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晗

極寒,對于人和車來說都是考驗。我們都有過很多冬季寒區自駕的經歷,我們都知道早上打不著車、所有液晶顯示器全部花屏、傳感器各種報錯的尷尬。眼下的這個時代被稱為“新時代”,坦克500也被扣了很多“高帽子”。代表了“新時代越野車”的坦克500,會不會水土不服呢?
結果出乎意料地好。在-37攝氏度的環境中,啟動非常順利,最出乎意料的是那些代表“新時代”的裝置——碩大的屏幕和豐富的電子功能全部正常運轉,屏幕滑動和軟件運行的流暢程度甚至比我們揣在兜里的iPhone還要順暢。最“薄弱”的電氣部分都能運轉自如,相對可靠的機械部分自然不會有什么問題。
“新時代越野車”,給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坦克500的諸多賣點中,動力系統是其宣傳的重點。從數據上看,3.0TV6發動機擁有265kW的最大功率和500N·m的峰值扭矩——這的確是比主流的2.0T強太多了,這個數據比4.6LV8的陸巡還要高(228kW/453N·m)。
“奇跡”出現在林海雪原中積雪極厚的一處爬坡路段。車隊行經路線本是較為平緩的防火道,旁邊的山坡顯然更有難度,其上布滿了其他車輛挑戰失敗的車轍,還有幾個被撓出來的“大坑”。此前幾十千米的雪山穿越坦克500給了我強大的信心,于是抄起對講機跟隊友們說了一句“我要挑戰這個山坡”,于是一把方向就拐了上去。雪地模式,高速四驅,在車轍最密的地方我終于知道為什么其他車都沒上去了——深深的積雪埋沒了至少半個車輪,積雪下的路面是傾斜的,車頭會有不由自主地向下坡滑動的趨勢,同時車輪還在打滑。如果動力不夠或者附著力太小的話,車子毫無疑問會滑下山坡或者陷在雪坑里。這時候,正確的操作方式一定是讓輪胎的牽引力克服地心引力,把車“拽”上去。500N·m的扭矩發揮了巨大作用,隨著油門的逐漸加大,車頭也被拉回正軌,向山頂爬去。坡度越來越大,轉速略有降低,但好在油門還有很大余量——把油門踩到底就好,坦克500甚至沒有怎么怒吼,就翻過了山頭,留下了兩行嶄新的車轍印。
大力,真的能出奇跡。

越野其實是一件很難保持體面的事兒。就拿雪地穿越來說,正常情況下就是無休止地下車鏟雪、掛拖車繩,人會凍得“面紅耳赤”,腳上肯定是“連泥帶雪”。爬回車內,常常都是狼狽不堪地把羽絨服往后座一扔,趕緊把手放在出風口上吹一吹。
“新時代越野車”并不能避免陷車,鏟雪和掛拖車繩的步驟并沒有少多少。但是,高檔的內飾、典雅的配色,讓你在打開車門的時候就會多了一分莊重,會意識到這并不是一臺傳統的、粗獷的硬派越野,我們應該把泥水留在踏板外。等你在駕駛座上坐定,系好安全帶,就又是一位優雅的紳士了。何況,在全新一代智能四驅的作用下,大多數時候你也不用開門下車。
“新時代越野”,是件體面的事兒。



越野這件事兒,長久以來似乎是粗線條的,而且絕不簡單。你應該學會油離配合,要知道掌控油門的深淺,要正確地選擇四驅和差速鎖。尤其是在雪地里,尤其是在雪山上。
但“新時代越野車”讓這一切變得簡單了起來。坦克500有齊全的地形模式選擇,只要選擇到合適的模式,車子自己會控制油門、轉向、懸架、制動等系統的輸出。在雪地上,它既不會油門太大導致車輪空轉,也不會剎車太急發生側滑。科技,補全了技術的不足。“老司機”幾十年的經驗經過科學計算被輸入到電腦里,越野這事兒就變得簡單了起來——就像20年前,誰也想不到用手機按一下就能照出清晰的照片。此外還有坦克調頭和蠕行模式,這些在其他車型上重度改裝都難以實現的配置,在雪山上都發揮了作用。我可以在狹窄的山脊上掉頭,在陷入雪坑的時候也能從容不迫,依靠蠕行模式自行脫困成功,這讓同行的其他車友羨慕不已。
豪華舒適,配置齊全,坦克500真是一個“高大全”的形象。它有扎實的越野功底,更有高級的“軟裝”,“新時代越野車”的稱號實至名歸。我們開過很多豪華越野車進行雪地穿越——路虎攬勝、雷克薩斯LX570、奔馳G63等等。它們都很好,但坦克500的售價只有不到它們的三分之一。
這才是中國“新時代越野車”的樣子。