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菲菲 趙杰



農業是高中地理的重要教學內容,也是高考重點考查的內容。所以,農業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文章以農業研學為切入點,通過郊區農業研學這一實踐方式,讓學生能進行地理實踐活動,鞏固地理知識,鍛煉地理能力,具有很好的實踐意義。
一、概念辨析
租賃式郊區農業下的農業研學是指通過居住在城市里的地理教師,承包郊區的閑置土地,進行農業田間勞作,以此達到蔬菜、糧果自給的形式。其間組織學生進行農業研學活動。
二、實踐方案
1.研學基本情況
(1)研學組織形式
首先,在學校中組建地理勞動興趣小組,由興趣小組的學生參與租賃式農業研學。
(2)研學時間
高中生學業壓力大,學習時間緊張,所以面向的對象主要是高一和高二的學生,利用周末和較長假期來進行地理研學。
(3)研學地點
濱州市濱城區新立河東路長江五路北趙村北。
面積:2塊地共73平方米。南面地:半分地(3.3米*10米=33平方米);北面地:(4米*10米=40平方米)。
屬性:北趙村集體用地。
租金:一年500元(包括水費、電費、肥料費、塑料薄膜費、農具損耗費)。
距離:距離濱州市第一中學2公里。
管理方式:精細化管理,但未用上噴灌(菜地旁有專業用房,配備各種農具、塑料薄膜、空調、洗手盆、各種碗具)。
2.研學路線
研學路線如圖1所示,起點為濱州市第一中學,終點為北趙村。
3.研學記錄
(1)研學實踐表格記錄(谷物)(表1)。
(2)研學實踐照片記錄(蔬菜)(圖2)。
三、學生研學實踐總結
1.地租
租種的土地緊鄰郊區,交通方便,租金是遠郊的大約10倍。可得出城郊農業土地價格規律:交通越方便,越靠近城區,中心地租價格越高。
2.輪作
農作物采用輪作方式耕作,三年輪種不同農作物。每種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元素不盡相同,通過種植不同作物,可以有效恢復地力,而且種植過程中沒有發現作物有枯黃現象。可得出:休耕是很好的土地管理經營模式,既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復,又有利于作物的健康生長。
3.地膜
早春保溫。5月1號之前栽種的作物都需要地膜覆蓋,地溫低,露天栽苗難以成活,就算成活了,長勢不如覆蓋地膜的作物好。
保水。覆蓋地膜后,減少了土壤水分的蒸發,作物一般只需半個月澆水一次,而未覆蓋地膜的作物通常需要3~5天澆水,春旱時,澆水時間間隔會更短。
改善光照。所用的是厚度小于0.01mm的聚乙烯農用地膜,成本低,透光效果最好,而且膜下的小水珠反射陽光作用強,有效改變了作物光照,并使其有機質積累增加。
抑制雜草。覆蓋作物以后,需要把苗摳出,讓作物露出薄膜,需要在摳的洞口處也就是作物根部覆土,如果不覆土,雜草會瘋長,這是因為薄膜給雜草保溫,摳洞給雜草通氣。黑色地膜抑制雜草的效果比白色地膜好,因為黑色地膜下陽光難以透過,雜草難以進行光合作用。所以活動小組對作物進行地膜覆蓋的第三回時,用上了黑色和白色相間的地膜。
提高土壤肥力。減少土壤中氮肥的揮發,隨著低溫的升高,微生物活動增加,土壤有機物得到積累。
白色污染嚴重。所用的是厚度小于0.01mm的聚乙烯農用地膜,厚度太薄,使用期后半段風化厲害,并且不能降解,土壤污染比較嚴重。回收過程中,地膜碎片會攜帶部分土壤,非常影響土壤的肥力,幾乎沒法二次利用。
影響土壤滲透性能。夏季雨季來臨需要清理地膜,否則會影響土壤的下滲能力,蔬菜根系處有殘膜阻隔,隔水隔肥,使土壤含水量下降,土壤的透氣性和透水性下降,并降低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能力,使植物根系發育不良。
4.災害
蚜蟲防治。對于易生蚜蟲的植株(西紅柿,茄子等),采用銀色地膜覆蓋,該種類型的膜里面有紅外線,也可抑制蚜蟲。
5.水利設施
排水溝不僅可以讓雨季菜地的過多雨水順利排走,還能起到防止鹽堿化的問題。
6.鹽堿化問題
由于春季蒸發旺盛,水鹽運動強烈,未覆蓋地膜的作物春天鹽堿化嚴重,需要井排井灌(活動小組懂得了什么是井排井灌),但效果不如覆蓋地膜的作物長得好。用的是透明地膜,覆蓋以后,土壤水分由下向上運動,表土層水分含量高,相對降低了土壤鹽分含量,從而抑制鹽堿化。
四、研學評價
1.納入學校實踐報告
評價方式多元化,采用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將實踐評價的結果納入高中生社會實踐發展報告當中(表2)。
2.撰寫地理實踐論文
在近三年的實踐當中已有學生完成實踐小論文,并納入高中地理實踐教育當中,今后將讓學生提高寫作的水平,爭取達到論文發表的水平。
農業研學是學習地理知識,鍛煉地理技能,達成地理實踐力的很好途徑,具有推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