機構與被監督者之間相互獨立,內審業務開展過程中不會受到其他部門影響。全面預算管理時設置單獨的審計機構,對會計審計結構進行優化,加快制度監督,提高會計審計工作質量。
會計審計流程設計時需要規范化與制度化,找尋出科學方式評估各類風險,制定完善的會計審計計劃。此外,會計審計人員利用會計審計信息化系統,可以直觀展示相關財務信息,如應收融資租賃款、應收租金金額等,方便日常核算及管理工作開展。通過會計審計信息化,可以讓財務人員擺脫一些簡單重復的工作,在財務核算、資金管理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同時,企業管理者也可以通過系統,展示資金缺口、資金成本等信息,為管理層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三)以會計審計創新財務評估
財務管理過程中構建內部會計審計制度,確保會計審計工作可以聯動所有部門。又能分散所有部門,掌握會計審計的主動權,有效約束與監督財務管理。制定監督制度時考慮到不同部門與崗位,開展分離式會計審計工作,確保會計數據的真實性與有效性,提高會計審計工作效率。還需要強化監督與審核會計審計數據,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如,會計審計過程中詳細記錄審計數據,保留會計審計憑證并強化核查力度,使得財務部門可以掌握真實數據,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
同時,會計審計工作開展時要做好財務管理評估工作,通過評估及時發現財務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各項財務戶數,了解各部門財務管理能力,利用數據方式呈現出評估結果,為企業財務管理決策提供數據支持。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開展時,需要全面優化預算與收支管理模式,借助財務評價評估方法對現有工作進行分析?;跁媽徲嫎嫿ㄘ攧赵u估模式,全面反映財務管理工作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各項指標,提供財務管理工作改進的主動性意見。此外,可以根據企事業單位實際情況,引入其他評估分析方法,增強財務評估的靈活性,反映財務管理工作存在問題,依據評估結果調整與優化工作內容,及時解決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促進企事業單位健康發展。
(四)加強信息化會計審計建設
會計審計工作開展時引入信息化模式,將人為因素影響的可能降到最低。企事業單位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推進信息化會計審計模式構建,利用信息技術搭建信息化管理平臺,充分結合會計審計與信息技術,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切實發揮會計審計指導財務管理工作的作用。尤其是全面推進會計審計制度改革,會計審計人員要結合企事業單位實際情況,根據規章制度選擇合適信息技術,控制人力成本,進一步完善會計審計制度。
隨著國內經濟高速發展,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數量增加,財務管理人員的日常工作量增加,通過引入信息化建設解決管理人員與工作之間的沖突,開發針對性的會計核算系統,利用信息化系統提高審計工作效率,顯著降低工作強度,提高財務管理工作質量。還可以讓技術處理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產生的大量數據,形成以數據為核心的審計工作模式,確保會計審計工作高效開展,協調財務管理與會計審計工作。此外,發揮區塊鏈技術優勢,高效開展會計審計工作。在針對財務問題進行實時監測時,為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可以利用“云服務平臺對整個檢測設備數據信息的完整性與否進行檢查,并針對設備安全性進行全面認證,這也是當前區塊鏈加密技術能夠在財務監測方面加以應用的前提和基礎。針對財務數據進行監測和檢查時,系統會根據指令將相關監測數據通過云服務平臺上傳并存儲至區塊鏈大數據中心,甚至凡是在區塊鏈內的每一個區塊節點上,都被記錄了較為關鍵的地址以及相關信息內容,如此用以確保從云服務平臺中所獲取信息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另外,在針對財務監測數據算法所進行的加密處理中,都嚴格按照哈希算法予以加密處理,并將處理后的內容存儲于區塊鏈當中,如此能有效保證監測數據的真實性,防止其被人惡意篡改。
結語:
總而言之,會計審計工作可以有效監督財務管理工作,監管涉及財務信息的各項工作。整個會計審計過程中可以讓企業全面認知財務管理狀況,分析財務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財務管理工作模式并進行優化,及時解決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除此之外,還能進一步提高會計審計工作質量,促進財務管理工作效率提升,切實發揮其推動企事業單位發展的作用。利用會計審計工作規范財務管理,轉變會計審計理念、提高會計審計工作獨立性、做好財務評估并加強信息化建設,促進財務會計審計工作質量。
(作者單位:臺州安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