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娥
摘要: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簡稱SFBT)是一種以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療技術。闡述了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技術中的核心理念尋找例外和奇跡技術在一例考前焦慮輔導個案中的具體運用,從尋找例外的角度出發,挖掘學生成功有效應對考前焦慮的方法和資源,幫助學生找到內在解決問題的方法,重拾信心,最后輔導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焦點解決短期治療;考前焦慮;尋找例外;奇跡問句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3)11-0042-04
考試焦慮是指個體在考試之前或考試的前幾天,出現沒有明顯誘因所引起的心慌、焦慮、心神不寧、坐立不安,或者煩躁、易怒等癥狀。也會出現睡眠不好、睡眠差、擔心考試的精神狀態,或者擔心考試以后的成績。心理學研究發現,心理緊張水平與活動效果呈倒“U”型曲線關系,緊張水平過低和過高都會影響成績。
一、個案概況
(一)一般資料
小芳(化名),女,17歲,高二學生,父母離異后又重組家庭,她與媽媽生活在一起。穿著干凈整潔,語言表達清晰流暢,思維敏捷,語速較快,個性比較急躁,自我認知程度較高。學習認真努力,成績一般,處于班級中游。從小家里人對她給予較高期望,來到新的家庭之后,她特別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自己,成績也不錯。中考失利,她來到了不太理想的學校,希望在高中努力學習考入理想的大學。
(二)主訴及表現
高二第一學期的中段考馬上就要到了,感覺很緊張,很焦慮,特別怕考不好,自己的努力得不到應有的回報。最近一周感覺心慌,每晚都會比較晚才能睡著。由于受不了自己這種情況,從網上買了助眠的藥物,但服用后覺得沒啥效果,前來求助心理教師,希望能夠緩解焦慮情緒。同時深知高三的腳步越來越近,考試的次數會更加頻繁,重要考試也會越來越多,自己不希望像中考一樣,因為過分緊張與焦慮而發揮不出應有的水平,考不上理想的大學。
二、分析評估
綜合分析所獲得的資料,判斷來訪學生的心理問題由現實因素引發,持續時間只有一周多,雖然影響了睡眠,但沒有嚴重破壞社會功能,也沒有泛化。對于目前的處境和狀況具有良好的自知力,人格穩定,因此整個心理狀態屬于正常范圍,屬于一般心理問題。
對來訪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作如下分析:
生物因素:女,17歲,正處于青春期,無器質性病變。
社會因素:高中學習壓力大,競爭激烈。從小學習成績優異,身邊人對她有較高的期待。中考失利,讓她對考試前的緊張感到慌亂,增加了焦慮感。父母離異,跟著媽媽一起重新組建了新的家庭,與家人的溝通交流比較少,來自家人的情感支持比較薄弱。
心理因素:小芳個性好強,自我要求比較高,渴望得到家人的認可。
三、輔導目標與方法
(一)輔導目標
近期目標:緩解來訪者中段考之前的焦慮情緒,找到緩解考前焦慮的方法,以良好的心態積極對待考試。
遠期目標:建立積極的自我肯定與接納,使來訪學生對未來充滿信心與動力,獲得自我的成長。
(二)輔導方法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是指以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療技術。它非常重視當事人擁有的力量和成功的經驗,通過解決導向的對話,使得當事人在面對問題時愿意去思考過去遇到類似的情況是如何解決的,從中尋找解決之道,而非糾纏于問題本身和問題成因[1]。其中例外問句技術能引導當事人看到問題不發生或不太嚴重的時候是如何發生的,探尋針對問題情境的自發應對與處理方法,提示當事人有應對之道,他只是過于關注問題而忽略了本身所具有的應對方法。讓當事人從注意問題的嚴重性轉而思考問題解決的可能性與具體策略,進而提升當事人的自信心與效能感[2]。
本案例輔導中,心理教師針對小芳的考前焦慮情緒,運用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核心理念探尋例外,聚焦自身資源,采用一問一答的方式,逐漸讓學生找到有效應對焦慮情緒的方法,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自信和力量,降低其焦慮水平,提高其學業行動力,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四、輔導過程
(一)尋找例外:宣泄情緒,獲得支持
發現例外就是讓來訪者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建構來訪者已經擁有的方法與資源,讓來訪者看到其自身所具備的力量與希望,為其賦能,增加其解決問題的信心。失眠的主要原因是焦慮情緒的存在和對未來考試的擔憂,因此通過尋找沒有失眠發生的時刻來構建解決當前問題的方法,幫助其宣泄情緒,尋求家人的理解與支持。
小芳:老師,我能和您聊聊嗎?中段考馬上就到了,感覺很焦慮,總是失眠。
心理教師:嗯,隨著中段考的臨近,很焦慮,伴隨失眠,這種情況持續了多久呢?
小芳:一周多。
心理教師:在這幾天里,有沒有什么時候睡得比較好?
小芳:上個禮拜三的晚上,我感覺實在太難受了,給父親打了電話(父母離異,目前和媽媽生活在一起),將自己目前的情況告訴了父親,大哭了一場。父親也給予了安慰,告訴我盡力就好,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打完電話之后,情緒特別平靜,很輕松,那天晚上也沒有服用助眠藥,也沒有出現睡不著或者早醒的情況,睡得特別好。第二天整個人精神狀態也很好,感覺如釋重負。
心理教師:和父親打電話哭訴了一番,那天就睡得很好。你覺得這個過程中什么幫助了你?
小芳:可能是積壓的情緒太多了,那天給父親打了電話,一股腦全部傾瀉出來了。從小到大,我一直很要強,因為家庭關系比較復雜,我不太愿意將自己的事情告訴別人,我一般也不會告訴身邊的朋友,感覺告訴他們就是向他們傳遞負面情緒,會使他們不開心,所以都是自己扛著。
心理教師:嗯,負性情緒得到了釋放,感覺好多了。還有其他什么幫助到你了嗎?
小芳:也是很久沒和父親聯系了,當我告訴他這些的時候,他沒有責備我,而是鼓勵我,讓我盡自己所能就好,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聽到這些話,我瞬間就哭了。
心理教師:為什么聽到這些,瞬間就哭了?
小芳:可能是覺得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得到了理解吧,這種感覺也是久違了。從小到大,我很要強,事事努力,希望做一個好學生,希望得到大人的夸獎。可是在這個過程中,很少有人看到我背負的壓力。那天得到了父親的理解和支持,突然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心理教師:嗯,通過和父親的交談,你的情感得到了釋放,你背負的壓力得到了理解與支持。
心理教師:那從這次事件中,我們發現有哪些方法可以運用到未來的生活事件中呢?
小芳:可能告訴我,有情緒的時候不要一個人扛,適當找人傾訴,能夠避免承壓太嚴重的情況發生。同時也可以向身邊的家人說說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獲得他們的支持與理解,這樣感覺會很輕松,沒那么緊張。
(二)尋找例外:降低期待,調整策略
在本案例中,來訪學生面對考試會焦慮,但是在面對不同的學科時,焦慮程度是不一樣的,這種不一樣又為我們提供了解決問題的例外。仔細去探究這份例外,能幫助來訪學生明晰焦慮的本質,清晰地指引她去做出行動從而降低焦慮。
心理教師:嗯,在考試之前會出現失眠、焦慮緊張等情況,那對于所有的科目都是這樣,還是說有些科目的表現不會那么明顯?
小芳:對,老師點醒了我,其實并不是面對所有的考試都特別焦慮緊張。以前我的語文、英語、數學、歷史都比較好,理科差一些,現在我的選科組合是歷史、政治和生物,我覺得學起來沒有太大問題,反而以前比較擅長的英語和數學不太好了。
心理教師:明白了,也就是說并不是對所有的科目都非常緊張,只是針對個別科目。那你在面對其他科目的考試時是怎么做到比較輕松的呢?
小芳:可能與自己對科目的評估或者說期待有關系。比如說英語和數學以前是我的強項,我希望繼續保持這種優勢,但是似乎不穩定,反而歷史、政治和生物這些科目,本來學得一般般,也不期待考一個比較好的分數,所以不感到焦慮。
心理教師:也就是說,你對你的強項英語和數學的期待比較高?
小芳:是的,我很害怕我的強項拉我后腿,那我和別人相比就毫無優勢可言了。
心理教師:所以,現在你明白面對數學如此焦慮的原因了吧?
小芳:嗯,我懂了,主要是我的高期待使我緊張和焦慮,要降低我對數學考試的期待。
心理教師:是的,高期待會讓我們更緊張。那你是如何準備其他科目的考前復習呢?
小芳:我會按照考試安排提前兩周復習,將所有的知識點系統地過一遍,標記重點考點,不會的地方向老師或同學請教。
心理教師:嗯,做得很好,那英語和數學的復習計劃也是這樣的嗎?
小芳:前面準備部分差不多,但遇到不會的不怎么向老師和同學請教,我的英語老師很嚴厲,對他的教學方式我有點不太適應,我不怎么向他問問題。
心理教師:嗯,你的基礎不錯,但是如果遇到疑難問題不去嘗試解決,可能難以提升,那我們怎么保持這兩門科目的優勢呢?
小芳:是的,我確實應該改變對自以為優勢科目的期待,同時更應該扎實地學習與準備,懷著空杯心態,調整學習的態度與策略,以后遇到不會的立馬去問老師或同學。
(三)尋找例外:樹立榜樣,見賢思齊
面對考試,焦慮情緒的出現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保持一定程度的焦慮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過度則會適得其反。積極引導來訪學生將焦慮情緒化解為前進的動力,注重在焦慮來臨時做出積極努力應對焦慮。因此,先將焦慮情緒一般化,繼續通過尋找例外的方式,探究面對考試焦慮可利用的資源,引導來訪學生看到榜樣的行為,借助榜樣的力量給予來訪學生一些切實的指引。
心理教師:對于即將來臨的考試,你身邊的人是怎么做的?
小芳:其實大家都有點緊張與焦慮,不過初中我有一個玩得特別好的朋友,她很優秀,是我一直以來的榜樣。她每次考試之前都穩穩地努力復習,幾乎從來不擔心考試結果,結果每次都考得很好。我簡直太崇拜她了,好希望我也可以像她一樣。
心理教師:嗯,看來大多數人面對考試都是有點緊張焦慮的。而你那位同學在考前穩穩地復習,為考試做足了準備,不太緊張。從你朋友身上,我們能借鑒到哪些好方法來緩解焦慮情緒嗎?
小芳:其實我朋友在面對考試時,好像也沒什么特殊的方法,她就是埋頭努力復習,最后結果自然也不差。
心理教師:那她的方法給了你什么啟示?
小芳:考前不要想太多,認真扎實復習,結果也許差不到哪里去。越緊張,越焦慮,越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最近我也復習得很扎實,但總覺得自己準備得還不充分。
心理教師:對,你說得很好,只要考前認真去復習了,結果就不會差到哪里去。你認為存在完全準備好的情況嗎?
小芳:不存在吧,考試存在很多的不確定因素,我不能去全面控制,我只能做我能做的。
心理教師:對,控制自己所能控制的。
小芳:我也覺得是這樣,以前自己的基礎不太好,現在卻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將成績提高很多,這顯然是不現實的,這對其他同學也太不公平了。
(四)暢想奇跡,助力明確前進方向
奇跡問句引導當事人想象當問題已經獲得解決時的未來美好愿景,帶領當事人思考如何由目前的處境向此愿景靠近。奇跡問句讓當事人相信,他們的生活是可以改變的,鼓舞當事人擁有希望。在充分利用例外問句幫助來訪學生建構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外,進一步使用奇跡問句讓其想象“奇跡”會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出現,幫助來訪學生進一步明確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升其解決問題的意愿與行動,幫助其堅定自信,讓當下面臨的問題有被解決的可能,而且將問題的解決之道一步步進行分解,變成小行動,讓來訪學生明晰當下要走的路。
心理教師:現在,請你想象一下,如果有個奇跡發生,你當前的問題很好地解決了,那么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這個“奇跡”才會出現。
小芳:我覺得還是要注重平時的努力和積累,考前也有非常系統扎實的復習,并且保持一顆平常心。在一些容易引起我焦慮的學科上,我也做了積極的調整,不是一味地抱怨老師的方法與自己不匹配,而是改善自己的學習方法,與老師多溝通。
心理教師:嗯,說得很好,還有嗎?
小芳:當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壓力大或者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的時候,積極和家人朋友建立聯結,適當傾訴并獲得他們的理解與支持。
五、輔導效果
中段考結束的第三天,成績出來了。那天大課間,她歡快地沖進了輔導室,滿臉帶著笑容,開心地說:“老師,告訴你一個好消息,這一次我考得超級好,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料,我竟然考到了我們班第九名!這太出乎我的意料了,這次考試我異常平靜,這是從來都沒有過的感覺,這種感覺實在太奇妙了!從幼兒園開始,大大小小的考試我都會焦慮,越焦慮考得越不好,這一次一點都不緊張,反而考出了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太開心啦!”
我對她表達了祝賀,也希望她能夠記得這一次為什么能夠那么平靜地對待考試,能夠將這種例外遷移應用到未來的學習生活中。
六、輔導反思
考前焦慮是中小學心理輔導中比較常見的心理現象。高中生的學習背負著來自社會、家庭、教師及自我的期望,處在青春期,情緒調控能力比較弱的中學生很容易出現考前焦慮,這種情緒不但影響身心健康,也影響學業成績。同時,對焦慮狀態的擔心又會加劇問題的嚴重性。高中生學業緊張,迫切需要在較短時間內解決問題,中學心理教師又少,所以時間和效率是雙方需要協調的矛盾。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恰好滿足了這一要求,它療程短,見效快,能調動來訪學生已有的成功經驗,遷移應用到當下遇到的問題上,降低了內心的阻礙,提升了解決問題的自信和效能感。所以這種簡潔高效的輔導模式特別適合迫切需要解決當下的困擾而又沒有輔導時間保障的學生。
在本案例中,主要應用了焦點解決短期治療中的核心理念探尋例外和奇跡問句,還可以加入其他更多的技術,或者將這種技術與合理情緒療法、肌肉放松法等結合起來使用。
參考文獻
[1]許維素.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代表性問句[J]. 心理技術與應用,2015,3(1):45-49.
[2]關京.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技術在中學生考試焦慮輔導中的應用[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32):37-40.
編輯/張國憲 終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