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夕龍 丁陶龍
東臺市安豐鎮小學(以下簡稱“安豐鎮小學”)是一所農村集鎮小學,有過曾經的輝煌,也有今日的創造。在更新和健全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全校上下一心,順勢而為,構建五個平臺五個系統,讓智慧校園助推學校新發展。
相比同類小學的“異軍突起”,安豐鎮小學目前的問題出在“傳統化”多余、“智慧化”不足。起初學校認為,人人會用電腦、班班能用多媒體就是智慧校園。事實上,這只是智慧校園創建的起步階段。
對此,學校認真研讀了省、市《智慧校園創建驗收細則》,全面梳理創建智慧校園所需的硬件和軟件,對細則中難以理解和未接觸過的新技術、新設備,比如云課堂、云計算、翻轉課堂等,及時向專家請教。邀請智慧校園管理平臺系統的設計人員就智慧課堂的創設、教務數據的分析等來校進行專題輔導。分批次安排骨干教師到兄弟學校參觀學習,了解管理模式及創建步驟,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構建了五大平臺及五大系統,讓智慧校園助推學校新發展。
五大平臺顯神通
微信公眾平臺 學校微信公眾號創辦至今,已有近3000人關注。公眾號由專人負責,每日更新,向全校師生和家長展示校園特色活動、教師優秀美文、學生優秀習作,推介師德典型,傳播家教經驗。在公眾號的整體框架下,各班級建有家長微信群,用以展示學生優秀作業和班級特色活動,視頻點對點指導學生作業,最大限度解決了農村留守兒童無法獲取優質家教資源的困難,讓教師可以及時與家長溝通孩子在校、在家表現,助推家校共育。
資源共享平臺 學校集體申請了“學科網”的使用權,網絡上有海量教案、試題、課件,為教師提供了方便。語文、數學、英語學科分別注冊了鳳凰語文網、鳳凰數學網、英語教師網,供教師們上傳個人教學案例、下載精品資料。充分利用“人人通”“班班通”教學管理平臺建立教師個人資源庫,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學校匯集了多年來教師賽課獲獎的優秀教案、課件等資源,整合注冊“星火資源網”,網站上現有2000多篇教案、3000多份試題、2000多個課件。
師生電子閱讀平臺 學校購進超星電子閱讀平臺,既可以安裝在電腦上閱讀,也可以安裝在手機上閱讀。平臺里有5000多冊名家名著,還有100多種期刊,師生可以在線閱讀,也可以在線轉載,與他人分享。平臺搜索方便,界面清晰,已成為全校師生學習工作的好助手。
教師電子備課平臺 學校全面推進電子備課,追求減負、實用、高效,減少無效、低效、重復的勞動。為適應電子備課的需要,學校加大信息技術培訓力度,開展了包括文字輸入、文檔編輯、課件制作、資料上傳下載等在內的專業技術培訓。嚴格規范電子備課流程,按照集體備課、個性備課、整理課件、上傳教案、分工審閱、教案評比的過程進行操作。教導處每周進行專題檢查,采取跟蹤聽課的方式檢查備課質量,確保電子備課真正落到實處。
“釘釘”辦公平臺 通過“釘釘”對全校性的事務發布通告,通過后臺能及時了解已讀情況,查詢已讀人員、未讀人員。利用“釘”工作功能,適時提醒相關教師按時完成工作。如遇臨時突發狀況或人員組織不易集中時,可以通過“釘釘”視頻電話會議落實布置相關工作,省時又高效。
五大系統助發展
一卡通管理系統 原來教師到校考勤、食堂就餐、圖書借閱等都是人工登記,現在全校使用一卡通。一卡通管理系統操作簡單,記錄準確,統計方便。除校園定點考勤外,我們還使用“釘釘”軟件輔助考核,對出差在外人員利用手機定位打外勤卡。教師請病、事假只需要在“釘釘”軟件上申請,得到主管領導審批后即可獲假,偶爾忘記打卡還可以申請補卡,體現制度化與人性化的統一。疫情防控期間,教職工健康狀況及行程軌跡使用“金山表單”掃碼填寫,簡單方便。
OA辦公系統 以備課組為單位注冊用戶,學校各部門負責人單獨注冊用戶,由信息中心統一管理。學校各類公告、會議通知、工作簡報、校務公開、一周工作安排均以電子文檔的形式發放到指定郵箱。各種即時短信發在信息公示欄內,便于教師查看。
教務辦公系統 每學期初,學校利用電子排課系統對全校教師課務進行合理設置安排,對因事因病請假人員及時調整課務。課程總表、班級課程表、個人分戶課程表一目了然,系統操作方便。每次調研考試使用數據分析功能,對優秀率、均分、合格率、低分率、逐項得分率等子項進行細致的數據分析,通過分析讓每位教師了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整改,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實驗室管理系統 利用系統可全面登記實驗室器材,及時記錄易耗物品的使用情況。每次實驗記錄從實驗時間、實驗操作器材、實驗操作流程、實驗結果等方面進行詳細記錄,給實驗教學提供第一手資料,大大提升了課堂實驗效率。
人事管理系統 按照江蘇省人事管理系統要求,錄入全校教師信息。每學期末了解教師個人文章發表、業務獲獎、繼續教育、學歷提升等情況,及時更新人員信息。每年9月根據人事調入調出安排,更新人事信息庫。
智慧校園的創建優化了辦學路徑,提升了辦學效能,推進了學校發展。安豐鎮小學先后獲得“江蘇省智慧校園”“江蘇省科技特色校”“鹽城市教育工作先進集體”“鹽城市內涵發展先進學校”“東臺市教育綜合發展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師生發展更是捷報頻傳,躍居全市同類小學第一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