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山紅
“雙減”實施以來,南通市如東縣河口鎮河口小學(以下簡稱“河口小學”)從打造書香校園、抓好“一校一品”(空竹與足球)特色著手,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一手抓閱讀,一手抓運動,讓學生健康成長!在這里,空竹隨處可見,人人抖空竹;在這里,足球隨時可踢,人人都是足球迷;在這里,書隨手可得,人人都愛看書!
立“竹”育人,舞動人生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抖空竹這一傳統文化項目在河口小學得到了傳承和發揚,其精神也被融入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細節中。學校開創了“竹舞飛揚”微課程,讓空竹走進各學科課堂;師生一起探尋空竹歷史,追溯文化根源,吟誦空竹詩詞,滋養心田,感受空竹文化與運動相融合的樂趣;通過海報形式在學校雅趣廣場、走廊等顯著位置張貼空竹文化及三十六式,滿足學生隨時學習的需求;設置“空竹代言人”和“小小教練員”,為學生成長搭建平臺;將空竹表演與舞臺藝術相融合,不斷抖出新花樣,由一個空竹增加到兩個、三個,用塑料圓環代替常規的線繩,雖增加了難度,但鍛煉了學生們手眼協調的能力,更讓空竹這一瑰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出更多魅力;成立社團,伴隨著“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根本”的經典音樂,二到六年級的四十名空竹社團成員認真練習著每一個動作,小巧的空竹在學生手中猶如一個個小精靈上下翻飛,學生們興致高漲,盡情展示著自己!
如今,課間時分走進河口小學,到處能看到學生們抖空竹的身影,真可謂一道特殊的風景線!這道風景線不僅飛舞在河口小學的空中,也成為學校特色文化品牌,更走出了校門——社團多次代表學校參加省市縣的展示活動,在省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
馳騁綠茵,“足”夢前行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作為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河口小學深知其旨,大力推崇“足球進校園”運動項目,并積極為其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一是加大經費投入,將體育經費納入學校年度經費預算,逐年增加開展足球活動的經費。先后購買足球相關訓練器材、比賽服裝,還專門成立了足球工作室。二是實施激勵保障,在評優評先、績效考核時,對開展足球訓練并取得成績的體育教師進行優先考慮,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三是落實制度保障,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將足球納入學校“和雅”文化體系,積極推進足球運動進課堂,并開設足球社團活動。通過學科教學、特色課程、社團活動等多種渠道,提升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的積極性。四是確保時間保障。“雙減”政策的施行為學生玩轉足球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學校結合自身實際制訂了一系列方案,如成立足球隊、自主開發“小小足球迷”校本微課程、踐行“認識足球,普及足球,競技足球”螺旋級培養計劃等;每天課后延時服務時間,足球運動員們在體育教師的帶領下,或迎著微風,或沐著暖陽,進行高速跑動、彈跳運動,沖破身體極限,在運動中充分鍛煉身體;每學期舉行一次足球運動會,以年級為單位舉行足球循環賽……“雙減”之下,河口小學的學生真正做到了馳騁綠茵,“足”夢前行!
近幾年,河口小學足球隊多次在縣、市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先后為南通市足球隊輸送了多名優秀人才,學校先后被評為南通市足球后備人才示范學校、縣足球工作先進集體、足球縣隊校辦學校。
浸潤書香,“閱”享美好
“雙減”以來,為了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河口小學開展了“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滋潤人生”系列活動,從晨誦、午讀、暮省到生日詩、十歲詩、畢業詩,從循環日記、漂流書包到跳蚤書市、河風詩社……力爭讓閱讀伴隨學生生命中每一個燦爛的日子。
“一間教室,應該由一群擁有共同夢想的人組成,這個夢想就是讀書。”每日清晨,一群有著共同夢想的人將那動聽的音符傳播到校園的每個角落,河口小學精心布置校園環境,讓學生們感受書香的熏陶。書香廣場的東墻是名家大詩人的“詩苑”,在這里,八十首必背詩詞讓學生流連忘返,一下課就會有一批學生集聚于此,你背王維的《相思》,他背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看誰記得最牢。每周五的社團活動、課后延時服務時間,學校更是立足學生實際開發了經典誦讀、詩作社、三字經吟誦社、唐詩書法社、河風雅韻文學社等多個書香社團,學生寫、吟、誦、唱,不亦樂乎!書香改變了這群農村孩子的單調人生,讓他們享受幸福完整的優雅生活;書香讓這群農村孩子亦有了詩和遠方!
讀書和運動就像車之輪、鳥之翼,對奠基學生的人生十分重要。“雙減”背景下,學生的負擔輕了,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多了,河口小學準確把握了“雙減”精神,通過系列活動的開展,讓讀書和運動成為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習慣,更讓他們真正體會到“我讀書,我快樂!我運動,我健康!”的真諦。通過努力,相信“雙減”之下的河小學子定會和而禮正,雅而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